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

杨永礼

关键词:早产儿, 极低体重儿, 增重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体重增加后顺利出院.出院前,由医护人员对其父母进行了专门的人工哺养培训,并告知其1周随访1次,总共5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增重方案.结果:1周定期随访15例病例,共随访5次(A组);2周随访12例病例,共随访3次(B组);3周随访10例病例,共2次.A组体重平均增加(950±120)g,B组体重平均增加(560±130)g,而3周总共随访2次的C组体重平均仅仅增加了(360±120)g.和B、C两组相比,A组体重增加比较明显(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增重的各个因素中,家庭背景是为重要的因素.结论: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增重的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两个为重要的因素.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方法:观察组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利于预后.

    作者:林雅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有限切开螺纹针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目的:分析儿童锁骨骨折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2010年9月-2012年4月采用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都在术后3~4个月完全骨性愈合,术后评分98分.结论: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收治产妇150例,其中采取剖宫产分娩51例,经阴道分娩99例,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改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盆底肌力恢复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剖宫产分娩明显优于阴道分娩(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如果想使盆底肌力得以恢复,可以在产褥期与妊娠期锻炼盆底功能,这不仅能提高产妇生存质量,还能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概率得以降低.

    作者:惠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庭暴力问卷中文版在已婚女性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目的:编制家庭暴力问卷的中文版(CDVQ),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122名已婚女性进行CDVQ测评,分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条目与分量表和总分之间相关.结果:CDVQ的Cronbachα系数0.67;重测信度0.98.总分与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0.66 ~ 0.94.复相关系数0.32~0.82;增指指数:IFI0.77;省俭指数:PNFIO.68.结论:CDVQ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筛查工具.

    作者:孙金荣;沙维伟;张晓斌;卜茹;顾小扬;肖正军;李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治进行外科治疗并出现伤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易感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层流手术室接受治疗、热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进行过程中伤口未受到妥善保护、手术进行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肥胖、年龄较大以及罹患慢性病等为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结论: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儿童哮喘病的临床疗效分析90例

    目的:探讨对社区医生做技术培训后,对儿童哮喘病治愈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对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3个社区医院医生做儿童哮喘诊治技术的培训,并在培训前让社区医生做问卷,培训后又让他们再做后问卷,共收集90份.结果:分析得出培训后治愈情况改善,社区医生基本掌握了哮喘的诊断,而在治疗监测方面改善的不是很明显,今后在治疗监测方面应多加改进.结论:通过技术培训,诊断病情讲解可有效避免社区医院对哮喘病的诊断率降低,故此诊断培训应该保持.

    作者:王红;赵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和住院时间发生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喘憋、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和住院天数等方面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能改善患儿全身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孙井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分离使高危妊娠产妇因与新生儿的分离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护理干预对此类产妇的有效的积极干预因素.方法:收治高危妊娠产妇50例,按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另别进行心理评估,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给予护理干预,并且分析母婴分离可能对高危妊娠产妇造成身心状态的影响;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结果:50例高危妊娠产妇对母婴分离产生抑郁症明显高于经过护理干预的高危妊娠产妇.结论: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明显可以减少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反应,降低乳胀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等.

