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莉
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2例肠源性紫绀患儿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儿紫绀症状,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及时缓解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丹;刘学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卧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卧位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肩痛及关节活动度和上肢的功能.
作者:华何柳;何毅娴;刘娟;王晓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刁燕颜;罗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对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对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漏,1例直肠癌低位吻合出现吻合口坏死,手术时间(170±45.7)min;术中出血量(152.6±27.9)mL;淋巴结清扫数目(15.8±2.9)枚;住院时间8~15 d;随访5~26个月,2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叶文;刘诗富;李益明;袁登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收治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500例,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依据临床采取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门诊手术护理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的患者在发生伤口感染率、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治愈和伤口恢复,降低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球囊压迫止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B-ly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科大出血产妇可快速减少子宫出血,保证了子宫完整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治乙型病毒性肝炎543例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免疫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阳性与HBV DNA检出率呈正相关.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DNA联合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测能准确地诊断和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
作者:陈贵存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痔疮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痔疮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经验.
作者:徐杨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加快手术周转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周转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护士加班的几率,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工作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保证自身业务熟练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配合医院督促医生实施准点开台,加强与相关科室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薛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根治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DC-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治疗组CD3+、CD4+细胞及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治疗后18个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维持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远期疗效.
作者:杨影;方艳秋;倪志强;张毓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5例),在急性期均采用相同的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并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反复发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帝仕;翁翔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相关,在临床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电镜检测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EB病毒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流程和失败原因,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肾脏病患者均给予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8.8%,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0.2±124.5)min,平均术中出血(210.1±54.6)mL,平均住院时间(12.2±4.5)d.经过2~24个月的随访,3例肾结核患者均无结核播散,肾癌患者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东;池祥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并检测动态血压变化,根据动态血压变化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及反杓型组;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析四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时所有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结果:反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SBP及DBP、24 h SBP及DBP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1年后: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后,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大,危险程度较高;反杓型及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李勇;王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压基本恢复正常59例,未达正常4例,死于脑出血1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需加强健康教育,采用小剂量、口服降压药物,必要时用联合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并发症、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房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4 586张处方,筛选出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其用药不合理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结果:用药不合理处方268张,不合格率5.84%.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有给药时间间隔不当、滥用抗生素、药物剂量不当、药物选用不当、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溶媒不当、配伍不当等.结论:本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药学会应加强检查力度及用药指导,临床医师应提高药学知识水平,与药师共同实施防范措施,避免不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不断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杨立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