学术投稿

PDCA在助产士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体会

林翠芳

关键词:PDCA循环, 助产士带教, 教学质量
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我们依据PDCA带教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VEGF检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发病及缓解过程中的见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治疗组,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部分复发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改变.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 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沂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C臂型X光机下导丝介入加术尔泰防止输卵管疏通术后再阻塞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C臂型X光机下导丝介入加术尔泰防止输卵管疏通术后再阻塞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有输卵管阻塞而无积水的不孕症患者行C臂型X光机下再通术的60例.结果 术后A组输卵管通畅有效率为90%,B组通畅率为86.7%,术后3个月两组输卵管造影进行复查通畅,A组通畅率为74.07%,B组通畅率为61.54%.结论 使用术尔泰介入后能否提高受孕率及降低宫外孕率,还未能完全得到较全面的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才能得到相关数据,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缓慢注入,以免造成回流入静脉系统,引起并发症.

    作者:杨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TOBS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TOBS临床表现多为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肢体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表现以丘脑或中脑梗死为主,可合并小脑、枕叶或颞叶梗死;MRI有助于诊断;DSA可明确病变血管部位,并可行介入治疗.结论 TOBS患者病情大多较重、预后差,早诊断,早干预,以利预后.

    作者:曹婧;王雪梅;李威;王非;刘佳乐;王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 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与复方一支蒿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雁萍;米热古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水肿的预防及处理

    肺水肿是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如果不积极预防或给予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轻者延缓患儿康复,严重者导致死亡.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细,黏膜较薄,但血管丰富,肺部弹性组织少,肺顺应性较成人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由于主动脉、肺动脉之间的分流问题和体外循环的影响,加上婴幼儿细胞外液所占比例较成人大,但肾小球滤过率很低,处理大量水的负荷能力差,当摄水量过大时,极易发生肺水肿.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40例行气管插管循环紧闭式静脉复合麻醉,6例行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右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一期吻合术;左半结肠癌伴结肠梗阻的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和Hartmann手术.结果 本组46例中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一期吻合术14例,无一例并发吻合口瘘;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7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4例占8.7%,无切口裂开.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有效方式之一,且合理的术式选择对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 mg、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连服96周.结果 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5%和88.9%,ALT复常率分别为90.9%和83.3%,HBeAg转阴率为36.4%,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2.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恩替卡韦能长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德欣;闫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评估与作用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以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通过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病患者体质量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喜食肥肉、饮食偏咸、不爱运动7项干预指标中,除体质量干预前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余6项指标干预后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冬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优良率相当.结论 伤前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先天性颈椎融合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邬哲慧;许立;刘志彬;武明鑫;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葡萄膜炎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3例葡萄膜炎及103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结果 葡萄膜炎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G、 G/A、A/A表型频率分别为:0.7576、0.1818、0.0606,对照组分别为:0.7961、0.1650、0.0388;葡萄膜炎组TNFα-308G、TNFα-308A基因频率分别为: 0.8485、0.1515.对照组分别为:0.8786、0.12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无明显相关.

    作者:江惠燕;李斌;陈盛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暴发流行麻疹315例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暴发流行麻疹患者实验室结果特点.方法 将本地2008年1月-3月暴发流行麻疹患者315例住院患者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15例暴发流行麻疹患者中,血象升高的71例(22.56%),降低者43例(13.59%);有137例贫血(43.49%),CK明显升高者63例(20.18%);MB升高者292例(92.83%),LDH、HBDH升高者分别310例(98.65%)和303例(96.41%)ALT高于正常者106例(33.77%),AST升高者235例(74.89%);用三种不同试剂盒做麻疹Igm测定,阳性率分别为4.85%、23.20%、56.00%.结论 暴发麻疹患者血象一般正常或偏低,合并感染者可升高;大部分患者心肌和肝脏可受到损害,心肌酶及转氨酶可有升高.由于受实验室的因素和病毒变异结果的影响,Igm阳性率可受到较大的影响.

