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乡村医生
  • 主办单位: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2-1405/R
  • 国内刊号:22-1405/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吉林省政府评为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十佳”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2015年36期文献
  • 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根治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DC-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治疗组CD3+、CD4+细胞及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治疗后18个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维持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远期疗效.

    作者:杨影;方艳秋;倪志强;张毓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但观察组采用持续低速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输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低速静脉滴注用药治疗在不良反应上少于常规用药治疗,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周章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预存式自身输血患者30例,于术前数天至数周采集患者自体血液400 mL保存,以备手术时用.结果:输血前RBC(4.5±0.7)×1012,Hb(135±13.5) g/L, Hct(37.4 ± 3.2)% , Plt(142.2 ± 54) × 109, Pbg(3.31 ± 0.5)g/L, PT(13.6 ± 3.3)s, 输 血 后 RBC(4.2 ± 0.5) × 1012, Hb(133±13.2)g/L,Hct(35.9±3.1)%,Plt(140.9±47)×109,Pbg(3.29±0.4)g/L,PT(14.1±2.9)s,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输血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没有输血后感染危险,没有免疫抑制,没有GVHD风险,没有溶血、发热等过敏反应、术前反复采血可以刺激骨髓红细胞的再生,减少对异体输血的依赖并节约血源等,不仅可以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而且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作者:赵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84例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 AMI 患者 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10 mg/d,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 4 周.结果:治疗组 4 周病死率(6.82%)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发生率减少(13.64%<20.00%,P<0.05).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作者:邹成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王一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8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54眼),对照组在显微镜下常规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形成6 mm×8 mm大小的巩膜裸露区.将结膜间断固定于浅层巩膜,暴露宽度3~4 mm,术毕包扎,48 h后给予氧氟沙星眼液滴眼,第5天改用典必舒滴眼液滴眼,术后10 d拆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结膜间断固定于浅层巩膜时,将上述准备好的移植材料,平铺于暴露巩膜的创面上,缝合,剪除多余羊膜组织.术后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观察组50例(54眼)均未见上皮排斥线,术后3 d术区角膜上皮愈合,拆线后羊膜水肿消失,愈合率100.0%,经过1~36个月的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1.9%,对照组50例(54眼),45眼5~7 d术区角膜上皮愈合,愈合率83.3%(45/54),经过1~36个月的随访,复发20眼,复发率37%(20/54).结论:胚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作者:郑培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80例为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PSS、RU、Q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许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强;高志慧;陈婕;袁菲;丁洋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1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查找危险因素.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临床表现:11 例急性起病,1 例亚急性起病.发现时平均血压 176/110 mmHg, 10例表现为头痛,8例突发一侧肢体偏瘫,2例突发昏迷,1例精神症状,1例突发癫痫.头颅CT出血部位:6例基底节,2例丘脑,2例脑桥,1例脑室内,1例脑叶;9例合并明显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临床预后:3个月后随访,MRS评分:1分1例,2分1例,3分4例,6分6例.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起病时血压高,多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

    作者:张秀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8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8例,确诊后,首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通路给予诺和灵,以微量泵持续泵入,另一条通路大量补液,同时祛除诱因,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酸碱紊乱等.结果:86例好转出院,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危及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易被误诊、误治,及时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治愈率、减低死亡率.

    作者:孟世英;刘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PEIT针在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PEIT针在CT引导下肾囊肿抽吸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肾囊肿患者给予PEIT针在CT引导经皮穿刺肾囊肿抽吸硬化治疗.结果:60例肾囊肿患者经过治疗,结果满意,肾囊肿单次治愈率98%.结论:使用PEIT针在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中效果满意,重复治疗有效,为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军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185例体会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85 例老年痔病患者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33例(72%),显效42例(23%),好转10例(5%),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疗效好,适合老年痔病的治疗.