    作者:尹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比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比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轻、中度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组和马来酸氨氯地平5mg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均较前有明显好转,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有较大差异.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陈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手术救治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方法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8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15天内37例死亡,15天~6个月死亡6例,41例功能良好恢复,34例功能恢复差;通过对死亡患者、致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死亡、致残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付艳;魏林节;冯国君;董红让;李在全;叶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关系.方法:收治胃窦黏膜有良性结节样改变的患者,内镜观察确定有结节状形态改变,并在有明显结节处取活检组织3块,其中1块立刻作Hp快速尿素酶试验,判定有无Hp感染;另外2块送病理检查,观察胃黏膜淋巴滤泡形成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亚甲蓝-硼酸染色法进一步明确诊断Hp感染情况.观察诊断为结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并伴有结节状改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将胃黏膜良性结节状改变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结节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40例结节性胃炎病例中,Hp感染率92.5%(37/40),45例萎缩性胃炎伴结节状改变病例中,Hp感染率55.6%(25/40),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复查胃镜:结节性胃炎组内镜下结节90%(36/40)消失,萎缩性胃炎组内镜下结节4.4%(2/45)消失,P<0.001,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示:结节性胃炎组淋巴滤泡87.5%(36/40)消失,5%(2/40)好转.萎缩性胃炎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100%(45/45)消失,4.4%(2/45)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结节性胃炎组95%(38/40)症状消失,萎缩性胃炎组88.9%(40/45)症状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尤为密切,是更应考虑Hp根除治疗.根除Hp后结节性胃炎的病理、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症状均可明显改善,而萎缩性胃炎(伴有结节状改变)只能改善症状,对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石婷娟;师水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妇女1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3例.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采用阴道填充米索前列醇,对采用不同用药途径流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完全流产率,A组91.8%,B组97.3%,两个组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同口服相比,采用阴道给药的方式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胡瑜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对该类并发症提高防治水平.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单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这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结果:观察两组的血压、血浆白蛋白浓度以及血肌酐浓度与血尿素氮浓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两组进行病理分析,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中、重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比对照组中多;观察组中骨间质改变患者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小球病理改变比较严重,大多伴有肾间质改变、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并且其血浆白蛋白的浓度比较低.所以,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要尽可能早地行肾穿刺活检术,从而使其病理类型更加明确,并依据病理特点确定有效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预后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马继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临床观察,协助及早防治手足口病,并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收治手足口病例4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的手足口病重症较多,共收治了9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率增高,增加了手足口病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手足口病及重症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云连;郝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白癜风1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白癜风的发病特点.方法:收治儿童白癜风患者19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平均年龄(6.89±1.19)岁,发病季节春秋好发,受遗传因素影响,皮损以节段型为主,外伤后有同形反应,精神因素为其诱发因素,易伴有急慢性扁桃体炎、湿疹等免疫失衡引起的疾病.结论:儿童白癜风的发病特点多样,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孙竹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相关性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盆底静脉曲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关联性.方法:对256位临床有腰骶部疼痛,月经量多,无明显子宫及卵巢占位性病变及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阳性结果并对曲张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256位患者205位盆底静脉有不同程度迂曲扩张,且盆腔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临床症状也越严重.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对盆底静脉曲张能进行明确诊断,其曲张程度与临床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更年期女性的膳食营养

    目的: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生理过程,但感受因人而异的,轻者稍感烦躁、心慌、情绪不稳定,重者表现为更年期精神病.要想安然、顺利渡过这个时期,除了在心理卫生、生活规律、适量运动等方面加以注意,更要对日常的膳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和改善.近年来,医学界认为,更年期女性如能注意饮食营养,不仅能安然渡过更年期,还能使许多的不适症状得到改善.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与其用药,不如加强膳食营养.

    作者:张晨;王伯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患有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患者23例,对其采取动力髁螺钉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者采取1~2年的跟踪随访,没有1例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治愈,没有钢板断裂、骨不连以及松动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秀率100%;经2年的跟踪随访,23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都有显著的好转,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采取动力髁螺钉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以及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颜福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回顾与总结

    目的:探究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以及优点.方法:对收治颅骨缺损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5例颅骨缺损患者中,应用钛网给予颅骨修补135例,有机玻璃修补55例,硅胶修补30例,自体颅骨修补15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以及皮瓣坏死现象,仅17例头皮下出现积液.结论:对颅骨缺损患者,合理选择修补材料、时机以及手术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张晓东;陈碧灿;李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各350例,观察两种吸入方法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350例,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40例,治疗中途停止;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患者350例,仅有5例出现轻微呛咳、头晕等不适症状,治疗继续情况良好.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作者:杨英;赵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