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中毒[1];心肺脑复苏(CPRCP)是指应用机械,生理和药理学方法来恢复心脏呼吸,停止患者生命体征的急救医疗措施[2].现就12.1(2008年12月1日)事件中抢救一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孙双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阿司匹林早用于止痛抗炎治疗,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及脑出血.服用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1].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阿司匹林抵抗心肌梗死1例,予以报告.
作者:杜明辉;赵森;张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万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竞争、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平均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推迟,加之助孕技术的发展.导致高龄妇女妊娠、分娩人群逐年增加[1].高龄产妇一般在35周岁以上,这部分人群年龄大,多年未育,盼子心切,担心剖宫产胎儿是否危险,因此心情尤为紧张,年龄越大越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将会极大的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稳定情绪,减少恐惧,缓解心理压力,达到佳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文就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谈笔者的体会如下.
作者:周成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示,发病率为0.47-28%[1].因该征发生的相关机尚未明了,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大多数学者目前通用的标准[2]为:①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出口机械性梗阻;②每天胃液引流量>800 ml,并持续10 d;③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⑤围手术期无应用影响平滑肌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⑥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由于该征持续时间较长,不仅可造成二次手术,甚则可危及生命,其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在临床实践中,每遇到此证,常用仲师之方辩证分型治之,每每能获理想疗效.今不揣浅陋,结合近此年来所治病例中之典型者,谈谈治疗粗浅体会,意在抛砖引玉,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太平;孙艳丽;张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咽喉梗死之证,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闭塞不通而为痛为肿为嘶哑,临床中属热属火者多常见,而属阴属寒者则很少见,在治疗中很易疏忽,故笔者结合临床,探讨对阴证喉痹的临症心得.
作者:路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制备以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为主药的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剂.方法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的含量.结果 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醋酸地塞米松平均含量为99.53%,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2.28%);盐酸赛庚啶平均含量为100.43%,平均回收率为101.24%(RSD2.76%).结论 该制剂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是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曾明辉;陈璐;朱九群;余继英;何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QT离散度对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简称CMP)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描记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例(观察组)入院首次心电图及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的QT离散度.观察组分为两组,Ι组为室性心律失常(n=20),Ⅱ组为室上性心律失常(n=20),设健康患者为对照组(n=20).结果 I组、Ⅱ组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QT离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离散度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指标,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鲁润秋;肖背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掌握暴发流行麻疹患者实验室结果特点.方法 将本地2008年1月-3月暴发流行麻疹患者315例住院患者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15例暴发流行麻疹患者中,血象升高的71例(22.56%),降低者43例(13.59%);有137例贫血(43.49%),CK明显升高者63例(20.18%);MB升高者292例(92.83%),LDH、HBDH升高者分别310例(98.65%)和303例(96.41%)ALT高于正常者106例(33.77%),AST升高者235例(74.89%);用三种不同试剂盒做麻疹Igm测定,阳性率分别为4.85%、23.20%、56.00%.结论 暴发麻疹患者血象一般正常或偏低,合并感染者可升高;大部分患者心肌和肝脏可受到损害,心肌酶及转氨酶可有升高.由于受实验室的因素和病毒变异结果的影响,Igm阳性率可受到较大的影响.
作者:张新华;娜斯曼;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恢复,减少后遗症脑瘫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IE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干预组);将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42例在住院的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干预组).干预组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采取早期干预的措施,对照组则采取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 结果两组患儿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做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试,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发生脑瘫的2例(4.8%),对照组发生脑瘫8例(20.0%),由此可见干预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远期智能、运动的发育;定期随访,保证了早期干预方案的实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蔡春玲;胡素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术中知晓越来越引起麻醉人员的重视,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安全的术中遗忘的药物显得迫切,咪唑安定具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在全麻手术中常规使用,在硬膜外麻醉时却很少应用,笔者对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观察患者术中遗忘的效果.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不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活性维生素D3、钙剂和密钙息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了解两种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的意义.方法 两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7 d及术后12个月测定骨密度.结果 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均有好转,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并无多大意义,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茹芬;叶青山;姚伟琼;郭汉明;吕汉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6例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26例患者全部保守治愈,平均15.2 d,无复发者.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刘稳;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实施.由于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提出了新的处方标准,本院在实施新的标准时,及时纠正了原来处方的不足之处,基本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处方、调剂处方、保存处方.
作者:李兰香;田艳丽;陈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检测AMI患者血浆PAPP-A和TNF-a水平,探讨AMI病因及辛伐他汀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AMI患者49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APP-A及TNF-a浓度.辛伐他汀组40 mg/d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各组血清中PAPP-A及TNF-a的浓度.结果 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患者CHO,TG,LDLC及血清中PAPP-A和TNF-a的浓度与治疗4周前相比明显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与常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上述指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血浆PAPP-A和TNF-a水平明显升高,辛伐他汀可以降低其表达.
作者:简立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50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维持生命体征、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结果 观察组住院病死率为12.0%(6/50),对照组为27.6%(13/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入院治疗15、30 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适应证广、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粉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后牙早期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颗隐裂牙分为两组,治疗组42颗牙采用综合治疗,修复组56颗牙早期直接烤瓷冠修复,进行2年跟踪观察.结果 治疗组2年Ⅰ级疗效为40.48%,修复组Ⅰ级疗效为96.42%.结论 后牙隐裂不易控制,早期烤瓷冠修复疗效可靠.
作者:周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系统的预防教育对糖尿病足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常见诱因对糖尿病足患者和高危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足防治指导.结果 32例糖尿病足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31例治愈后没有再发生糖尿病足;135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结论 通过采取系统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教育指导,可以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杨光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品种繁多的抗感冒药中的合理选用.方法 从感冒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方面探讨治疗的对策.结果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抗感冒药的成份、患者的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结论 患者应明确病因,合理用药.
作者:门曰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R-PDGF-AA)在大鼠椎间盘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对大鼠椎间盘细胞单层培养并于传代后建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定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的变化,行HE、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传代细胞于固定时间测定细胞吸光度值(OD),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处于S(DNA合成)期的细胞百分比值.结果 ①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7 d后原代细胞逐渐贴壁,多为梭形,有伪足伸出;经胰酶消化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速度加快约需4-5 d,而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组椎间盘细胞汇合时间缩短,生长加速.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及胞内变化,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可见细胞外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合成增加;②MTT法测定OD值经过方差分析检验可知,F值为20.276,P=0.000,说明五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五组之间两两比较得出对照组、1 μg/L组和1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1000 μg/L组和10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对照组、1 μg/L组、10 μg/L组分别与1000 μg/L组、100 μg/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有效浓度内与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中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呈现正相关.
作者:张泓毅;马迅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