    作者:夏悦明;陈招武;吴淑桃;林德新;曾岳岳;余幼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在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术前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在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术前的应用.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术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28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2例,比较两组在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方法在术前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II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MDI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相当,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是目前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准备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彤;黄建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9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对骨折行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死亡 1 例(5.26%),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经过3~20个月随访,均无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曹智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上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高,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都比较低.

    作者:秦周礼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46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漏,1例直肠癌低位吻合出现吻合口坏死,手术时间(170±45.7)min;术中出血量(152.6±27.9)mL;淋巴结清扫数目(15.8±2.9)枚;住院时间8~15 d;随访5~26个月,2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叶文;刘诗富;李益明;袁登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76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球囊压迫止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B-ly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科大出血产妇可快速减少子宫出血,保证了子宫完整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舒利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对血浆血栓素B2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对血浆血栓素B2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成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水平以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大呼吸流速(PEFR)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血栓素B2(92.6±27.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2±30.1)ng/L(P<0.05).观察组的FEV1 (2.37±0.76)%,PEFR(5.96±2.15)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2±0.64)%和(5.08±2.04)L/s(P<0.05).结论:舒利迭能有效改善血浆血栓素B2水平,改善肺功能.

    作者:樊冀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5例),在急性期均采用相同的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并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反复发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帝仕;翁翔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对吻合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及疗效.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吻合口及时处理.结果:3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此方法视野清楚、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方法新颖、实用、可行、疗效满意.同时,鼻内镜下的条件减少了影响手术的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的及时处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压基本恢复正常59例,未达正常4例,死于脑出血1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需加强健康教育,采用小剂量、口服降压药物,必要时用联合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并发症、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房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预后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并检测动态血压变化,根据动态血压变化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及反杓型组;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析四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时所有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结果:反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SBP及DBP、24 h SBP及DBP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1年后: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后,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大,危险程度较高;反杓型及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李勇;王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将16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平阳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郑义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治疗手足口病患儿55例的体会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结果:55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5%,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杨莲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6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可以有效中和患者体内的胃酸,并保护胃黏膜,可有效杀灭病灶处的幽门螺旋杆菌,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在化学药物保守治疗中对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及纵/横径比的观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输卵管妊娠(TP)包块大小及纵/横径比在化学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测量87例化学药物保守治疗TP在治疗前1 d及治疗后7 d TP包块纵径、横径及纵/横径比并观察疗效.结果:87例中,成功治疗77例,失败10例,成功率达88.5%(77/87).两组病例治疗前包块纵径、横径及纵/横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包块纵径治疗后较治疗前大(P<0.05),包块横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横径比治疗后较治疗前大(P<0.05).失败组包块纵径及横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大(P<0.05),而纵/横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测量输卵管妊娠包块纵/横径比有助于预测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

    作者:吕巧娣;薛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8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肾脏病患者均给予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8.8%,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0.2±124.5)min,平均术中出血(210.1±54.6)mL,平均住院时间(12.2±4.5)d.经过2~24个月的随访,3例肾结核患者均无结核播散,肾癌患者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东;池祥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前列地尔对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脂微球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心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射血分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病有较好的效果.前列地尔是治疗慢性失代偿期肺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寇民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变化.方法:收治牙齿修复患者 108 例,共计168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各84颗,观察组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对照组进行镍铬合金烤瓷牙修复.结果:1年后,观察组未出现颈缘黑线情况,对照组有39颗出现颈缘发黑、变色问题.结论:全瓷冠相较于金属烤瓷冠用于牙体修复可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而且外观与色泽较为优良,有更高的仿真性,然而在冠桥折断方面不如金属烤瓷牙.

    作者:代伟;刘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痔疮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痔疮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经验.

