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与家庭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收治酒依赖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家庭干预。出院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复饮率。结果:观察组复饮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及家庭干预,可以适当降低患者的复饮率。
作者:马世发;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123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分期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整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贴用于肛周脓肿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肛周脓肿患者500例,400例患者大便时用一次性输液贴保护伤口,100例患者未用输液贴,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应用一次性输液贴的患者较未用者平均提前3~5 d出院。结论:一次性输液贴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护理减轻了患者疼痛,伤口提前愈合,经济、适用。
作者:雷小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近视控制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少年近视患者3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第3、6、9、12个月,观察组近视度数发展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晓玉;叶亚玲;丁小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普外科患者2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病例书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家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654-2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654-2解痉镇痛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20 mg肌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输尿管结石排出总有效率达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结论:654-2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60例,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氟尿嘧啶300 mg/m2,第2天开始给予氟尿嘧啶600 mg/m2,3周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总有效率86.7%,不良反应发生率40.0%。结论: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741例,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加强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当天1~2 h内感到轻微不适感,未经过处理,自然恢复,另有3例患者感到眼部疼痛,通过积极护理,并给予肌内注射奈福泮20 mg后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明显好转。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明显提高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倩;姚晓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82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22例结核病患者中,初治涂阳1152例,近6年结核病发现率逐年上升趋势;15~44岁人群发病率高,其次45~64岁和>65岁,0~14岁低;男性患者较多,女性患者相对较少。结论:为更好地控制结核病流行,有效防治结核病,应加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政府的重视,加强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可疑结核患者,特别是对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追踪,规范治疗和管理结核病患者,提高大众对结核病预防的认知程度,防止结核病流行。
作者:高登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经验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整体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掌握规律服药、掌握饮食控制、掌握规律运动、掌握并发症预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EF和FEV1均明显改善,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MMEF和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全面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点,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治PU患儿17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2.91:1。病程1 d~2周59.3%。临床表现有腹痛73.3%、恶心呕吐77.9%、呕血44.2%、便血55.8%、纳差61.6%、神萎或烦躁65.1%、腹部压痛60.5%。18.6%误诊,9.3%漏诊。十二指肠及胃溃疡各65.1%、29.1%,分别主要发生于9岁以上、6岁以下儿童。结论:儿童PU男性较多,病程多在1 d~2周,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应注意鉴别。发病部位与年龄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电子胃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儿童PU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瑞锋;于静;周方;李小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区,一区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二区实施普通护理。3个月后进行护理质量评比、护理文书质量对比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尤其老年人院感、摔倒、噎食等明显减少。结论: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丽苹;高长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序贯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序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序贯组为干扰素治疗6个月疗效欠佳的患者,停干扰素开始替比夫定继续治疗。对照组为替比夫定初治的患者。比较治疗后48、72、96周时疗效。结果:序贯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48、72、96周时,分别为40.74%、88.88%、81.48%和48.14%、92.59%、85.18%;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6.00%、72%、80.00%和44.00%、72.00%、84.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 序贯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48、72、96周时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侯爱芳;宋芳丽;李汾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方法: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其中60~70岁46例,71~80岁62例,>80岁44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左心房室内径、LVEF、E/A、左心室肥厚程度。结果:3个年龄段患者除E/A这个指标外,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指标越差。年龄>80岁的患者后下壁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越大,心脏超声表现越差,预后越差。
作者:张雪红;莎依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不仅能促进胃动力,增加抑酸时间,同时也增强了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功能,改变了胃腔的环境,增强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奇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治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症状特征、用威斯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测认知功能,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吸烟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环境易感染因素之一。
作者:高晓秋;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体会睾丸定向挤捏穿刺术与开放式睾丸活检的取精效果。方法:收治睾丸活检患者639例,其中开放式睾丸活检302例,睾丸定向挤捏穿刺术337例,比较两组手术取精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手术难易程度等。结果:开放式睾丸活检取精成功率100%,术后第2天睾丸疼痛率19.2%,术后阴囊血肿5例,感染0,术后3个月随访性功能障碍2例。睾丸定向挤捏穿刺取精术成功率98.2%,术后睾丸疼痛发生率4.4%,术后阴囊血肿1例,术后感染0,术后性功能障碍1例。结论:定向挤捏睾丸取精操作简单,损伤小,患者心理容易接受,并能够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作者:谭志国;梁齐;孙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刘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女性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患有各类疾病(21.1%),其中传染性疾病92例(42.0%),生殖系统类疾病78例(35.6%),遗传性疾病34例(15.5%),内科疾病15例(6.8%)。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显著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白青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均行PK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伤椎前柱高度、Cobb角均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8.15%(53/54),且VAS评分(2.12±1.05)显著比治疗前(8.42±1.6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 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其椎体高度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疼痛。
作者:杨兵;马大年;施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