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姜金娜

关键词:瘢痕子宫, 分娩方式, 剖宫产, 水囊引产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12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 例,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马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2478例农村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 47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的资料.结果:一孩夫妇主要为生殖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而0孩夫妇主要为血常规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高风险人群与胎次无关,要重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作者:原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84例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 AMI 患者 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10 mg/d,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 4 周.结果:治疗组 4 周病死率(6.82%)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发生率减少(13.64%<20.00%,P<0.05).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作者:邹成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勇;赖寒光;谢美华;施万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治疗手足口病患儿55例的体会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结果:55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5%,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杨莲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9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对骨折行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死亡 1 例(5.26%),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经过3~20个月随访,均无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曹智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目的: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相关,在临床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电镜检测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EB病毒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流程和失败原因,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上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高,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都比较低.

    作者:秦周礼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亚甲蓝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2例

    2例肠源性紫绀患儿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儿紫绀症状,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及时缓解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丹;刘学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0例为A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患者60例为B组.同期非AMI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发病后第6~24 h查血CK-MB和TnT,应用荧光免疫法床旁检测仪测定BNP浓度,治疗后再次检测 BNP浓度.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BNP浓度检测.结果:AMI 组 BNP水平为(593.2±159.7)pg/mL,对照组BNP水平为(51.1±2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前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发生心血管事件 21 例,其 BNP 差异水平(589.3±266.9)pg/mL,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59 例,其 BNP 水平(348.5±152.6)pg/mL,两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BNP,梗死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李香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对吻合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及疗效.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吻合口及时处理.结果:3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此方法视野清楚、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方法新颖、实用、可行、疗效满意.同时,鼻内镜下的条件减少了影响手术的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的及时处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变化.方法:收治牙齿修复患者 108 例,共计168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各84颗,观察组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对照组进行镍铬合金烤瓷牙修复.结果:1年后,观察组未出现颈缘黑线情况,对照组有39颗出现颈缘发黑、变色问题.结论:全瓷冠相较于金属烤瓷冠用于牙体修复可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而且外观与色泽较为优良,有更高的仿真性,然而在冠桥折断方面不如金属烤瓷牙.

    作者:代伟;刘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肩难产的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66例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收治结肠癌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和中医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汪中举;周正;白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产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 200 例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投诉、护理文书正确率、基础护理落实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产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元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肿瘤科存在护理安全问题的病历资料60例,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原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肿瘤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制度30%、护理人员因素55%、患者与患者家属因素15%.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