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菊;王杏梅
目的:探讨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对于妊娠期高血压(PIH)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娩孕妇6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分别在孕中期给予补钙补铁、补钙但不补铁、既不补钙又不补铁,比较3组的PIH的发生率.结果:前两组孕妇的血钙、铁水平较之前增高,后一组的无明显变化,A组PIH、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都明显的低于B、C组(P< 0.01,P< 0.05);B组的PIH、FGR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可以降低PIH的发生率.
作者:杨正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推导预测胎儿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用B型超声于产前0~3天测量1235例孕妇的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参数,并采用Combs模型方程计算出所预测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取其误差值,找出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并由另外384例孕妇的胎儿用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进行前瞻性验证.结果: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预测胎儿体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绝对误差250g以内占72.5%,相对误差在10%以内占83.1%,相比Combs模型方程绝对误差250g以内占58.5%,相对误差在10%以内占.67.7%要精确.结论:改良的Combs模型方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
作者:路爱青;冯薇;马香玲;宫凌;王东光;吕镔;张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借助于风险管理,旨在探讨“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QC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倡导“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对我院开展QC护理风险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人人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以护士为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于有效防范和减少普外科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实施“以护士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实践活动,证明人人参与的QC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科学的.
作者:王艳菊;王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以提高社区医师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认识.方法:收治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采用常规三联与奥美拉唑结合进行治疗的疗效比单纯常规三联疗法的疗效要显著.
作者:谢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实施常规心理护理,B组42例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前、术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并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B组完全从医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B组S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流产导致子宫穿孔的教训.方法:收治人工流产并发子宫穿孔患者8例.结果:8例患者经住院观察,肌注缩宫素2~3次/日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5天,结果均良好,无1例经腹探查手术.结论:一旦发生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如有脏器损伤或内出血应立即剖腹探查.
作者:覃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儿童锁骨骨折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2010年9月-2012年4月采用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都在术后3~4个月完全骨性愈合,术后评分98分.结论:有限切开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14例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右侧9例,左侧5例.病变呈哑铃形2例,不规则形9例,圆形3例.颞骨高分辨CT(HRCT)表现:与脑组织比较,颈静脉孔区病变呈等密度,周围骨质破坏,其中8例鼓室骨质破坏,7例斜坡骨质破坏,5例同时侵内、外听道.MRI表现:颈静脉孔区异常信号,与脑灰质比较,MRI:T1WI呈低信号8例,等信号6例,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T1WI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0例(71%)在T2WI和增强T1WI上可显示“盐和胡椒征”.MRV:颈内静脉起始段和乙状窦受压.结论:联合使用CT和MRI能为诊疗提供更准确信息.
作者:马军洁;王厚革;郭广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严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其核心症状的有效治疗,但近年来ASD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经合理应用可以改善ASD患儿的一些核心症状,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翠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1例先天性鱼鳞病患儿采取安置于培养箱,给予心电血氧监护、皮肤护理、头孢噻肟钠抗感梁治疗等,治疗14天后患儿病情好转,未发生感染,生长发育正常,顺利出院,随访正常.
作者:董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金指标,HE病理切片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诊断,导致HE病理切片质量欠佳的原因很多,尤其引起细胞核呈灰白模糊不清,组织机构松散,根本无法诊断.
作者:邢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脏神经症的心电图的特征,分享心电图的诊断经验.方法:收治心脏神经症患者100例,采用12导联全自动心电图机进行检查.结果:100例患者中,房颤1例,阵发性室上速1例,房性期前收缩(包括成对的,短阵房速)11例,窦性心动过速87例(87.0%),心率100 ~ 116次/分,平均108.2次/分,ST段水平或近似水平下移者≥0.05mV者34例,表现在T波改变4例,其中T波低平2例,T波浅倒置1例,T波未见深倒置1例,表现在Ⅱ、Ⅲ、aVF导联30例.结论:心脏神经症可引起类似器质性疾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干预医师应重视鉴别.
作者:李淑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片联用桂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桂辛汤治疗,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3%,对照组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氧雷他定片联用桂辛汤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贺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因病理因素所致的胎儿生长受限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收治孕28周后经产前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122例,将其中合并有病理因素74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FGR 48例作为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胎儿宫高、腹围、体重、双顶径、新生儿评分以及孕妇妊娠周数和剖宫产率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胎儿在生长发育情况和新生儿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因素所致的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经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叶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莒南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抑制法进行苯丙酮尿症(PKU)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检测.结果:共筛查45252例,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 15例,发病率33/10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5例,发病率77/10万.结论: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绪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全科门诊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服用口服药.结果:治疗组总达标率80.4%,对照组总达标率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门诊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作者:姚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临床观察,协助及早防治手足口病,并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收治手足口病例4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的手足口病重症较多,共收治了9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率增高,增加了手足口病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手足口病及重症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云连;郝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成人先天胆总管囊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成人患者18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且每组中都有9例患者,试验组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患者治疗中,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患者治疗时,针对先天胆总管囊肿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好于传统常规的急诊手术治疗,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徐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对比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A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42.92±5.77)分钟和(7.04±1.8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B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165.28±17.72)分钟和(11.34±3.4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两组间上述3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溃疡症状复发情况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选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较胃大部切除术有着明显优势,同时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作者:尉金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顺尔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咳嗽患者8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酮替芬、博利康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结果:比较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治疗慢性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复发例数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