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治分析

高丽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尿常规和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5例,残留尿常规异常及肾功能轻度异常2例,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需透析治疗1例。结论: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停用致病药物、加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防止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手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和失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和失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5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进行康复护理,另选取脑卒中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和失语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慧鹏;吴平恭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

    作者:贾雁冰;赵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术前访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综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对老年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前访视,帮助患者掌握相关手术知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彦芳;白海潮;李时章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迅速且呈年轻化。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逐渐被重视。而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和预防意识不够。社区干预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手段被提出并实行。本文对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必要性和社区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对未患病人群的预防措施进行论述。

    作者:贺金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过程中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3例。脑干、脑室出血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30 mL以上的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出血部位在脑室或是脑干、出血量30 mL以上是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病后预后较差,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预防。

    作者:贺春兰;胡光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在导管室管理中手术室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运用手术室管理模式对导管室进行独立管理,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效益明显提高。将导管室建设成医院的第二手术室,作为一个以介入手术为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平台来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丁小云;周鹏飞;王晓玉;黄永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冠心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调查及护理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调查状况,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测量患者血压,由坐位、卧位变为立位后,即刻或2 min后测量,调查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该症状的发生,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9例(38%)患者有直立性低血压,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也会不断上升。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75岁以上老年人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通过科学护理,能够预防和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刘晓梅;郝新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血压、血浆内皮素及血糖血清钾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150例的介入治疗护理资料。结果:42例患者介入治疗术均顺利,术中血压略微升高4例,心律失常3例,因疼痛躁动4例,均及时发现,得到妥善处理。结论:根据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

    作者:崔晓宁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补肾活血法在治疗月经不调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在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月经不调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己烯雌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经期恢复正常。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对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本文报告对36例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护理的体会。术前充分和患者沟通,详细介绍内镜下治疗全过程,打消患者疑虑。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食情况,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是否有呕血及黑便。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奥马哈干预模式进行康复干预护理。结果:干预组经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后,通过对认知、行为、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们的生活质量总分及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及肢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奥马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状态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宏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措施。方法:对800例外来儿童的家长进行免疫服务相关问题的调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预防接种率。结果:建卡率87.1%,见证率90.2%。结论:外来儿童目前在免疫接种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要加强免疫预防的相关知识宣传,使外来儿童的家长能够提高免疫预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免疫预防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翠翠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治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27例,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给予相应的固定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17±1.97)个月,其中1例发生伤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根据骨折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程度给予相应的固定方法,可提高术后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范正叶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全科医学的发展与医养护一体化的问题与思考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回顾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对我国全科医疗服务和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杭州市开展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政策,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作者:邹晨;陈钊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娩产妇300例,均为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宫缩无力状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照组给予催产素。对两组患者分娩时间、产后出血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第三产程分娩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出血患者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红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角膜塑形矫治近视183例随访体会

    目的:观察角膜矫形对近视眼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角膜矫形治疗的183例346只眼进行了3~12个月随访观察。对不同屈光度用3种不同的角膜矫形镜做治疗,统计屈光不正患者的不同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及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的时段与频率。结果:角膜矫形治疗后,视力≥4.8的320只眼(92.5%),视力≥5.0的275只眼(79.9%)。治疗前屈光度≥-5.0 D、角膜曲率≥45.0 D、眼轴长≥25 mm的患者以及早期未提供E值的患者,疗效均较差(P<0.01)。13~17岁年龄组疗效较佳(P<0.01)。主要不良反应是角膜上皮损伤(初戴49.7%)和出现重影(3周内41.0%),1例患者出现顽固的视疲劳。结论:角膜矫形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提高近视眼裸眼视力的方法,对少儿近视的治疗较好,但应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玉;丁小云;叶亚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0.5 h以及2 h内出血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子宫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后0.5 h、2 h内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改善患者子宫收缩,止血效果显著。

    作者:何奇志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环乳晕切口组与腋窝隐匿切口组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美观满意度。结果:环乳晕切口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环乳晕切口组满意度明显高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富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