    作者:张新华;娜斯曼;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R-PDGF-AA)对体外培养大鼠椎间盘细胞促增殖的影响作用

    目的 了解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R-PDGF-AA)在大鼠椎间盘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对大鼠椎间盘细胞单层培养并于传代后建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定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的变化,行HE、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传代细胞于固定时间测定细胞吸光度值(OD),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处于S(DNA合成)期的细胞百分比值.结果 ①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7 d后原代细胞逐渐贴壁,多为梭形,有伪足伸出;经胰酶消化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速度加快约需4-5 d,而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组椎间盘细胞汇合时间缩短,生长加速.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及胞内变化,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可见细胞外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合成增加;②MTT法测定OD值经过方差分析检验可知,F值为20.276,P=0.000,说明五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五组之间两两比较得出对照组、1 μg/L组和1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1000 μg/L组和10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对照组、1 μg/L组、10 μg/L组分别与1000 μg/L组、100 μg/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有效浓度内与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中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呈现正相关.

    作者:张泓毅;马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不同骨水泥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骨密度变化

    目的 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不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活性维生素D3、钙剂和密钙息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了解两种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的意义.方法 两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7 d及术后12个月测定骨密度.结果 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均有好转,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并无多大意义,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茹芬;叶青山;姚伟琼;郭汉明;吕汉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辩证治疗阴证喉痹3例分析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咽喉梗死之证,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闭塞不通而为痛为肿为嘶哑,临床中属热属火者多常见,而属阴属寒者则很少见,在治疗中很易疏忽,故笔者结合临床,探讨对阴证喉痹的临症心得.

    作者:路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心理疾病污名施予行为分析

    心理疾病自古以来就蒙受污名的属性,心理疾病污名是指有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这种加诸于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上遭到歧视与排斥,它是心理障碍患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大阻碍因素[1].众所周知,心理疾病污名的产生不但与公众认知态度有关,还与患者的自我认知有关,是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相互影响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认知构建的产物,其形成与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社会认知过程有关.本文从污名施予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他们对心理疾病污名发生发展的影响.基于污名施予与被污名现象不仅仅是个体层面上的,更是以社会环境、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社会现象,现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作者:常国胜;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硬膜外阻滞时小剂量咪达唑仑术中遗忘作用的临床观察

    术中知晓越来越引起麻醉人员的重视,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安全的术中遗忘的药物显得迫切,咪唑安定具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在全麻手术中常规使用,在硬膜外麻醉时却很少应用,笔者对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观察患者术中遗忘的效果.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CRP、TNFa 、IR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CRP、TNFa 、IR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稳定性心绞痛二级预防治疗组(n=48),B组:稳定性心绞痛二级预防+二甲双胍组(n=48).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sCRP、TNFa 、IR的水平以及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B组sCRP、TNFa 、IR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明显低于A组治疗后(P<0.05);而A组治疗前后仅有降低趋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过程中B组临床事件发生率(%,/48)显著低于A组(%10/48,P<0.05).结论 早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sCRP、TNFa 、IR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玉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眼球摘除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的原因.方法 总结18例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结果 18例眼球摘除手术中第一位原因是眼球破裂伤12例(66.7%),第二位是绝对期青光眼4例(22.2%),1例是角膜溃疡穿孔(5.6%),1例为角巩膜葡萄肿(5.6%).结论 减少眼球摘除手术,保护视功能.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结肠癌并发阑尾炎30例诊治分析

    目的 讨论预防或减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的漏诊措施及两者并存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30例阑尾炎术前漏诊结肠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盲肠20例,升结肠9例,肝曲1例.肿瘤未破浆膜直径<2 cm11例,直径2-4 cm14例,直径>4 cm5例,肿瘤广泛粘连1例.阑尾肿胀表面脓苔9例,头端充血14例,炎性渗出坏疽7例.结论 对可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者需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各项检查,手术时好取剖腹探察切口,常规探察右半结肠,是防止结肠癌并发阑尾炎漏诊的有效方法,治疗应根据术中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作者:马其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的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以细小支气管的阻塞性炎症为特征,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的临床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尤为重要.本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玲;杨志红;邵泽群;熊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