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8年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李金成

关键词:抗菌药物, 处方分析, 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2008年门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386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取前10位药物,分析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乙酰吉他霉素颗粒剂、红霉素片、利福平胶囊、头孢拉定片、阿奇霉素片、头孢泊肟酯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氧氟沙星胶囊,以上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结论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药物利用合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IL-6和IL-13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8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观察组(50例,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 和IL-13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IL-6和IL-13水平下降较快(P<0.01).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黄毅;李东;傅学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罕见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临床上极少见到某些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这些肌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或独特的生长方式,不同于普通平滑肌瘤,不易于诊断,但其共同的特点均属良性肿瘤.为了对子宫肌瘤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此类罕见的特殊型肌瘤加以叙述,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减少误诊、误治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王秀芹;李新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婴幼儿85例肾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儿经治疗,84例患儿经治疗达到治愈标准,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 1周复查 B超示肾盂积水及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尿通畅,无发热、疼痛或明显不适.1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因救治不利,死亡.随访 2个月未见异常.结论 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的首要措施.

    作者:谢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76例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末县人民医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可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患者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患者所重视.

    作者:孙利人;张少丽;何月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猪蹄甲粉治疗崩漏治验举隅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西医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量过多.其病因多责之于思虑伤脾,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盛迫血妄行;肾气不固或大病久病伤其阴血,而致肝肾阴虚,冲任不能固摄而出血.余在临床实践中对该病采用猪蹄甲粉佐以贯众煎水送服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文玉;王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我院处方管理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实施.由于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提出了新的处方标准,本院在实施新的标准时,及时纠正了原来处方的不足之处,基本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处方、调剂处方、保存处方.

    作者:李兰香;田艳丽;陈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30例的护理

    目的 加强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近5年对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除按骨科常规护理外,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芪丹颗粒提取佳工艺的研究

    目的 确定芪丹颗粒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黄芪甲苷得率与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回流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浸泡1.5 h,加水8、6、6倍量,时间分别为2.0、1.5、1.5 h,可使药材中黄芪甲苷得率与浸膏得率高.结论 以芪丹颗粒提取工艺确定佳提取方案

    作者:欧阳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把舒适护理应用于疮面、翻身及体位、排便、口腔卫生、时间消遣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本护理模式的应用缩短了褥疮的病程,有效预防了压疮.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疗效佳,患者、医务人员均满意.

    作者:郑瑾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在治疗体会

    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急重症之一,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有时难以奏效,且并发症较多应用鼻内镜引导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较好,现将本科于1995年1月至2009年3月用此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3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培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奥拉西坦胶囊治疗痴呆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和评价奥拉西坦胶囊对老年人器质性智能障碍及其伴随症状的轻、中度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 与结果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口服给药,奥拉西坦胶囊及对照药吡拉西坦胶囊,用量为800 mg,3次/d,疗程为两个月.奥拉西坦胶囊组104例,显效29例,有效54例,总有效率79.8%;吡拉西坦胶囊组96例,显效32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82.3%,两组统计处理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阶段采用开放方法观察了223例,其中男173例,女50例,服用奥拉西坦胶囊后,认知、记忆、语言等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显效52例,有效130例,总有效率81.6%.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完成试验药327例,总有效率81.0%.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胶囊是安全,有效的促智药.

    作者:宁彤;梁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眼球摘除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的原因.方法 总结18例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结果 18例眼球摘除手术中第一位原因是眼球破裂伤12例(66.7%),第二位是绝对期青光眼4例(22.2%),1例是角膜溃疡穿孔(5.6%),1例为角巩膜葡萄肿(5.6%).结论 减少眼球摘除手术,保护视功能.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治疗与护理25例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预后较为重要.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经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启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谷维素,30 mg/次,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大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不同骨水泥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骨密度变化

    目的 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不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活性维生素D3、钙剂和密钙息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了解两种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的意义.方法 两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7 d及术后12个月测定骨密度.结果 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均有好转,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并无多大意义,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茹芬;叶青山;姚伟琼;郭汉明;吕汉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关于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意义十分重要,可以增强稳定性、专业性和准确性.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是机构不够健全,机制尚未理顺,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加大三个力度,即领导重视力度、人员培训力度、团队协作力度.

    作者:丁元元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以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为主药的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剂.方法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的含量.结果 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醋酸地塞米松平均含量为99.53%,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2.28%);盐酸赛庚啶平均含量为100.43%,平均回收率为101.24%(RSD2.76%).结论 该制剂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是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曾明辉;陈璐;朱九群;余继英;何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角膜塑型镜矫正视力利弊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角膜塑型镜在视力矫正配带中的优势及不足,讨论其对策及推广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10年采用的角膜塑型矫正近视1206例(2410眼)进行观察、总结、分析.结果 1206例(2410眼),大多取得较好效果1194(99%,2386眼),无效24眼(1.0%);总戴镜不适率为92.03%(2218眼),其中镜片松740眼(30.7%),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低或e值低;镜片紧357眼(14.8%),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高或e值高;视力上升不佳393眼(16.3%),因镜片松,上睑紧或取戴镜时不规范;镜片破损68片(2.8%),因未按正规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镜片污染161片(6.7%),为眼脂分泌旺盛所致;过敏性眼炎26眼(1.1%),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者.未见角膜混浊、溃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型疗法治疗近视安全、简便、有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合理纠正、预防,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刘金华;古丽娜;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9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92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系统治疗.结果 92例患儿均随诊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80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 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