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刘敬华;李国华
目的:分析280例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婴幼儿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对照组采用常规系统保健,对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比较两组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小儿指导后第一次、第三次体检身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过分析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结果得出,婴幼儿早期发展可以依据指导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发育状况及健康状况,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作者:杨志清;杨桂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龄冠心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PCI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变血管再通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6~14个月随访,观察组心肌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PCI治疗可实现显著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崔雪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PICU的ARDS患儿1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速尿利尿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收治PICU的ARDS患儿13例作为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小时及24小时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CRRT治疗组对比常规治疗组治疗12小时及24小时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明显改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死亡率下降(P<0.05).结论:CRRT能有效改善ARDS患儿氧合指数,减轻呼吸窘迫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
作者:郑敏燕;朱振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天,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5~7天,拔管后对两组排尿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病例排尿情况及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尿失禁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3天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手术疗效,又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韩瑞霞;门永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雅培200血气分析仪在不同范围测量血钾的准确性.方法:采集360例患者动脉血,同时用雅培200血气分析仪和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钾,比较在正常范围、低血钾、高血钾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低血钾症与血钾正常范围内两种仪器血钾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钾症时雅培200血气分析仪检测值较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检测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血钾症与血钾正常范围内雅培200血气分析仪检测值较准确,可供临床参考,高血钾症时检测值较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检测值低,治疗时以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结果为准更合理.
作者:耿明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社区慢性病的防治现状,探讨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某社区慢性病的相关资料,分析某社区慢性病防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对策和干预方法,并观察患者介入预防措施前后的心理状态、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某社区慢性病介入预防措施后心理状态、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预防措施介入前后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预防干预措施是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有效途径,对于减少社区慢性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瑞萍;蔡平安;郭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众人群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宣传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的大众人群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城区办事处2处居委会200人和一个乡镇农村居民200人.结果:所调查的400人均进行了艾滋病认知态度问卷调查,所有参与调查的居民均配合此次调查.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亟需加强.
作者:梁雪姣;许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00例拟诊变应性鼻炎患者行13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屋尘螨、热带螨、粉尘螨、狗毛、猫毛、美洲大蠊、德国小蠊、豚草、艾蒿、花粉Ⅰ、花粉Ⅳ、霉菌Ⅰ和霉菌Ⅳ)点刺结果.结果:500例受检者中变应原点刺阳性415例(81%),其中屋尘螨阳性73.0%、粉尘螨71.0%、热带螨63.4%,而植物性变应原为艾蒿和霉菌Ⅳ为多见(艾蒿13.0%、霉菌Ⅳ8.0%);单一过敏原阳性较少(13.0%,54例);皮肤点刺强阳性(结果为++++)6.0%(392/6500).结论:变应原点刺试验简单易行,是诊断变应性鼻炎重要依据,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起到指导性作用.
作者:李红;黄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艾利斯情绪ABC理论对于受到意外伤害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因车祸受伤以及因火灾烧伤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应用ABC理论进行护理,运用SAS、SDS对比分析两组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对照组的焦虑及抑郁值分别为(54.78±10.91)和(52.57±8.62),研究组的焦虑及抑郁值分别为(46.85±9.94)和(42.18±9.67),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受到意外伤害的患者运用情绪ABC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转变非理性观念,进而使得患者的心理健康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康复.
作者:王素枝;谢玉兰;田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胆管十二指肠瘘在ERCP中的诊治.方法:收治胆管十二指肠瘘患者12例,进行ERCP检查.结果:6例瘘口小于0.5cm的通过ERCP从十二指肠乳头行胆管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等处理;另有4例大于1.0cm的直接从瘘口取出结石.2例胆管肿瘤行金属支架植入.结论:ERCP检查能够在纤维十二指肠镜下观察胆管和十二直肠,并发现病变,给出正确的诊断,在胆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彩云;胡景霞;王芳;李昌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236例肺部肿块患者行肺部穿刺活检术,所有活检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查,将所有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236例肺部肿块穿刺成功率达100%,病理学证实肺癌共198例,炎性假瘤25例,结核6例,矽肺结节2例,5例坏死组织;穿刺活检对肺结节的定性明显优于影像学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微创、快捷的检查方法,对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率较高,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书友;侯明杰;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简要介绍了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维护保养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理.
作者:李燕;黄茜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新血府逐瘀软胶囊,两组均用药3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后检测血清中HMGB1、hs-CRP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瘀征象.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瘀征象较治疗前改善,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HMGB1、hs-CR.P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治疗后HMGB1、hs-CRP水平较A组降低(P<0.05).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瘀征象,通过控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韩国荣;吉中强;纪文岩;李呈娟;孙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且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术在慢性咽炎中的应用可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尹中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Fibroscan对早期肝硬化的辅助诊断价值,为Fibroscan在肝病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2月接受Fibroscan检测的符合条件的受检者的肝硬度kPa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例符合条件的受检者中,450例进一步接受肝脏病理检测,证实为活动性肝硬化400例;有350例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其中200例被镜下诊断为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结论:应用Fibroscan反复检测肝硬度kPa值>12kPa,提示早期肝硬化,应及早接受抗肝纤维化治疗,可延缓或逆转病程.
作者:崔东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针灸、中药调理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FMA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变.结果:观察组90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中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两项评分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在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和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马亦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并指导治疗.方法:对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全部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部分进行胃镜检查,阳性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中36%感染幽门螺杆菌,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正规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控制快、复发少.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之一,或是加重胃肠道症状的原因.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联合药物治疗.方法:根据个体差异给予药物的治疗.结果: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均达到目标血压.结论:联合药物治疗是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计划生育指导站参加体检的人群感染乙肝病毒情况,以提高辖区人员的体检意识和卫生习惯.方法:选择参加孕前体检的育龄妇女5000例,检测她们的乙肝五项及肝功.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499例乙肝五项均呈阴性;HBV阳性255例(5.1%),<30岁者65例(1.3%),30~40岁者83例(1.7%),≥40岁者107例(2.1%).其中HBV阳性,ALT> 40IU者37例.结论:统计结果显示我计划生育指导站中5000例育龄妇女中乙肝病毒携带率5.1%,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防止乙肝病毒传染.
作者:马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慢加急性/亚急性患者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使用鲎试验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EL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74.5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浆TNF-α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P值均<0.01).结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血浆TNF-α呈正相关.
作者:张威;王喜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