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分析

代伟;刘阳

关键词:全瓷冠, 金属烤瓷冠, 牙周, 牙龈
摘要:目的:探讨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变化.方法:收治牙齿修复患者 108 例,共计168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各84颗,观察组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对照组进行镍铬合金烤瓷牙修复.结果:1年后,观察组未出现颈缘黑线情况,对照组有39颗出现颈缘发黑、变色问题.结论:全瓷冠相较于金属烤瓷冠用于牙体修复可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而且外观与色泽较为优良,有更高的仿真性,然而在冠桥折断方面不如金属烤瓷牙.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穴选取天枢、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肝郁者加肝俞;脾虚者加脾俞;肾虚甚者加肾俞;血瘀甚者加膈俞.每 2 周埋线 1 次,连续治疗 5 次.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温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穴位埋线方法同对照组.温针:穴位选取天枢、滑肉门、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3次治疗,连续10 次治疗 1 个周期.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 15 例(24.6%),显效 15 例(24.6%),好转 16 例(26.2%),无效 15 例(24.6%),总有效率 75.4%.治疗组治愈 19 例(31.1%),显效 21 例(34.4%),好转 18 例(29.5%),无效 3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穴位埋线配合温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作者:贾宁;朱光耀;杨嘉恩;周光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63例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群体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血清GGT、TBil指标检测.结果:血清GGT和TBil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血清GGT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TBil随之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作者:梁福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延裂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肩难产的发生率和产妇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不安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在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智能与体格发育状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在12个月的体长、体重和头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训练与抚触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格发育.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预存式自身输血患者30例,于术前数天至数周采集患者自体血液400 mL保存,以备手术时用.结果:输血前RBC(4.5±0.7)×1012,Hb(135±13.5) g/L, Hct(37.4 ± 3.2)% , Plt(142.2 ± 54) × 109, Pbg(3.31 ± 0.5)g/L, PT(13.6 ± 3.3)s, 输 血 后 RBC(4.2 ± 0.5) × 1012, Hb(133±13.2)g/L,Hct(35.9±3.1)%,Plt(140.9±47)×109,Pbg(3.29±0.4)g/L,PT(14.1±2.9)s,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输血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没有输血后感染危险,没有免疫抑制,没有GVHD风险,没有溶血、发热等过敏反应、术前反复采血可以刺激骨髓红细胞的再生,减少对异体输血的依赖并节约血源等,不仅可以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而且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作者:赵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乳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评价、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红肿、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权劲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30例

    目的:探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黄斑水肿患者30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9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在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预防重要性的认识

    目的: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实习护生进入科室前进行统一培训,让护生了解什么叫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的危害.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持续指导.结果: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提高,有利于实习护生规范操作,安全职业.结论:加强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对护生今后的职业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于秀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DNA定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治乙型病毒性肝炎543例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免疫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阳性与HBV DNA检出率呈正相关.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DNA联合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测能准确地诊断和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

    作者:陈贵存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但观察组采用持续低速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输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持续低速静脉滴注用药治疗在不良反应上少于常规用药治疗,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周章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目的:EB病毒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相关,在临床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电镜检测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EB病毒检测中,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原位杂交检测的应用流程和失败原因,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肿瘤科存在护理安全问题的病历资料60例,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原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肿瘤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制度30%、护理人员因素55%、患者与患者家属因素15%.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经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63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确诊率92.1%,均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助产师

    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助产师,首先要从言谈举止、外貌整洁、衣饰端庄等多方面做好;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要不怕脏、不怕累、讲原则、讲卫生、有耐心、有奉献;要对孕妇和婴儿有天然深厚的感情,设身处地地为孕妇着想,保护他人隐私权和知情权;要有过硬的医学基本功,让孕妇有安全感、亲切感和寄托感.

    作者:呼新华;欧素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亚甲蓝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2例

    2例肠源性紫绀患儿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亚甲蓝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儿童肠源性紫绀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儿紫绀症状,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及时缓解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丹;刘学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