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香;田艳丽;陈梅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的原因.方法 总结18例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结果 18例眼球摘除手术中第一位原因是眼球破裂伤12例(66.7%),第二位是绝对期青光眼4例(22.2%),1例是角膜溃疡穿孔(5.6%),1例为角巩膜葡萄肿(5.6%).结论 减少眼球摘除手术,保护视功能.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阿司匹林早用于止痛抗炎治疗,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及脑出血.服用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1].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阿司匹林抵抗心肌梗死1例,予以报告.
作者:杜明辉;赵森;张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谷维素,30 mg/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大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TOBS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TOBS临床表现多为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肢体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表现以丘脑或中脑梗死为主,可合并小脑、枕叶或颞叶梗死;MRI有助于诊断;DSA可明确病变血管部位,并可行介入治疗.结论 TOBS患者病情大多较重、预后差,早诊断,早干预,以利预后.
作者:曹婧;王雪梅;李威;王非;刘佳乐;王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 mg、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连服96周.结果 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5%和88.9%,ALT复常率分别为90.9%和83.3%,HBeAg转阴率为36.4%,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2.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恩替卡韦能长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德欣;闫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儿经治疗,84例患儿经治疗达到治愈标准,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 1周复查 B超示肾盂积水及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尿通畅,无发热、疼痛或明显不适.1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因救治不利,死亡.随访 2个月未见异常.结论 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的首要措施.
作者:谢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我们依据PDCA带教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作者:林翠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新的用药方案及实施标准.方法 对29例细菌性小儿支气管肺炎静脉使用阿莫西林3-5 d后即改为口服给药,观察其疗效和住院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无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可保证疗效,缩短住院日,减少痛苦及并发症,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邬进辉;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加中药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单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0-100 d内妊娠各75例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全部采用序贯分次口服米非司酮,总量200 mg,并同时于第3天上午9时服米索前列醇0.6 g,追加0.2 g实验组于服药第2天加服中药.结果 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6%,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和阴道流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中药终止70-100 d内妊娠效果较好,免受大钳刮急引产之苦.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以降低AMI的严重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对58例AMI患者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护理干预,包括营养知识指导、被动活动与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0.3%.较以往同种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有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AMI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少由此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作者:崔庆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C臂型X光机下导丝介入加术尔泰防止输卵管疏通术后再阻塞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有输卵管阻塞而无积水的不孕症患者行C臂型X光机下再通术的60例.结果 术后A组输卵管通畅有效率为90%,B组通畅率为86.7%,术后3个月两组输卵管造影进行复查通畅,A组通畅率为74.07%,B组通畅率为61.54%.结论 使用术尔泰介入后能否提高受孕率及降低宫外孕率,还未能完全得到较全面的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才能得到相关数据,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缓慢注入,以免造成回流入静脉系统,引起并发症.
作者:杨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6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术后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lh内加用中药外敷脐部,无效者次日再敷1剂.结果 治疗组24 h内肛门排气56例,占62.2%,其中12 h内7例,48 h以上仅3例,占3.3%;对照组24 h内肛门排气20例,占27.4%,48 h以上9例,占12.3%,其中72 h以上5例.治疗组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敷脐促进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沈志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因错过急诊再灌注治疗时机的STEMI患者一周后行择期PCI术,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替罗非班组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至术后36-48 h,对照组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 d再梗及死亡情况,并观察其出血并发症、安全性.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无慢血流及无复流(TIMI 0-2级)发生,TIMI 3级血流100%,对照组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13.0%,TIMI 3级87.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替罗非班组无再梗死及死亡,对照组再梗死及死亡发生率为4.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择期PCI中应用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及死亡,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文金;王祥贵;许祖芳;陈友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由于精神患者的特殊性:发病期间没有自知力、不配合治疗与护理;恢复期自尊心受损,对回归社会缺乏自信、对精神病的高复发率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差、缺少家庭成员的理解等等,使精神病人的康复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精神病人能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获得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满足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科护士是否有主动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
作者:赵卓玫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应用于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SA)的疗效,探讨舒芬太尼PCSA的安全有效浓度.方法 选择择期胸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S1组:1.0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S2组:1.5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S3组:1.8 μg/ml舒芬太尼+80 μg/ml恩丹西硐+2 mg/ml利多卡因.应用PCA泵LCP给药模式设置:总量100 ml背景输注2 ml/h,PCA2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S1组较差(P<0.05),S2、S3组相当;镇静、恶心、呕吐发生率:S1、S2组低于S3组(P<0.05).结论 1.5 μg/ml的舒芬太尼为合适镇痛浓度,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部手术术后PCSA的镇痛治疗.
作者:姚翠松;李慧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万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R-PDGF-AA)在大鼠椎间盘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对大鼠椎间盘细胞单层培养并于传代后建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定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增殖的变化,行HE、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传代细胞于固定时间测定细胞吸光度值(OD),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处于S(DNA合成)期的细胞百分比值.结果 ①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7 d后原代细胞逐渐贴壁,多为梭形,有伪足伸出;经胰酶消化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速度加快约需4-5 d,而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组椎间盘细胞汇合时间缩短,生长加速.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及胞内变化,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可见细胞外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合成增加;②MTT法测定OD值经过方差分析检验可知,F值为20.276,P=0.000,说明五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五组之间两两比较得出对照组、1 μg/L组和1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1000 μg/L组和100 μg/L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对照组、1 μg/L组、10 μg/L组分别与1000 μg/L组、100 μg/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有效浓度内与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中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呈现正相关.
作者:张泓毅;马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以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通过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病患者体质量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喜食肥肉、饮食偏咸、不爱运动7项干预指标中,除体质量干预前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余6项指标干预后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冬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切开复位应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56例,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4例,四部分骨折22例. 结果 56例随访9-15个月,平均12.6个月,采用Neer评分优良率为91.07%.结论 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临床上极少见到某些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这些肌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或独特的生长方式,不同于普通平滑肌瘤,不易于诊断,但其共同的特点均属良性肿瘤.为了对子宫肌瘤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此类罕见的特殊型肌瘤加以叙述,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减少误诊、误治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王秀芹;李新功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