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兰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刁燕颜;罗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收治结肠癌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和中医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汪中举;周正;白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应用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情况,平板试验情况,有无复发,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总有效率93.4%.共治疗2~4个疗程.结论:通络散瘕汤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王玉杰;陈世龙;亓振国;吕桂敏;亓桂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可以有效中和患者体内的胃酸,并保护胃黏膜,可有效杀灭病灶处的幽门螺旋杆菌,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索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 000例患者,800名护理人员,400名医生,400名药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寻找防范措施.结果:给药方法不当的比率 24.3%,不明药物成分重复用药的比率 2.23%,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滥用药的比率 5.03%,滥用中成药的比率73.83%,不合理药物联用的比率3.46%,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64.27%.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分别是药品价格、给药途径、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物用量、药物过敏情况、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药品利润.其中是否执行处方检查制度、药品利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韦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 AMI 患者 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10 mg/d,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 4 周.结果:治疗组 4 周病死率(6.82%)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发生率减少(13.64%<20.00%,P<0.05).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作者:邹成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0例为A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患者60例为B组.同期非AMI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发病后第6~24 h查血CK-MB和TnT,应用荧光免疫法床旁检测仪测定BNP浓度,治疗后再次检测 BNP浓度.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BNP浓度检测.结果:AMI 组 BNP水平为(593.2±159.7)pg/mL,对照组BNP水平为(51.1±2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前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发生心血管事件 21 例,其 BNP 差异水平(589.3±266.9)pg/mL,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59 例,其 BNP 水平(348.5±152.6)pg/mL,两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BNP,梗死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李香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并检测动态血压变化,根据动态血压变化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及反杓型组;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析四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时所有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结果:反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SBP及DBP、24 h SBP及DBP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1年后: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后,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大,危险程度较高;反杓型及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李勇;王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需要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是直接的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护理质量方面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护士长应有的素质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取天枢、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肝郁者加肝俞;脾虚者加脾俞;肾虚甚者加肾俞;血瘀甚者加膈俞.每 2 周埋线 1 次,连续治疗 5 次.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温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穴位埋线方法同对照组.温针:穴位选取天枢、滑肉门、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10 次治疗 1 个周期.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15 例(24.6%),显效 15 例(24.6%),好转 16 例(26.2%),无效 15 例(24.6%),总有效率 75.4%.治疗组治愈 19 例(31.1%),显效 21 例(34.4%),好转 18 例(29.5%),无效 3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作者:贾宁;朱光耀;杨嘉恩;周光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活检双标本以及骨碎抽吸的方法取材,对其涂片以及切片结果进行同步观察.结果: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显著优于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切片对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优于穿刺涂片.穿刺涂片的巨核系与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低于活检切片.结论: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经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63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确诊率92.1%,均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 47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的资料.结果:一孩夫妇主要为生殖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而0孩夫妇主要为血常规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高风险人群与胎次无关,要重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作者:原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心理保健在老干部保健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干休所开展心理保健的措施.
作者:崔清杰;李姣彦;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PEIT针在CT引导下肾囊肿抽吸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肾囊肿患者给予PEIT针在CT引导经皮穿刺肾囊肿抽吸硬化治疗.结果:60例肾囊肿患者经过治疗,结果满意,肾囊肿单次治愈率98%.结论:使用PEIT针在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中效果满意,重复治疗有效,为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军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强;高志慧;陈婕;袁菲;丁洋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可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提供指导价值.文章着重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理论基础、科学、治疗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西医的差异,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种辩证方法,即交叉兼容、互补增强与集成创新.
作者:林妙阔;郑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增厚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无出血症状,常规组有出血症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分析判断后,观察组患儿出现恶性病变1例,常规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进行宫腔镜与定位活检可早日明确患者病情,利于后期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燕维;刘斌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报告了莫西沙星治疗军团菌肺炎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认为军团菌培养是确诊肺炎的金标准,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及呼吸喹诺酮已成为治疗军团菌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猛;唐东军;靳海斌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5例),在急性期均采用相同的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并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反复发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帝仕;翁翔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