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君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40例,应用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良性15例,恶性25例。肿瘤来源位置:胚胎组织4例,神经组织14例,间叶组织来源18例。结论:螺旋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马荣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血压水平控制良好。
作者:黎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比培美曲塞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Ⅲ~Ⅳ期肺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腺癌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效果良好,并且不良反应比较轻。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中采用西咪替丁和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抗组胺+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7.50%),且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张祖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重症监护患者1500例,根据不同输血指征分为两组,各750例,Hb<100 g/L开放性输血者为对照组,Hb<70 g/L限制性输血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预后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 MODS 评分的(16.23±4.96)分与住院期间 Hb 含量(8.03±0.62)mg/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8±6.24)分、(10.85±0.74)mg/L,且重症感染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55岁者死亡率、衰竭器官数量、肺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监护患者时,当患者Hb降到70 g/L时输入红细胞,且将血红蛋白的浓度控制在70~90 g/L,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吴林伯;曾群娟;徐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杜非合剂静注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段成年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了解其呼吸抑制及代偿情况。方法:收治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成年患者50例,按年龄分成20~30岁、45~55岁、65岁以上3组。均行低位硬膜外麻醉,静注杜非合剂辅助麻醉,监测1 h 的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后降幅的大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后血氧饱和度降幅的大值,3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呼吸抑制明显。
作者:张守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普外科患者2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家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2例,分析患者退出的原因。结果:95例退出患者,退出率30.4%。主要退出原因为死亡(58例,61.1%)、转院(21例,22.1%)、肾移植(14例,14.7%),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63.8%,感染性疾病24.1%,其他12.1%。结论:死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林亚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症状缓解时间、皮疹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明显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施晴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病毒性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意识障碍的情况分为意识清晰组35例和意识障碍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经脑电图检测,40例(80.0%)患者显示异常,高于 MRI 的异常率(P<0.05)。其中意识障碍组的异常率高于意识清晰组(P<0.05)。治疗后,脑电图的异常率14.0%,低于治疗前(P<0.05)。意识障碍组的异常率高于意识清晰组(P<0.05)。结论: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判断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6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后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都耐药,并且耐药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术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探讨抗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焦杰;刘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SBRT)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癌预后Meta分析。方法: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Ⅰ期非小癌细胞”等为检索词,搜索近20年SBRT手术治疗肺癌的预后临床分析,根据Cochrance评价法,由两名评价人提出数据,按照NOS量表评估检索文献质量,在运用Revman5.0做Meta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SBRT组病例数348例,手术组7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分别2、3、5年的存活率均高于SBRT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肺癌的治疗,SBRT治疗方式在总存活率上低于手术治疗方式,但仍不能得出手术方法优于SBRT方法的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仍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徐礼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查随堂分析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A、B两班,B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A班在B班基础上应用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查随堂分析方法。结果:A 班在双向互动、教学民主、启发激励、课堂氛围及专注教学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 B 班(P<0.05),A班学生成绩明显优于B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查随堂分析应用于儿科学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李国庆;魏洪伟;田洪民;薛慧敏;刘庆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有限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克氏针有限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氏针有限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创伤小、恢复好、花费少,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严海兵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日舒安洗液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湿疹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日舒安洗液涂搽,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搽。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舒安洗液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谢治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点,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治PU患儿17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2.91:1。病程1 d~2周59.3%。临床表现有腹痛73.3%、恶心呕吐77.9%、呕血44.2%、便血55.8%、纳差61.6%、神萎或烦躁65.1%、腹部压痛60.5%。18.6%误诊,9.3%漏诊。十二指肠及胃溃疡各65.1%、29.1%,分别主要发生于9岁以上、6岁以下儿童。结论:儿童PU男性较多,病程多在1 d~2周,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应注意鉴别。发病部位与年龄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电子胃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儿童PU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瑞锋;于静;周方;李小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消除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伤口1期愈合21例,1期愈合率87.5%,术后住院时间10~19 d。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丁战伟;李志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小切口Lichensten手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经验,探讨手术技巧,总结优点与不足。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78例,给予小切口Lichensten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75例,轻度红肿血清样渗出3例,少量血清肿并积气1例,尿潴留5例,治疗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 Lichensten 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创伤小,切口美观。
作者:王红杰;于硕;赵世昌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