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尿潴留59例护理体会

张诚娟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 穴位封闭, 早期干预, 疼痛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5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9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结论:产后尿潴留,重在预防和早期干预,正确处理第一产程,做好产妇疼痛护理,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准确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早期及时进行非侵入性护理干预,可以解决61.02%产妇的尿潴留;使用药物加穴位封闭可以解决27.12%产妇产后尿潴留情况;留置导尿是终解决产后尿潴留的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相关性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盆底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关联性.方法:对256位临床有腰骶部疼痛,月经量多,无明显子宫及卵巢占位性病变及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阳性结果并对曲张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256位患者205位盆底静脉有不同程度迂曲扩张,且盆腔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临床症状也越严重.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对盆底静脉曲张能进行明确诊断,其曲张程度与临床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体重增加后顺利出院.出院前,由医护人员对其父母进行了专门的人工哺养培训,并告知其1周随访1次,总共5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增重方案.结果:1周定期随访15例病例,共随访5次(A组);2周随访12例病例,共随访3次(B组);3周随访10例病例,共2次.A组体重平均增加(950±120)g,B组体重平均增加(560±130)g,而3周总共随访2次的C组体重平均仅仅增加了(360±120)g.和B、C两组相比,A组体重增加比较明显(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增重的各个因素中,家庭背景是为重要的因素.结论: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增重的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两个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杨永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冬病夏治治疗风湿痹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冬病夏治治疗风湿痹证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位贴敷及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的中医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冬病夏治治疗风湿痹证,可提高临床治愈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3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COPD急性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治疗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水煎服,1剂/日.14天1个疗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37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7%;+治疗组37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培土生金加以化痰、祛瘀,收效甚佳.

    作者:于风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塞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塞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行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加肾癌根治术后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癌栓脱落、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满意度升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文杰;许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好疗效.

    作者:陈黎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8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流产导致子宫穿孔的教训.方法:收治人工流产并发子宫穿孔患者8例.结果:8例患者经住院观察,肌注缩宫素2~3次/日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5天,结果均良好,无1例经腹探查手术.结论:一旦发生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如有脏器损伤或内出血应立即剖腹探查.

    作者:覃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各350例,观察两种吸入方法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350例,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40例,治疗中途停止;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患者350例,仅有5例出现轻微呛咳、头晕等不适症状,治疗继续情况良好.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作者:杨英;赵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借助于风险管理,旨在探讨“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QC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倡导“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对我院开展QC护理风险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人人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以护士为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于有效防范和减少普外科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实施“以护士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实践活动,证明人人参与的QC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科学的.

    作者:王艳菊;王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补钙补铁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对于妊娠期高血压(PIH)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娩孕妇6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分别在孕中期给予补钙补铁、补钙但不补铁、既不补钙又不补铁,比较3组的PIH的发生率.结果:前两组孕妇的血钙、铁水平较之前增高,后一组的无明显变化,A组PIH、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都明显的低于B、C组(P< 0.01,P< 0.05);B组的PIH、FGR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可以降低PIH的发生率.

    作者:杨正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分离使高危妊娠产妇因与新生儿的分离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护理干预对此类产妇的有效的积极干预因素.方法:收治高危妊娠产妇50例,按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另别进行心理评估,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给予护理干预,并且分析母婴分离可能对高危妊娠产妇造成身心状态的影响;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结果:50例高危妊娠产妇对母婴分离产生抑郁症明显高于经过护理干预的高危妊娠产妇.结论: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明显可以减少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反应,降低乳胀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等.

    作者:尹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的相关性

    目的:对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将其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危险分层标准分成中危组、高危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展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高危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中危组(P<0.05).结论:随着高血压危险性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产科由于其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产科护理安全的认识,本文总结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宋雪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合并病理因素的胎儿生长受限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因病理因素所致的胎儿生长受限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收治孕28周后经产前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122例,将其中合并有病理因素74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FGR 48例作为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胎儿宫高、腹围、体重、双顶径、新生儿评分以及孕妇妊娠周数和剖宫产率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胎儿在生长发育情况和新生儿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因素所致的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经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叶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护理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内科护理技术》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理论性强、覆盖面广,如何结合临床岗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术水平是《内科护理技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美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肺炎不典型症状与体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炎不典型症状的研究与总结,旨在针对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病人体征准确诊断并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X线胸片、痰样化验等方式进行准确诊断,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程度,给予患者抗炎止咳的同时结合吸氧、化痰等辅助治疗.结果:老年性肺炎不典型症状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听诊时有湿性啰音,致病菌为雷伯杆菌和绿脓杆菌居多,通过消炎、抗病毒并对症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老年肺炎不典型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有限切开螺纹针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目的:分析儿童锁骨骨折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2010年9月-2012年4月采用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都在术后3~4个月完全骨性愈合,术后评分98分.结论: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对心脏停搏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脏停搏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停搏者 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采取常温治疗,研究组采取亚低温治疗.结果:复苏后7天,两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复苏当天(P<0.01),研究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良好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92%,且研究组死亡率20.83%(10/48),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P< 0.05).结论:针对心脏停搏者采取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加强神经功能状态,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庄学仕;邓晰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2例,采用不同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瘢痕期、愈合期及活动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HE染色不佳的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金指标,HE病理切片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诊断,导致HE病理切片质量欠佳的原因很多,尤其引起细胞核呈灰白模糊不清,组织机构松散,根本无法诊断.

    作者:邢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