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蒋平

关键词:肿瘤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问题, 护理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肿瘤科存在护理安全问题的病历资料60例,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原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结果:肿瘤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护理管理制度30%、护理人员因素55%、患者与患者家属因素15%.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疾病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后舒适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效果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加快机体康复进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林辉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勇;赖寒光;谢美华;施万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胃肠病38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胃肠病的效果.方法:收治胃肠病患者 38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9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银翘散对于以腹痛、腹胀为主,间或伴有发热的风热表证患者较为适宜.

    作者:孟振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1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查找危险因素.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临床表现:11 例急性起病,1 例亚急性起病.发现时平均血压 176/110 mmHg, 10例表现为头痛,8例突发一侧肢体偏瘫,2例突发昏迷,1例精神症状,1例突发癫痫.头颅CT出血部位:6例基底节,2例丘脑,2例脑桥,1例脑室内,1例脑叶;9例合并明显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临床预后:3个月后随访,MRS评分:1分1例,2分1例,3分4例,6分6例.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脑出血起病时血压高,多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

    作者:张秀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应用微小瘕理论创制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通络散瘕汤治疗冠心病.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情况,平板试验情况,有无复发,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总有效率93.4%.共治疗2~4个疗程.结论:通络散瘕汤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王玉杰;陈世龙;亓振国;吕桂敏;亓桂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8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肾脏病患者均给予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8.8%,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0.2±124.5)min,平均术中出血(210.1±54.6)mL,平均住院时间(12.2±4.5)d.经过2~24个月的随访,3例肾结核患者均无结核播散,肾癌患者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东;池祥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肠CT序贯联合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肠 CT 序贯联合胶囊内镜(CE)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小肠疾病患者119例,均行小肠CT检查及部分序贯联合CE检查,观察病变的检出情况,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119例患者中,116例完成小肠CT检查,病因明确,诊断率37.1%(43/116),以小肠肿瘤、克隆恩病常见.剔除小肠 CT 提示小肠中重度狭窄的患者,109 例患者完成 CE 检查,未发生胶囊滞留.CE 对肠黏膜糜烂、小肠溃疡、血管病变、肠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小肠CT(P<0.05).结论:小肠CT序贯联合CE检查应用能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并能相对降低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作者:奚美娟;魏巍;薛振龙;钱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12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 例,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马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结果:观察组患者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并且NO、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步长脑血通胶囊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CRP,升高NO,还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延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现代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开发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持续进步,人们对病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病案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医学行业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病案管理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使医院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使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得到改变,将大大促进病案管理措施的实施.本文对病案管理实施阶段如何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展开探讨,希望促进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进展期直肠癌应用DC-CIK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根治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DC-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治疗组CD3+、CD4+细胞及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治疗后18个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维持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远期疗效.

    作者:杨影;方艳秋;倪志强;张毓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中的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收治有乳房问题的分娩产妇684例,其中乳头皲裂2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84例,乳胀340例,乳腺炎40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和宣教,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对乳头扁平和凹陷者,在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结果:220例乳头皲裂,8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340例乳胀,经处理后,3~5 d痊愈出院.40例乳腺炎经处理,7~10 d痊愈出院.结论:热敷,按摩,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产前指导乳头伸展练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宣教等是处理母乳喂养中常见乳房问题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兰英;依应光;高菊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需要安排科室的护理工作并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是直接的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护理质量方面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护士长应有的素质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收治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500例,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依据临床采取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门诊手术护理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的患者在发生伤口感染率、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治愈和伤口恢复,降低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活检双标本以及骨碎抽吸的方法取材,对其涂片以及切片结果进行同步观察.结果: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显著优于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切片对网状纤维增生的观察优于穿刺涂片.穿刺涂片的巨核系与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低于活检切片.结论: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双参活血胶囊中药成分鉴定与丹参酮Ⅱa的测定分析

    目的:探究双参活血胶囊中药成分鉴定与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使用HPLC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检测,使用TLC法检测药物中人参和丹参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8~24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双参活血胶囊内的有效成分为丹参酮Ⅱa,且为脂溶性,这项指标能够当作药品质量监控指标.

    作者:苏园;许建中;罗燕;李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选择阴道试产45例(93.8%),阴道试产成功40例(83.3%),术后并发症0例,产后出血1例(2%),产褥病0例.对照组选择阴道试产5例(10.4%),试产成功1例(2%),术后并发症5例(10.4%),产后出血6例(12.5%),产褥病6例(1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生期宣教护理可明显干扰瘢痕子宫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杰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对吻合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及疗效.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吻合口及时处理.结果:3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此方法视野清楚、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方法新颖、实用、可行、疗效满意.同时,鼻内镜下的条件减少了影响手术的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的及时处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