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2例治疗分析

李明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 修补术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2例,采用不同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瘢痕期、愈合期及活动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抚触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早始于1940年,近期研究报告中显示,抚触对于新生儿早期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诸多益处,并且发展前景良好.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裴小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鲁南欣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25例运用鲁南欣康治疗,为观察组;另外25例运用消心痛治疗,为对照组.评价并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88.00%(22/25例),对照组68.00%(17/25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4.00%(21/2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18/25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鲁南欣康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可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李跃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取后路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在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向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在治疗后进行疗效随访总结.结果:椎体高度在手术后有95%未见减少,椎体楔变角5°~10°,COBB角度4°~10°,在手术1年后<15°.手术均无伤口感染,术后症状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方法,能恢复椎高高度,增强伤椎抗压能力,促进骨骼愈合,有效维持了脊柱的生理形态,减少或避免了远期并发症.

    作者:和成强;王卫东;和卓亚;和星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等特点,未来将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廖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胆囊炎胆石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收入治疗的80例患有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患者采用临床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应该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这样可以使病情得以迅速恢复,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保障.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患有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患者23例,对其采取动力髁螺钉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者采取1~2年的跟踪随访,没有1例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治愈,没有钢板断裂、骨不连以及松动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秀率100%;经2年的跟踪随访,23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都有显著的好转,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部位不稳定骨折采取动力髁螺钉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以及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颜福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治14例患者应用双J导管行泌尿外科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大多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原有肾盂积水患者,术后积水程度均明显减少.原有输尿管梗阻术后梗阻解除,肾功能损害减轻.术后出现漏尿1例,腰痛2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结论:双J导管应用输尿管、上尿路手术损伤小,成功率高.但仍需提高手术技巧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彦平;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以提高社区医师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认识.方法:收治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采用常规三联与奥美拉唑结合进行治疗的疗效比单纯常规三联疗法的疗效要显著.

    作者:谢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护理安全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全,又可以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针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从护理人员、医院、患者、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以上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飞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本文简要总结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常见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教学课时多、带教医生责任意识薄弱,以及见习安排不合理等4个方面来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医德建设、建立高素质队伍、精简课时、推进分散的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5个方面来综合性地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作者:梁林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庭随访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将家庭随访更好的应用到腹膜透析患者中去,提高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方法:对70名出院腹透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给予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家庭随访,腹透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透析的充分性以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家庭随访在腹透患者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卿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60例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超声诊断慢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例,急诊化脓性阑尾炎52例,单纯性阑尾炎9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0%.3组诊断结果对比,使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方便、快捷、可反复检查等诸多优点,而且能够提影像学依据,对阑尾炎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干扰素栓配合派特灵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配合派特灵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的疗效.方法:收治病理学诊断为CINⅠ级和CINⅡ级患者12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感染55例,给于干扰素栓加派特灵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其中HPV高危亚型感染52例,患者仅进行观察不做治疗.两组于观察组用药结束3个月后均进行TCT和HPV复查.结果:应用干扰素栓加派特灵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52例(86.7%)CIN转阴;对照组19例(31.7%)CIN转阴.两组治疗CIN的有效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干扰素栓加派特灵治疗后,观察组49例(81.7%)HPV高危亚型转为阴性,对照组19例(31.7%)HPV高危亚型转阴,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干扰素栓加派特灵治疗CINⅠ级和CINⅡ级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尚维群;李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一个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感,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了解这些改变,并给予妥善的心理安抚,在孕产妇各期做好咨询和保健,不仅有益于孕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还有益干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作者:张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体重增加后顺利出院.出院前,由医护人员对其父母进行了专门的人工哺养培训,并告知其1周随访1次,总共5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增重方案.结果:1周定期随访15例病例,共随访5次(A组);2周随访12例病例,共随访3次(B组);3周随访10例病例,共2次.A组体重平均增加(950±120)g,B组体重平均增加(560±130)g,而3周总共随访2次的C组体重平均仅仅增加了(360±120)g.和B、C两组相比,A组体重增加比较明显(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增重的各个因素中,家庭背景是为重要的因素.结论: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增重的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两个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杨永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间苯三酚对分娩第一产程不同时期的影响及安全性

    目的:对分娩第一产程不同时期用间苯三酚对产程的影响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治80例产妇,对照组在活跃期静脉注射80mg的间苯三酚,观察组在潜伏期与活跃期静脉注射80mg的苯三酚.结果:在潜伏期时间与活跃期时间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在宫口扩张速度方面,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1).两组在新生儿评分以及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一产程的活跃期与潜伏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能扩张宫颈,使产程缩短,不会影响新生儿与产妇.

    作者: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治进行外科治疗并出现伤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易感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层流手术室接受治疗、热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进行过程中伤口未受到妥善保护、手术进行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肥胖、年龄较大以及罹患慢性病等为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结论: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3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COPD急性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治疗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水煎服,1剂/日.14天1个疗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37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7%;+治疗组37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培土生金加以化痰、祛瘀,收效甚佳.

    作者:于风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6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片联用桂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桂辛汤治疗,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3%,对照组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氧雷他定片联用桂辛汤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贺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产科由于其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产科护理安全的认识,本文总结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宋雪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