    作者:徐杨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 200 例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投诉、护理文书正确率、基础护理落实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产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元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与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刁燕颜;罗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肩难产的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乳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评价、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红肿、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权劲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选择阴道试产45例(93.8%),阴道试产成功40例(83.3%),术后并发症0例,产后出血1例(2%),产褥病0例.对照组选择阴道试产5例(10.4%),试产成功1例(2%),术后并发症5例(10.4%),产后出血6例(12.5%),产褥病6例(1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可明显干扰瘢痕子宫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杰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疾病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后舒适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效果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加快机体康复进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林辉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减少喉癌患者术后咽漏发生率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治喉癌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将胃管留置时间分为10 d及20 d.留置20 d为试验组,留置10 d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发生咽瘘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颈部切口引流等护理,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吞咽训练、发育指导.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咽瘘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时间20 d对于喉癌术后预防咽瘘的发生有较好效果.

    作者:颜少观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6例,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及术后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40.2±9.7) min,平均住院时间(9.7±2.1)d.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患者出现电切综合征,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及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提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100例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妇女疾病普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 100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系统制片,应用 TBS 系统进行分类及报告.结果:阳性检出率 6.51%;在 HSIL中,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 74.07%;在 LSIL 中,符合率 53.33%;在 ASCU-H 和 ASCUS 中,检出率 22.04%.结论: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假阳性与假阴性现象.

    作者:刘斌;李燕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肠CT序贯联合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肠 CT 序贯联合胶囊内镜(CE)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小肠疾病患者119例,均行小肠CT检查及部分序贯联合CE检查,观察病变的检出情况,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119例患者中,116例完成小肠CT检查,病因明确,诊断率37.1%(43/116),以小肠肿瘤、克隆恩病常见.剔除小肠 CT 提示小肠中重度狭窄的患者,109 例患者完成 CE 检查,未发生胶囊滞留.CE 对肠黏膜糜烂、小肠溃疡、血管病变、肠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小肠CT(P<0.05).结论:小肠CT序贯联合CE检查应用能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并能相对降低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作者:奚美娟;魏巍;薛振龙;钱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对子宫肌瘤脂肪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脂肪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技术,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5 例子宫肌瘤脂肪变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 4 例,误诊 1 例.结论:子宫肌瘤脂肪变超声表现复杂,易误诊及漏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子宫肌瘤脂肪变的声像图特征,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孙怀玉;张利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特点报告分析

    目的:探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增厚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无出血症状,常规组有出血症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分析判断后,观察组患儿出现恶性病变1例,常规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进行宫腔镜与定位活检可早日明确患者病情,利于后期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燕维;刘斌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0例为A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患者60例为B组.同期非AMI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发病后第6~24 h查血CK-MB和TnT,应用荧光免疫法床旁检测仪测定BNP浓度,治疗后再次检测 BNP浓度.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BNP浓度检测.结果:AMI 组 BNP水平为(593.2±159.7)pg/mL,对照组BNP水平为(51.1±2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前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发生心血管事件 21 例,其 BNP 差异水平(589.3±266.9)pg/mL,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59 例,其 BNP 水平(348.5±152.6)pg/mL,两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BNP,梗死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李香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两种生化检测系统20项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 P800 为参比系统,以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20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与参比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20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P<0.01).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20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63例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群体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血清GGT、TBil指标检测.结果:血清GGT和TBil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血清GGT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TBil随之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作者:梁福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盲穿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少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相较传统盲穿法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方案,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童金亮;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勇;赖寒光;谢美华;施万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经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63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确诊率92.1%,均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DNA定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治乙型病毒性肝炎543例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免疫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阳性与HBV DNA检出率呈正相关.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DNA联合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测能准确地诊断和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

    作者:陈贵存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目的: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相关,在临床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电镜检测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EB病毒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流程和失败原因,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治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CS)的诊断意义及经阴道超声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价值.方法:收治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分为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同时收治有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且无子宫、附件及盆腔占位性病变患者16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病例组静脉内径及子宫大小大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是首选方法,中药周期疗法中,经阴道超声能追踪观察,对治疗效果及预后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亚莉;王银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2478例农村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 47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的资料.结果:一孩夫妇主要为生殖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而0孩夫妇主要为血常规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高风险人群与胎次无关,要重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作者:原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活检双标本以及骨碎抽吸的方法取材,对其涂片以及切片结果进行同步观察.结果: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显著优于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切片对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优于穿刺涂片.穿刺涂片的巨核系与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低于活检切片.结论: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自然辩证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可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提供指导价值.文章着重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理论基础、科学、治疗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西医的差异,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种辩证方法,即交叉兼容、互补增强与集成创新.

