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的分析

陈君远;吴毅丹;叶毅芳

关键词:药物咨询, 综合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对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内容,为进一步提高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记录完整的1815例药物咨询信息记录,按患者咨询内容和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药品作用及用途居多,分列前3位.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骨质疏松为主,分居前4位.结论 药物咨询能充分了解患者关心的内容,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和药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药师在如何改进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主要关心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鱼腥草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鱼腥草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成人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成人水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及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只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 d.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阿昔洛韦与鱼腥草联合治疗成人水痘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党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支原体脑炎2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2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分析其初发病时临床表现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对所 有患儿行相关实验室和仪器检查.经确诊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结果 22例患儿经治疗后,18例治愈,1例好转,3例有后遗症.治愈率为81.8%.结论 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对支原体脑炎诊断有重要意义;肺炎支原体脑炎可采用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治疗,治疗时要及时、全程、足量.

    作者:倪文昌;高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眼底动脉硬化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多元分析与评估

    目的 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评估中风危险度.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就诊的患者335例,作为观察组,并与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180例作对照,动态检测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变化,并做综合量化评估.结果 脑血管疾病与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眼底动脉硬化、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的量化评分,能够预估中风,以便采取预防性治疗.

    作者:王维佳;王晓明;孙明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的分析

    目的 对我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内容,为进一步提高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记录完整的1815例药物咨询信息记录,按患者咨询内容和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药品作用及用途居多,分列前3位.咨询人群的健康状况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骨质疏松为主,分居前4位.结论 药物咨询能充分了解患者关心的内容,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和药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药师在如何改进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主要关心的问题, 促进药师自身业务水.

    作者:陈君远;吴毅丹;叶毅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带蒂结肠息肉蒂与滋养血管直径的关系

    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对带蒂结肠息肉的处理由于受到滋养血管直径的影响而使处理较为棘手,由本实验发现结肠息肉蒂直径与滋养血管直径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性.

    作者:尹福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为90%, GCS评分较对照组平均提高6分 .结论 纳洛酮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王清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SLE患者血清B-ALP、PINP、NTX、CTX水平的研究

    目的 B-ALP、PINP、NTX、CTX是骨形成和代谢的指标,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代谢状况,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的B-ALP、PINP、NTX、CTX进行了测定.方法 测定42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B-ALP、PINP、NTX、CTX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B-ALP(5.03±1.22)μg/L、PINP (30.18±5.14)μg/L较正常对照组的B-ALP(7.85±1.30)μg/L、 PINP (45.12±4.95)μg /L明显下降(P<0.05).SLE患者血清NTX(5.12±1.08)nmBCE/L、CTX (0.26±0.07)μg/L较正常对照组的NTX(2.01±0.95)nmBCE/L、 CTX (0.15±0.05)μg/L明显上升(P<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骨形成障碍,骨吸收率增高.

    作者:徐涛;张振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瘢痕疙瘩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 对瘢痕疙瘩的治疗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采用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结果 患者通过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较单一治疗临床疗效好,治愈率提高,复发率有所降低.结论 目前联合疗法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 .

    作者:李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持续正压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法的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治疗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重要物质.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稳定,防止肺不张和肺萎陷[1].传统的给药方法为先作气管插管,再将PS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四个不同体位从气管内注入,每个体位滴完后均用气囊加压呼吸1~2 min或患儿采取仰卧正中位,不改变体位,尽快将药液推入气管插管,加压通气3 min.

    作者:谢晓玲;朱进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rohn's病的肠外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rohn's病( C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有肠外并发症表现的5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出现肠外并发症的特征表现,结合文献报道对比复习这些肠外并发症在Crohn's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51例患者肠外表现依次为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病变、皮肤病变、眼部、代谢性骨病、血管闭塞等.出现一种肠外病变的29例,两种肠外病变的为13例,三种或以上病变的为9例.原发CD病灶的受累范围越广,其肠外表现的种类越多.结论 肠外表现与Crohn's病的累及部位与严重度有一定关系,肠外并发症对其原发Crohn's病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邢晔陈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供应室管理与控制院内感染体会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完善的制度及管理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具有关键作用.结论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灭菌物品的无菌供应及全院医疗安全.

    作者:马凤芝;王雪宏;银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本院16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5至2008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61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1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86.3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2.5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廷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复温、供给足够热卡、抗感染、补液、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原发病处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治愈68例,占85%;因合并症放弃治疗8例,占10%;死亡4例,病死率5%.硬肿消退时间短2 d,长17 d.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和宣教工作,加强产前检查,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技术和整体护理水平,是防治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尼群地平联合脑心通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尼群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脑心通和尼群地平,对照组口服尼群地平,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降压显效15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3%,对照组50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0%.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心通联合尼群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邹全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骨科患者多为手术患者,手术相对时间较长,术中多伴有辅助检查,故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在医院感染发病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轻者伤口愈合延迟,重者可能形成骨髓炎等.为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元香;赖小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蛋白酶抑制剂对重症胰腺炎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AP)10%~20%患者因不同途径强化胰腺内和胰腺外炎症而导致所谓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发生,导致多器官衰竭(MOFS)和(或)胰腺坏死,发展成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介导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启动和进展中起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讨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对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延媛;叶初阳;杨日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慢性乙肝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3种治疗慢性乙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对97例慢性乙肝的3种治疗方案(A组:拉米夫定治疗;B组: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口服治疗;C组: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静脉滴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从疗效看,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3组复常率分别为78.95%、96.77%、100%;3组转阴率分别为23.68%、45.16%、64.29%),A组效果差,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V-DNA转阴率方面(3组转阴率分别为71.05%、77.42%、89.29%),3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成本-效果比看,在获得相同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效果时A组花费的成本低(分别为81.18元和90.20元);在获得相同HBeAg转阴率效果时C组花费的成本低(167.08元).结论 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3种方案中可优先考虑使用拉米夫定.当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静脉滴注亦是可取的较佳方案.

    作者:江再茂;左新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40例食管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进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食管癌患者,X线摄片,检出食管癌34例,检出率为85.0%;经电子胃镜检查并做病理活检,40例均确诊为食管癌,确诊率为100.0%.放化疗组20例食管癌患者,经过放化疗,总有效率为90.0%;单放组20例食管癌患者,经过单纯放疗,总有效率为75.0%;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远期生存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放化疗结合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更长.结论 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图强;莫如康;钟志联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手术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经颞部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存活28例,死亡2例.在存活的28例中,术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3例,中残12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采取颞部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较理想的方法 .

    作者:王跃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脂蛋白(a)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将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它们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 、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的水平.结果 SDM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 = 0.442, P<0.01).结论 Lp(a)水平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作者:胡礼仪;张高明;杨莉;李志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