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黄建青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相对费用较高,建议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术式选择.
作者:郭建波;崔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黄斑水肿患者30例,采用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9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在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压基本恢复正常59例,未达正常4例,死于脑出血1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需加强健康教育,采用小剂量、口服降压药物,必要时用联合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并发症、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房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妇女疾病普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 100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系统制片,应用 TBS 系统进行分类及报告.结果:阳性检出率 6.51%;在 HSIL中,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 74.07%;在 LSIL 中,符合率 53.33%;在 ASCU-H 和 ASCUS 中,检出率 22.04%.结论: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假阳性与假阴性现象.
作者:刘斌;李燕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这对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均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对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63例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群体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血清GGT、TBil指标检测.结果:血清GGT和TBil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GGT、TBil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血清GGT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TBil随之降低,二者呈负相关.
作者:梁福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肾脏病患者均给予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8.8%,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0.2±124.5)min,平均术中出血(210.1±54.6)mL,平均住院时间(12.2±4.5)d.经过2~24个月的随访,3例肾结核患者均无结核播散,肾癌患者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东;池祥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乳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评价、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红肿、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术后伤口愈合与预防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权劲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身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预存式自身输血患者30例,于术前数天至数周采集患者自体血液400 mL保存,以备手术时用.结果:输血前RBC(4.5±0.7)×1012,Hb(135±13.5) g/L, Hct(37.4 ± 3.2)% , Plt(142.2 ± 54) × 109, Pbg(3.31 ± 0.5)g/L, PT(13.6 ± 3.3)s, 输 血 后 RBC(4.2 ± 0.5) × 1012, Hb(133±13.2)g/L,Hct(35.9±3.1)%,Plt(140.9±47)×109,Pbg(3.29±0.4)g/L,PT(14.1±2.9)s,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输血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没有输血后感染危险,没有免疫抑制,没有GVHD风险,没有溶血、发热等过敏反应、术前反复采血可以刺激骨髓红细胞的再生,减少对异体输血的依赖并节约血源等,不仅可以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而且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作者:赵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4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足月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分娩56例,再次剖宫产手术285例,其中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19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孕妇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小于以瘢痕子宫为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产前应该行充分评估及风险告知,产时密切监护,加强产科急救能力,符合试产指征的孕妇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姜金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球囊压迫止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B-ly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科大出血产妇可快速减少子宫出血,保证了子宫完整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收治结肠癌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和中医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汪中举;周正;白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6例,1例上段骨折且中间骨块无粉碎,使用交锁形髓内针固定.2例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下段及中段粉碎性骨折.3例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固定,其中1例为较复杂的中下段骨折,中间骨块较长而且劈裂移位,远端骨折线近股骨髁并有游离骨片,将中间骨块先用钢丝固定为一整体,复位后将圆柱形环抱器和分体式接骨板结合固定.中段骨折 1 例,中间骨块较长,采用 2 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下段骨折 1 例,采用圆锥形环抱器固定;1 例为中段骨折,中间骨块较短但粉碎,采用长度足够的单个圆柱形环抱器固定.结果:本组 6 例患者经过治疗,在 3~6 个月内愈合,治愈 6 例,治愈率100.0%.结论:交锁形髓内针、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及钢板结合固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漏,1例直肠癌低位吻合出现吻合口坏死,手术时间(170±45.7)min;术中出血量(152.6±27.9)mL;淋巴结清扫数目(15.8±2.9)枚;住院时间8~15 d;随访5~26个月,2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叶文;刘诗富;李益明;袁登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收治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500例,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依据临床采取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门诊手术护理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综合干预门诊手术护理组的患者在发生伤口感染率、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情治愈和伤口恢复,降低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在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术前的应用.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术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28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2例,比较两组在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方法在术前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II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MDI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相当,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是目前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准备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彤;黄建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 AMI 患者 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10 mg/d,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 4 周.结果:治疗组 4 周病死率(6.82%)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衰发生率减少(13.64%<20.00%,P<0.05).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作者:邹成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长课堂在社区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方法:对参加社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的家长600人进行调查研究,在授课前和授课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内容为讲课核心知识内容.结果:儿童家长听课前预防接种知识点平均得分31.00分,听课后平均得分9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举办免疫规划接种社区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认识到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利用家长们之间的同伴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接种依从性.
作者:蔺江玲;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护理部对大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