    作者:林妙阔;郑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应用微小瘕理论创制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情况,平板试验情况,有无复发,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总有效率93.4%.共治疗2~4个疗程.结论:通络散瘕汤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王玉杰;陈世龙;亓振国;吕桂敏;亓桂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究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收治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给予急诊消化内科患者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缩短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

    作者:郑旭;盛清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结果:观察组患者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并且NO、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步长脑血通胶囊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CRP,升高NO,还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延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取天枢、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肝郁者加肝俞;脾虚者加脾俞;肾虚甚者加肾俞;血瘀甚者加膈俞.每 2 周埋线 1 次,连续治疗 5 次.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温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穴位埋线方法同对照组.温针:穴位选取天枢、滑肉门、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10 次治疗 1 个周期.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15 例(24.6%),显效 15 例(24.6%),好转 16 例(26.2%),无效 15 例(24.6%),总有效率 75.4%.治疗组治愈 19 例(31.1%),显效 21 例(34.4%),好转 18 例(29.5%),无效 3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作者:贾宁;朱光耀;杨嘉恩;周光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胃肠病38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胃肠病的效果.方法:收治胃肠病患者 38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银翘散对于以腹痛、腹胀为主,间或伴有发热的风热表证患者较为适宜.

    作者:孟振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30例

    目的:探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黄斑水肿患者30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9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在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66例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收治结肠癌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和中医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汪中举;周正;白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12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 例,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马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荆防参芪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效果

    目的:探讨荆防参芪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抗凝、ACEI、抗血小板积聚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荆防参芪汤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尿蛋白减少有效率68.3%;治疗组尿蛋白减少有效率8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防参芪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有利于延缓肾衰的进程,其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芦德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5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 95 例,采用中西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26例,显效6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9%.结论: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残角子宫妊娠1例报告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残角子宫妊娠1例,入院后给予抑制宫缩对症治疗,10 d后发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行剖宫取胎术,残角子宫切除术,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预后良好.

    作者:刘桂新;刘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莫西沙星治疗军团菌肺炎1例

    目的:本文报告了莫西沙星治疗军团菌肺炎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认为军团菌培养是确诊肺炎的金标准,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及呼吸喹诺酮已成为治疗军团菌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猛;唐东军;靳海斌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亚甲蓝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2例

    2例肠源性紫绀患儿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儿紫绀症状,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及时缓解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丹;刘学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保健的解析

    目的:心理保健在老干部保健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干休所开展心理保健的措施.

    作者:崔清杰;李姣彦;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社区家长课堂在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的应用调查

    目的:探讨社区家长课堂在社区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方法:对参加社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的家长600人进行调查研究,在授课前和授课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内容为讲课核心知识内容.结果:儿童家长听课前预防接种知识点平均得分31.00分,听课后平均得分9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举办免疫规划接种社区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认识到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利用家长们之间的同伴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接种依从性.

    作者:蔺江玲;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中的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收治有乳房问题的分娩产妇684例,其中乳头皲裂2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84例,乳胀340例,乳腺炎40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和宣教,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对乳头扁平和凹陷者,在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结果:220例乳头皲裂,8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340例乳胀,经处理后,3~5 d痊愈出院.40例乳腺炎经处理,7~10 d痊愈出院.结论: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等是处理母乳喂养中常见乳房问题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兰英;依应光;高菊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基层医院是医疗服务的前沿,肩负着医疗、预防等重大工作,为探讨基层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措施及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告对基层医院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施晴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卧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卧位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肩痛及关节活动度和上肢的功能.

