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观察分别予比索洛尔(n=29)每日2.5~5 mg,美托洛尔(n=27)每日50~100 mg治疗8周后的降压有效率及24 h动态血压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SBP、DBP和H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8周后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比索洛尔组89.6%和美托洛尔组74.1%(P<0.05).ABPM显示治疗后,两组dMSBP,dMDBP,nMSBP nMDBP,MSBP,MDB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白天血压的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降低夜间血压方面,比索洛尔组的血压降低有显著性(P<0.05).在血压节律改变上,比索洛尔组有15例(51.7%),美托洛尔组有8例(29.6%)改变为杓型高血压.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疗效.
作者:邝健;黄裕立;梁华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病人的总结护理方法 及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2例均症状好转出院.结论 合理科学的护理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刘晓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岗梅合剂中岗梅、三丫苦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方法 分别取岗梅药材、三丫苦药材、岗梅合剂及阴性制剂的乙酸乙酯提取液,于硅胶板中,岗梅以甲苯-乙酸乙酯-冰乙酸(10:3:1)作展开剂展开,三丫苦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9:1:0.2)作展开剂展开,在紫外灯(365 nm)下检视.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特征的斑点.阴性制剂色谱图中无此斑点.结论 本法简便,图谱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郭卫;张唐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3次/d;对照组对照组34例,用西比林胶囊10 mg,1次/d睡前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20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73.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倪卫子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对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病患者及对照粒细胞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找出相关性. 结果 AA、 PNH、AA-PNH患者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较其他血液病及正常明显增高.结论 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异常表达率可做血液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特别对AA、AA-PNH综合征、PNH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洁;王永才;张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伴截瘫患者术前术后的整体护理和康复锻炼.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08年13例颈椎骨折伴截瘫行颈椎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术前术后完整的资料收集、评估,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均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认为良好的整体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手段,指导患者及家属充分参与康复锻炼是促使其尽快提高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很好方法 .
作者:钱玉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科学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住院、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心力衰竭相关神经内分泌激活观点的广泛认可,β受阻体滞剂治疗地位越显重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 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50例于手术前4~6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结果 两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桂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多巴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酚妥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地塞米松5 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20~25滴/min静滴,1次/d,6~10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吸氧、控制感染、祛痰止咳、口服解痉药物、适时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2组用药前后观察心率,血压,尿量及呼吸改变.全身衰竭者给予复方氨基酸和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5.6%,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显效率26.9%,总有效率76.9%.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强心利尿作用显著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昕宇;韩剑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中途失败的有效途径. 方法 确定回血良好者施以有效按压.结果 有效按压后静脉通路重新建立.结论 方法 有效,节能减痛,值得推广.
作者:万晓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试验组、对照组,将50例妊娠70~84 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用米索前列醇0.2 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 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25例于手术前10~12 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宫口大小、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季;刘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我国比较常见疾病,其病死率高,误诊率高,近年文献报道误诊率在50%以上,而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多与其他疾病并存,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复杂,诊断难度大,更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收集本院2005年至2008年30例老年PTE,其中误诊18例,误诊率60%,分析如下.
作者:马蕊香;赵会承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加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全面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4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均在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恢复,取得较好效果.有2眼出现前房反应经及时抗炎和滴抗生素眼药水、涂眼膏等处理,无一例出现眼内感染, 并发症角膜水肿1只眼,经治疗全部恢复透明;后囊膜破裂1眼;有1例术后血糖较高≥17 mmol/L,经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通过有效地控制血糖, 采用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源之一,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见于学龄儿童,近年来婴幼儿MP肺炎发病率也明显增高.以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红霉素,但有疗程长、胃肠反应等缺点而使家长不易接受.本文应用阿齐霉素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2例,并用转换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雪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止泻时间为(2.1±1.0)d明显低于对照组(3.8±1.3)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止泻治疗时间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波;黄开明;唐俊海;熊高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电子结肠镜是由细长而弯曲的导光玻璃纤维管构成,由肛管逆于直肠,沿肠道逆行,经全程结肠,可至回肠末端[1].凡儿童有不明原因便血,慢性腹泻,排便异常等病变原因可做此项检查.
作者:陈爱春;汪会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05至2008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161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1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86.3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2.5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廷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血浆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项目,其对早期发现与诊断高脂蛋白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血脂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现就临床血脂检测的相关内溶作一综述.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代替品,因其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受到患者的青睐,并且它还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有效的保证输液抢救的需要,因此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使用的留置针具有易于操作,减少血管穿刺数,刺激小,便于固定,减轻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临床中留置针的穿刺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通过对临床使用留置针的案例分析其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群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Crohn's病( C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有肠外并发症表现的5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出现肠外并发症的特征表现,结合文献报道对比复习这些肠外并发症在Crohn's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51例患者肠外表现依次为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病变、皮肤病变、眼部、代谢性骨病、血管闭塞等.出现一种肠外病变的29例,两种肠外病变的为13例,三种或以上病变的为9例.原发CD病灶的受累范围越广,其肠外表现的种类越多.结论 肠外表现与Crohn's病的累及部位与严重度有一定关系,肠外并发症对其原发Crohn's病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邢晔陈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