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

刘丽

关键词:医院家庭一体化, 重性精神病,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省干部保健委员会推荐的50例保健人员,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保健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干部保健巡诊工作。对比两组保健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进行保健护理后,各项指标显示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概率76%,低于观察组的96%。结论:干部保健巡诊工作的实施能有效改善保健对象的身体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

    作者:韦福初;谷金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娩产妇300例,均为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宫缩无力状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照组给予催产素。对两组患者分娩时间、产后出血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第三产程分娩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出血患者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红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郁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郁证(肝郁气滞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逍遥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郁证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焕芝;朱向东;张静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优化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目的:了解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与合并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策略。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两组,单一用药组21例,合并用药组39例,监测有关实验室检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合并专科用药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单一用药治疗精神病更为安全,临床医生应注意调整治疗思路,优化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策略。

    作者:周倩茹;刘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对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本文报告对36例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护理的体会。术前充分和患者沟通,详细介绍内镜下治疗全过程,打消患者疑虑。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食情况,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是否有呕血及黑便。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成人鼻咽部腺体样息肉1例报告

    收治成人鼻咽部腺体息肉患者1例,给予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回报,有腺体组织分布,考虑为咽部黏膜固有层组织及腺体增生、肥大,突出于上皮组织形成。该病例报道较少,还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及研究。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围产期体位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治孕产妇9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另进行围产期体位管理。观察两组生产前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围产期体位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DVT发生率,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作者:马玉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和护理重点。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热敷、开塞露肛塞,观察组给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总结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的护理重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内压明显小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既能发挥药物作用,又能发挥经络刺激作用,能明显减少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锋;王功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术前访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综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对老年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前访视,帮助患者掌握相关手术知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彦芳;白海潮;李时章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捷护理路径,对比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缩短抢救治疗时间。

    作者:李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接受西医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李志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0.5 h以及2 h内出血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子宫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后0.5 h、2 h内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改善患者子宫收缩,止血效果显著。

    作者:何奇志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患者986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关(P<0.05)。将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环乳晕切口组与腋窝隐匿切口组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美观满意度。结果:环乳晕切口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环乳晕切口组满意度明显高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富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AF)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AF患者98例,出院前以SF-36量表测评其QOL,并随机分为护理组51例及对照组47例,随访6个月,护理组除随访外给予每周1次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测评两组患者的QOL。结果:除生理职能及活力外,护理组其他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明显高于出院前(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P>0.05),社区护理干预后护理组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AF患者的QOL。

    作者:王莉珺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靳三针”针刺法治疗儿童自闭症5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自闭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综合性干预治疗,研究组采取“靳三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常规组功能发展评分增加,且研究组的感知觉、口语、粗动作及细动作改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法治疗儿童自闭症比常规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晓秋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彩超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35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浅静脉未见复发288例;复发的患者中大隐静脉主干残留9.7%,探及血栓1.4%,伴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硬化或溃疡25.0%;深静脉探及血栓11.1%;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扩张48.6%,内径5~17 mm,穿静脉反流68.1%。结论:彩超不仅可以判定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还能够帮助分析复发的原因,为临床疗效的判定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吴迪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患者在MECT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MECT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程次数≤5次8例,≥6次30例;无效7例;有效31例。对照组:疗程次数≤5次21例,≥6次17例;无效18例;有效20例。两组疗程次数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MECT治疗的整体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谢月娟;朱秋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腹水患者115例,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估其在良恶性腹水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恶性腹水组的癌胚抗原指标、CA15-3和CA19-9浓度高于临界值的比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血清;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CIA15-3、CA19-9以及CEA三者联合检测所具有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在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腹水中,将肿瘤标志物CIA15-3、CA19-9以及CEA三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来源为腹水者。

    作者:林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老年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上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的62%(P<0.05)。结论: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法对老年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周雁花;刘红阳;王月香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