    作者:华何柳;何毅娴;刘娟;王晓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手卫生教育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效开展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手卫生管理的改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热西旦·达依木;米热万古丽·库尔班;古丽巴哈尔·吐尼牙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预防重要性的认识

    目的: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实习护生进入科室前进行统一培训,让护生了解什么叫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的危害.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持续指导.结果: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提高,有利于实习护生规范操作,安全职业.结论:加强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对护生今后的职业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于秀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士心理疲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对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对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助产师

    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助产师,首先要从言谈举止、外貌整洁、衣饰端庄等多方面做好;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要不怕脏、不怕累、讲原则、讲卫生、有耐心、有奉献;要对孕妇和婴儿有天然深厚的感情,设身处地地为孕妇着想,保护他人隐私权和知情权;要有过硬的医学基本功,让孕妇有安全感、亲切感和寄托感.

    作者:呼新华;欧素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收治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500例,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依据临床采取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门诊手术护理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的患者在发生伤口感染率、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治愈和伤口恢复,降低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现代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开发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持续进步,人们对病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病案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医学行业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病案管理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使医院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使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得到改变,将大大促进病案管理措施的实施.本文对病案管理实施阶段如何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展开探讨,希望促进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需要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是直接的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护理质量方面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护士长应有的素质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理组织架构对大批新护士岗前培训效果的影响研究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护理部对大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加快手术周转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周转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护士加班的几率,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工作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保证自身业务熟练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配合医院督促医生实施准点开台,加强与相关科室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薛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多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中医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中药、推拿、针灸、其他及综合疗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非手术疗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闫宏旭;苏阳;周国徽;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肿瘤科存在护理安全问题的病历资料60例,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原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肿瘤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制度30%、护理人员因素55%、患者与患者家属因素15%.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索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 000例患者,800名护理人员,400名医生,400名药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寻找防范措施.结果:给药方法不当的比率 24.3%,不明药物成分重复用药的比率 2.23%,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滥用药的比率 5.03%,滥用中成药的比率73.83%,不合理药物联用的比率3.46%,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64.27%.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分别是药品价格、给药途径、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物用量、药物过敏情况、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药品利润.其中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品利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韦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不合理用药多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4 586张处方,筛选出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其用药不合理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结果:用药不合理处方268张,不合格率5.84%.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有给药时间间隔不当、滥用抗生素、药物剂量不当、药物选用不当、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溶媒不当、配伍不当等.结论:本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药学会应加强检查力度及用药指导,临床医师应提高药学知识水平,与药师共同实施防范措施,避免不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不断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杨立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双参活血胶囊中药成分鉴定与丹参酮Ⅱa的测定分析

    目的:探究双参活血胶囊中药成分鉴定与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使用HPLC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检测,使用TLC法检测药物中人参和丹参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8~24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双参活血胶囊内的有效成分为丹参酮Ⅱa,且为脂溶性,这项指标能够当作药品质量监控指标.

    作者:苏园;许建中;罗燕;李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就诊意向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就诊意向的影响.方法:随机对本市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门诊患者2 202例,对药品价格满意1 365例(62.0%),对药品的数量和种类满意1 378例(62.6%),对开药合理性满意1 959例(89.0%).选择药店自购210例(9.5%),首选基层医院1762例(80.0%),选择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209例(9.5%),到私营医院21例(1.0%).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首诊选择基层医院的人数加多,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升高.

    作者:贾宝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神经肽Y对小鼠小胶质细胞株N9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肽Y对小神经胶质细胞生成TNF-α的影响.方法:以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蛋白含量,以RT-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孵育各组N9细胞6 h后,LPS组培养液中TNF-α蛋白的含量及N9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LPS+NPY组TNF-α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IBP 3226+NPY+LPS组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 LPS+NPY 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NPY 通过作用于 NPY Y1 受体降低小神经胶质细胞 N9 的生物活性,抑制其生成TNF-α.

    作者:吴永波;李琦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