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小瘕理论创制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王玉杰;陈世龙;亓振国;吕桂敏;亓桂丽

关键词:通络散瘕汤, 冠心病, 微小癥瘕分类
摘要:目的:应用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情况,平板试验情况,有无复发,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总有效率93.4%.共治疗2~4个疗程.结论:通络散瘕汤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组织架构对大批新护士岗前培训效果的影响研究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护理部对大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残角子宫妊娠1例报告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残角子宫妊娠1例,入院后给予抑制宫缩对症治疗,10 d后发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行剖宫取胎术,残角子宫切除术,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预后良好.

    作者:刘桂新;刘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勇;赖寒光;谢美华;施万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30例

    目的:探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黄斑水肿患者30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9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在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保健的解析

    目的:心理保健在老干部保健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干休所开展心理保健的措施.

    作者:崔清杰;李姣彦;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多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中医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中药、推拿、针灸、其他及综合疗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非手术疗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闫宏旭;苏阳;周国徽;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乳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评价、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红肿、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权劲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根治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DC-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治疗组CD3+、CD4+细胞及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治疗后18个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维持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远期疗效.

    作者:杨影;方艳秋;倪志强;张毓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8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54眼),对照组在显微镜下常规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形成6 mm×8 mm大小的巩膜裸露区.将结膜间断固定于浅层巩膜,暴露宽度3~4 mm,术毕包扎,48 h后给予氧氟沙星眼液滴眼,第5天改用典必舒滴眼液滴眼,术后10 d拆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结膜间断固定于浅层巩膜时,将上述准备好的移植材料,平铺于暴露巩膜的创面上,缝合,剪除多余羊膜组织.术后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观察组50例(54眼)均未见上皮排斥线,术后3 d术区角膜上皮愈合,拆线后羊膜水肿消失,愈合率100.0%,经过1~36个月的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1.9%,对照组50例(54眼),45眼5~7 d术区角膜上皮愈合,愈合率83.3%(45/54),经过1~36个月的随访,复发20眼,复发率37%(20/54).结论: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作者:郑培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亚甲蓝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2例

    2例肠源性紫绀患儿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儿紫绀症状,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及时缓解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丹;刘学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肩难产的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 200 例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投诉、护理文书正确率、基础护理落实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产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元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索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 000例患者,800名护理人员,400名医生,400名药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寻找防范措施.结果:给药方法不当的比率 24.3%,不明药物成分重复用药的比率 2.23%,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滥用药的比率 5.03%,滥用中成药的比率73.83%,不合理药物联用的比率3.46%,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64.27%.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分别是药品价格、给药途径、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物用量、药物过敏情况、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药品利润.其中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品利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韦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8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肾脏病患者均给予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8.8%,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0.2±124.5)min,平均术中出血(210.1±54.6)mL,平均住院时间(12.2±4.5)d.经过2~24个月的随访,3例肾结核患者均无结核播散,肾癌患者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东;池祥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9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对骨折行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死亡 1 例(5.26%),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经过3~20个月随访,均无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曹智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肠CT序贯联合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肠 CT 序贯联合胶囊内镜(CE)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小肠疾病患者119例,均行小肠CT检查及部分序贯联合CE检查,观察病变的检出情况,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119例患者中,116例完成小肠CT检查,病因明确,诊断率37.1%(43/116),以小肠肿瘤、克隆恩病常见.剔除小肠 CT 提示小肠中重度狭窄的患者,109 例患者完成 CE 检查,未发生胶囊滞留.CE 对肠黏膜糜烂、小肠溃疡、血管病变、肠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小肠CT(P<0.05).结论:小肠CT序贯联合CE检查应用能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并能相对降低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作者:奚美娟;魏巍;薛振龙;钱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活检双标本以及骨碎抽吸的方法取材,对其涂片以及切片结果进行同步观察.结果: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显著优于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切片对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优于穿刺涂片.穿刺涂片的巨核系与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低于活检切片.结论: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卧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卧位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肩痛及关节活动度和上肢的功能.

    作者:华何柳;何毅娴;刘娟;王晓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手卫生教育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效开展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手卫生管理的改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热西旦·达依木;米热万古丽·库尔班;古丽巴哈尔·吐尼牙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