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云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勇;赖寒光;谢美华;施万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多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中医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中药、推拿、针灸、其他及综合疗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非手术疗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闫宏旭;苏阳;周国徽;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经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63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确诊率92.1%,均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 95 例,采用中西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26例,显效6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9%.结论: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护理部对大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80例为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PSS、RU、Q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许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结果:观察组患者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并且NO、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步长脑血通胶囊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CRP,升高NO,还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延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强化卧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卧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M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卧位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肩痛及关节活动度和上肢的功能.
作者:华何柳;何毅娴;刘娟;王晓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85 例老年痔病患者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33例(72%),显效42例(23%),好转10例(5%),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疗效好,适合老年痔病的治疗.
作者:夏悦明;陈招武;吴淑桃;林德新;曾岳岳;余幼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6例,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及术后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40.2±9.7) min,平均住院时间(9.7±2.1)d.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患者出现电切综合征,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及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提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强;高志慧;陈婕;袁菲;丁洋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 P800 为参比系统,以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20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与参比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20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P<0.01).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20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治乙型病毒性肝炎543例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免疫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阳性与HBV DNA检出率呈正相关.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DNA联合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测能准确地诊断和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
作者:陈贵存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中的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收治有乳房问题的分娩产妇684例,其中乳头皲裂2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84例,乳胀340例,乳腺炎40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和宣教,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对乳头扁平和凹陷者,在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结果:220例乳头皲裂,8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340例乳胀,经处理后,3~5 d痊愈出院.40例乳腺炎经处理,7~10 d痊愈出院.结论: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等是处理母乳喂养中常见乳房问题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兰英;依应光;高菊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取天枢、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肝郁者加肝俞;脾虚者加脾俞;肾虚甚者加肾俞;血瘀甚者加膈俞.每 2 周埋线 1 次,连续治疗 5 次.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温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穴位埋线方法同对照组.温针:穴位选取天枢、滑肉门、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10 次治疗 1 个周期.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15 例(24.6%),显效 15 例(24.6%),好转 16 例(26.2%),无效 15 例(24.6%),总有效率 75.4%.治疗组治愈 19 例(31.1%),显效 21 例(34.4%),好转 18 例(29.5%),无效 3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作者:贾宁;朱光耀;杨嘉恩;周光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结果:55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5%,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杨莲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但观察组采用持续低速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输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低速静脉滴注用药治疗在不良反应上少于常规用药治疗,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周章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预存式自身输血患者30例,于术前数天至数周采集患者自体血液400 mL保存,以备手术时用.结果:输血前RBC(4.5±0.7)×1012,Hb(135±13.5) g/L, Hct(37.4 ± 3.2)% , Plt(142.2 ± 54) × 109, Pbg(3.31 ± 0.5)g/L, PT(13.6 ± 3.3)s, 输 血 后 RBC(4.2 ± 0.5) × 1012, Hb(133±13.2)g/L,Hct(35.9±3.1)%,Plt(140.9±47)×109,Pbg(3.29±0.4)g/L,PT(14.1±2.9)s,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输血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没有输血后感染危险,没有免疫抑制,没有GVHD风险,没有溶血、发热等过敏反应、术前反复采血可以刺激骨髓红细胞的再生,减少对异体输血的依赖并节约血源等,不仅可以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而且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作者:赵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残角子宫妊娠1例,入院后给予抑制宫缩对症治疗,10 d后发生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行剖宫取胎术,残角子宫切除术,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预后良好.
作者:刘桂新;刘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