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观察

周丽君

关键词:早产儿, 早期训练, 抚触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就诊意向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就诊意向的影响.方法:随机对本市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门诊患者2 202例,对药品价格满意1 365例(62.0%),对药品的数量和种类满意1 378例(62.6%),对开药合理性满意1 959例(89.0%).选择药店自购210例(9.5%),首选基层医院1762例(80.0%),选择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209例(9.5%),到私营医院21例(1.0%).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首诊选择基层医院的人数加多,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升高.

    作者:贾宝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两种生化检测系统20项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 P800 为参比系统,以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20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与参比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20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P<0.01).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20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取天枢、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肝郁者加肝俞;脾虚者加脾俞;肾虚甚者加肾俞;血瘀甚者加膈俞.每 2 周埋线 1 次,连续治疗 5 次.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温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穴位埋线方法同对照组.温针:穴位选取天枢、滑肉门、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10 次治疗 1 个周期.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15 例(24.6%),显效 15 例(24.6%),好转 16 例(26.2%),无效 15 例(24.6%),总有效率 75.4%.治疗组治愈 19 例(31.1%),显效 21 例(34.4%),好转 18 例(29.5%),无效 3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作者:贾宁;朱光耀;杨嘉恩;周光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5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 95 例,采用中西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26例,显效6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9%.结论: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对2478例农村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 47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的资料.结果:一孩夫妇主要为生殖道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而0孩夫妇主要为血常规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中高风险人群与胎次无关,要重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作者:原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压基本恢复正常59例,未达正常4例,死于脑出血1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需加强健康教育,采用小剂量、口服降压药物,必要时用联合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并发症、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房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加快手术周转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手术周转率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周转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护士加班的几率,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工作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保证自身业务熟练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配合医院督促医生实施准点开台,加强与相关科室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薛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63例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群体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血清GGT、TBil指标检测.结果:血清GGT和TBil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血清GGT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TBil随之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作者:梁福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对吻合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及疗效.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吻合口及时处理.结果:3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此方法视野清楚、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方法新颖、实用、可行、疗效满意.同时,鼻内镜下的条件减少了影响手术的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的及时处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肠CT序贯联合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肠 CT 序贯联合胶囊内镜(CE)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小肠疾病患者119例,均行小肠CT检查及部分序贯联合CE检查,观察病变的检出情况,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119例患者中,116例完成小肠CT检查,病因明确,诊断率37.1%(43/116),以小肠肿瘤、克隆恩病常见.剔除小肠 CT 提示小肠中重度狭窄的患者,109 例患者完成 CE 检查,未发生胶囊滞留.CE 对肠黏膜糜烂、小肠溃疡、血管病变、肠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小肠CT(P<0.05).结论:小肠CT序贯联合CE检查应用能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并能相对降低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作者:奚美娟;魏巍;薛振龙;钱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需要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是直接的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护理质量方面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护士长应有的素质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治疗手足口病患儿55例的体会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结果:55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5%,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维生素B2合剂等皮肤、口腔局部用药联合静脉输液支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杨莲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6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可以有效中和患者体内的胃酸,并保护胃黏膜,可有效杀灭病灶处的幽门螺旋杆菌,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30例

    目的:探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黄斑水肿患者30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9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在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将16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平阳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郑义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