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波;崔永红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但观察组采用持续低速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输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低速静脉滴注用药治疗在不良反应上少于常规用药治疗,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周章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持续进步,人们对病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病案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医学行业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病案管理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使医院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使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得到改变,将大大促进病案管理措施的实施.本文对病案管理实施阶段如何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展开探讨,希望促进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加快手术周转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周转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护士加班的几率,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工作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保证自身业务熟练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配合医院督促医生实施准点开台,加强与相关科室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薛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肿瘤科存在护理安全问题的病历资料60例,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原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肿瘤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制度30%、护理人员因素55%、患者与患者家属因素15%.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双参活血胶囊中药成分鉴定与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使用HPLC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检测,使用TLC法检测药物中人参和丹参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8~24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双参活血胶囊内的有效成分为丹参酮Ⅱa,且为脂溶性,这项指标能够当作药品质量监控指标.
作者:苏园;许建中;罗燕;李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心理保健在老干部保健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干休所开展心理保健的措施.
作者:崔清杰;李姣彦;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需要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是直接的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护理质量方面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护士长应有的素质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疾病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后舒适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效果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加快机体康复进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林辉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对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对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刁燕颜;罗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球囊压迫止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B-ly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科大出血产妇可快速减少子宫出血,保证了子宫完整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神经肽Y对小神经胶质细胞生成TNF-α的影响.方法:以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蛋白含量,以RT-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孵育各组N9细胞6 h后,LPS组培养液中TNF-α蛋白的含量及N9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LPS+NPY组TNF-α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IBP 3226+NPY+LPS组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 LPS+NPY 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NPY 通过作用于 NPY Y1 受体降低小神经胶质细胞 N9 的生物活性,抑制其生成TNF-α.
作者:吴永波;李琦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脂微球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心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射血分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病有较好的效果.前列地尔是治疗慢性失代偿期肺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寇民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长课堂在社区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方法:对参加社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的家长600人进行调查研究,在授课前和授课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内容为讲课核心知识内容.结果:儿童家长听课前预防接种知识点平均得分31.00分,听课后平均得分9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举办免疫规划接种社区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认识到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利用家长们之间的同伴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接种依从性.
作者:蔺江玲;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漏,1例直肠癌低位吻合出现吻合口坏死,手术时间(170±45.7)min;术中出血量(152.6±27.9)mL;淋巴结清扫数目(15.8±2.9)枚;住院时间8~15 d;随访5~26个月,2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叶文;刘诗富;李益明;袁登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 AMI 患者 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10 mg/d,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 4 周.结果:治疗组 4 周病死率(6.82%)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发生率减少(13.64%<20.00%,P<0.05).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作者:邹成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预存式自身输血患者30例,于术前数天至数周采集患者自体血液400 mL保存,以备手术时用.结果:输血前RBC(4.5±0.7)×1012,Hb(135±13.5) g/L, Hct(37.4 ± 3.2)% , Plt(142.2 ± 54) × 109, Pbg(3.31 ± 0.5)g/L, PT(13.6 ± 3.3)s, 输 血 后 RBC(4.2 ± 0.5) × 1012, Hb(133±13.2)g/L,Hct(35.9±3.1)%,Plt(140.9±47)×109,Pbg(3.29±0.4)g/L,PT(14.1±2.9)s,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输血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没有输血后感染危险,没有免疫抑制,没有GVHD风险,没有溶血、发热等过敏反应、术前反复采血可以刺激骨髓红细胞的再生,减少对异体输血的依赖并节约血源等,不仅可以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而且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作者:赵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