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强;王卫东;和卓亚;和星光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脏停搏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停搏者 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采取常温治疗,研究组采取亚低温治疗.结果:复苏后7天,两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复苏当天(P<0.01),研究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良好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92%,且研究组死亡率20.83%(10/48),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P< 0.05).结论:针对心脏停搏者采取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加强神经功能状态,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庄学仕;邓晰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莒南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细菌抑制法进行苯丙酮尿症(PKU)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检测.结果:共筛查45252例,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 15例,发病率33/10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5例,发病率77/10万.结论: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绪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症状,将静滴泮托拉唑钠和静滴奥美拉唑两种方法作比较,探究适合的疗法.方法:将近两年233例患者全部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6例使用静滴泮托拉唑钠,试验组117例采用静滴奥美拉唑,观察两组疗效并且记录病情.结果:试验组早止血时间28天,溃疡早愈合时间9天;对照组早止血时间25天,溃疡早愈合时间7天.对照组病情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实验组.结论:静滴泮托拉唑钠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功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采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妇女1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3例.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采用阴道填充米索前列醇,对采用不同用药途径流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完全流产率,A组91.8%,B组97.3%,两个组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同口服相比,采用阴道给药的方式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胡瑜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及价值.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例,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疝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及疝复发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方法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8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15天内37例死亡,15天~6个月死亡6例,41例功能良好恢复,34例功能恢复差;通过对死亡患者、致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死亡、致残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付艳;魏林节;冯国君;董红让;李在全;叶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等特点,未来将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廖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金指标,HE病理切片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诊断,导致HE病理切片质量欠佳的原因很多,尤其引起细胞核呈灰白模糊不清,组织机构松散,根本无法诊断.
作者:邢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治14例患者应用双J导管行泌尿外科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大多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原有肾盂积水患者,术后积水程度均明显减少.原有输尿管梗阻术后梗阻解除,肾功能损害减轻.术后出现漏尿1例,腰痛2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结论:双J导管应用输尿管、上尿路手术损伤小,成功率高.但仍需提高手术技巧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彦平;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NHLL)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方法:收治非霍奇金瘤性白血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预后特点.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0.0%,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化治疗非霍奇金瘤性白血病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效果十分有限.
作者:高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好疗效.
作者:陈黎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入人性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护理人员18例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例,对照组护理管理方法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值班以及交接班制度,护理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护理,护理差错事故管护理制度,护理在职教育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完善管理制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服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也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明显缓解,使手术室乃至整个医院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黄文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治.方法:收治糖尿病合并有脑神经损伤患者7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有脑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方法:选取新生儿106例为对象,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采血,对照组利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成功率、疼痛表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的成功率高达94.3%(50/53),而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81.1%(43/53);另外,观察组新生儿较对照组新生儿的疼痛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安全和可靠性,其一次成功率较高,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对于妊娠期高血压(PIH)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娩孕妇6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分别在孕中期给予补钙补铁、补钙但不补铁、既不补钙又不补铁,比较3组的PIH的发生率.结果:前两组孕妇的血钙、铁水平较之前增高,后一组的无明显变化,A组PIH、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都明显的低于B、C组(P< 0.01,P< 0.05);B组的PIH、FGR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预防性地补钙补铁,可以降低PIH的发生率.
作者:杨正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将家庭随访更好的应用到腹膜透析患者中去,提高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方法:对70名出院腹透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给予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家庭随访,腹透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透析的充分性以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家庭随访在腹透患者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卿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以及优点.方法:对收治颅骨缺损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5例颅骨缺损患者中,应用钛网给予颅骨修补135例,有机玻璃修补55例,硅胶修补30例,自体颅骨修补15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以及皮瓣坏死现象,仅17例头皮下出现积液.结论:对颅骨缺损患者,合理选择修补材料、时机以及手术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张晓东;陈碧灿;李文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60例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超声诊断慢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例,急诊化脓性阑尾炎52例,单纯性阑尾炎9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0%.3组诊断结果对比,使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方便、快捷、可反复检查等诸多优点,而且能够提影像学依据,对阑尾炎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的治疗措施及疗效观察.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40例患者痊愈84例(60.0%),显效34例(24.3%),有效20例(14.3%),无效2例,总有效率98.6%.经过治疗后患者BS、LDL、HDL、TC、TG、HbA1c、Lp(a)、UMA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足部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谢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心衰患儿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炎心衰患儿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40)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组(B组,n=40),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当心力衰竭发生时,患儿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HRV较治疗前升高.但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肺炎心衰患儿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作者:常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