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年期女性的膳食营养

张晨;王伯凤

关键词:更年期, 膳食, 营养
摘要:目的: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生理过程,但感受因人而异的,轻者稍感烦躁、心慌、情绪不稳定,重者表现为更年期精神病.要想安然、顺利渡过这个时期,除了在心理卫生、生活规律、适量运动等方面加以注意,更要对日常的膳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和改善.近年来,医学界认为,更年期女性如能注意饮食营养,不仅能安然渡过更年期,还能使许多的不适症状得到改善.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与其用药,不如加强膳食营养.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治进行外科治疗并出现伤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易感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层流手术室接受治疗、热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进行过程中伤口未受到妥善保护、手术进行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肥胖、年龄较大以及罹患慢性病等为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结论: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的相关性

    目的:对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将其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危险分层标准分成中危组、高危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展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高危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中危组(P<0.05).结论:随着高血压危险性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对该类并发症提高防治水平.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单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这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结果:观察两组的血压、血浆白蛋白浓度以及血肌酐浓度与血尿素氮浓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两组进行病理分析,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中、重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比对照组中多;观察组中骨间质改变患者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小球病理改变比较严重,大多伴有肾间质改变、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并且其血浆白蛋白的浓度比较低.所以,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要尽可能早地行肾穿刺活检术,从而使其病理类型更加明确,并依据病理特点确定有效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预后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马继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方法:收治1800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并与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前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8002例患者,20例(0.11%)发生感染,与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制定严格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既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又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梁切除术后视力下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8例78只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诸因素,并展开讨论.结果:术后视力改变程度:59只眼(75.64%)视力不变和提高,19只眼(24.36%)降低.视力下降者年龄≤60岁26.32%,>60岁73.68%.多种因素导致视力下降,例如晶状体混浊加重、晶状体前囊色素沉着、瞳孔散大、前房出血、眼压升高或降低等.结论:无论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或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普遍偏大,部分患者伴有全身性疾病,所以手术后发生视力下降的可能性大,且视力下降是多种因素混和导致.

    作者:田席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心衰患儿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炎心衰患儿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40)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组(B组,n=40),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当心力衰竭发生时,患儿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HRV较治疗前升高.但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肺炎心衰患儿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作者:常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本文简要总结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常见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教学课时多、带教医生责任意识薄弱,以及见习安排不合理等4个方面来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医德建设、建立高素质队伍、精简课时、推进分散的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5个方面来综合性地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作者:梁林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及价值.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例,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疝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及疝复发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产科由于其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产科护理安全的认识,本文总结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宋雪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等特点,未来将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廖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对心脏停搏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脏停搏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停搏者 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采取常温治疗,研究组采取亚低温治疗.结果:复苏后7天,两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复苏当天(P<0.01),研究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良好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92%,且研究组死亡率20.83%(10/48),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P< 0.05).结论:针对心脏停搏者采取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加强神经功能状态,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庄学仕;邓晰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

    目的: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推导预测胎儿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用B型超声于产前0~3天测量1235例孕妇的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参数,并采用Combs模型方程计算出所预测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取其误差值,找出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并由另外384例孕妇的胎儿用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进行前瞻性验证.结果: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预测胎儿体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绝对误差250g以内占72.5%,相对误差在10%以内占83.1%,相比Combs模型方程绝对误差250g以内占58.5%,相对误差在10%以内占.67.7%要精确.结论: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

    作者:路爱青;冯薇;马香玲;宫凌;王东光;吕镔;张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60例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超声诊断慢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例,急诊化脓性阑尾炎52例,单纯性阑尾炎9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0%.3组诊断结果对比,使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方便、快捷、可反复检查等诸多优点,而且能够提影像学依据,对阑尾炎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手术救治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方法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8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15天内37例死亡,15天~6个月死亡6例,41例功能良好恢复,34例功能恢复差;通过对死亡患者、致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死亡、致残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付艳;魏林节;冯国君;董红让;李在全;叶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塞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塞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行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加肾癌根治术后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癌栓脱落、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满意度升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文杰;许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尿潴留5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妇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5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9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结论:产后尿潴留,重在预防和早期干预,正确处理第一产程,做好产妇疼痛护理,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准确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早期及时进行非侵入性护理干预,可以解决61.02%产妇的尿潴留;使用药物加穴位封闭可以解决27.12%产妇产后尿潴留情况;留置导尿是终解决产后尿潴留的方法.

    作者:张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收治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28例患者均于8~14天内发病,经查体和腹部X线、腹部CT确诊.其中27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缓解,平均疗程12天;1例患者因病情较重,出现腹膜炎接受再次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手术类型、次数及过度炎性刺激引起,发生于术后2周内,采用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预后良好.

    作者:张尊庶;张月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方法:选取新生儿106例为对象,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采血,对照组利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成功率、疼痛表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的成功率高达94.3%(50/53),而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81.1%(43/53);另外,观察组新生儿较对照组新生儿的疼痛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安全和可靠性,其一次成功率较高,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莒南县2009-2013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莒南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抑制法进行苯丙酮尿症(PKU)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检测.结果:共筛查45252例,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 15例,发病率33/10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5例,发病率77/10万.结论: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绪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部并发症治疗与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的治疗措施及疗效观察.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40例患者痊愈84例(60.0%),显效34例(24.3%),有效20例(14.3%),无效2例,总有效率98.6%.经过治疗后患者BS、LDL、HDL、TC、TG、HbA1c、Lp(a)、UMA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谢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