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干预价值分析

韦福初;谷金梅

关键词:干部保健巡诊, 健康水平, 干预,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省干部保健委员会推荐的50例保健人员,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保健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干部保健巡诊工作。对比两组保健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进行保健护理后,各项指标显示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概率76%,低于观察组的96%。结论:干部保健巡诊工作的实施能有效改善保健对象的身体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善,血压血糖均得以控制,体重指数降低。结论:对社区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控制血压与血糖。

    作者:石长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380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方法:收治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3800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患者主要的疾病类型为结直肠息肉(45.89%)、结直肠炎(33.20%)、溃疡性结肠炎(3.00%)。结肠息肉老年组的患病率明显大于青年组,结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青年组的患病率大于中年组与老年组。结论:电子结肠镜是对大肠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大幅提高大肠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庞静波;魏志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探讨

    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使其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通过对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进行探讨,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王慧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补肾活血法在治疗月经不调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在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月经不调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己烯雌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月经不调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经期恢复正常。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措施。方法:对800例外来儿童的家长进行免疫服务相关问题的调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预防接种率。结果:建卡率87.1%,见证率90.2%。结论:外来儿童目前在免疫接种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要加强免疫预防的相关知识宣传,使外来儿童的家长能够提高免疫预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免疫预防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翠翠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个体化干预在HIV/AIDS患者中的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 HIV/AIDS 患者个体化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 HIV/AIDS 患者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本辖区HIV/AIDS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分阶段、连续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管理依从性、艾滋病的危害教育、预防知识教育、机会性感染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效的个体化干预对HIV/AIDS患者增加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俊燕;陈军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利用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了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利用方法。只有对病案信息管理严格把关,才能保障病案信息在医院的有效应用,从而优化病案信息。病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相连接,不仅仅可以提高病案信息的使用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案信息管理质量,为医学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马玉德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间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肋间神经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加用血府逐瘀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间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陈丽;龙启顺;周树成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患者986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关(P<0.05)。将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全科医学的发展与医养护一体化的问题与思考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回顾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对我国全科医疗服务和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杭州市开展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政策,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作者:邹晨;陈钊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在导管室管理中手术室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运用手术室管理模式对导管室进行独立管理,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效益明显提高。将导管室建设成医院的第二手术室,作为一个以介入手术为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平台来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丁小云;周鹏飞;王晓玉;黄永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40例,对发生的12例护理安全隐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5.0%,跌倒7例,坠床1例,烫伤1例,吸入性肺炎1例,静脉炎1例,压疮1例。结论:意外受伤、静脉炎、压疮是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瑞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危害分析与研究

    目的: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职业暴露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感染源及其危害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并且根据其感染源以及危害因素等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治疗的施行效果初评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治疗的施行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以及认知功能评分(MMSE)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防范与管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197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预防跌倒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60~79岁的老人,观察组跌倒率降低(P<0.05),1级伤害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罗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彩超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35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浅静脉未见复发288例;复发的患者中大隐静脉主干残留9.7%,探及血栓1.4%,伴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硬化或溃疡25.0%;深静脉探及血栓11.1%;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扩张48.6%,内径5~17 mm,穿静脉反流68.1%。结论:彩超不仅可以判定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还能够帮助分析复发的原因,为临床疗效的判定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吴迪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靳三针”针刺法治疗儿童自闭症5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自闭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综合性干预治疗,研究组采取“靳三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常规组功能发展评分增加,且研究组的感知觉、口语、粗动作及细动作改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法治疗儿童自闭症比常规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晓秋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急性酒精中毒11例急救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11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着重做好安全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视宣教及出院指导。

    作者:许红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究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外伤性脾破裂30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3例,治愈率66.7%;手术治疗287例,治愈率96.4%。结论:在基层医院较差的条件下行保脾治疗要谨慎,对于不能保脾的患者,主张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

    作者:王红杰;闻社安;于硕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