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肺炎、咽喉炎2例临床分析

王步峰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漏诊, 肺炎, 咽喉炎
摘要:目的:对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肺炎、咽喉炎临床分析,探讨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以防止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发生.方法:对2例分别以肺炎、咽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进行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为多样,轻重不一,首发为食管以外组织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因首诊时临床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认识不足,只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上,对病人病史询问不详细,造成本文2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结论: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尤其对食管以外非典型症状的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为首发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首诊的临床医师不能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应详细询问病人病史,不能简单凭患者的既往史,轻易对疾病做出诊断,从而避免胃食管反流病漏诊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玉溪市2008-2012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玉溪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减少出生缺陷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检测(包括死胎、死产),观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年监测围产儿104933例,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317例,平均缺陷发生率12.55‰.先天性心脏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保健,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魏德萍;刘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评建并举、内涵发展、持续提高医院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紧密联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内涵发展”创建思路,建机制、强管理、重落实、增投入、提水平,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妇幼保健工作呈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作者:吴新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参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人参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等药理学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实践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干预有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霞;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孙曼之叶氏茯苓饮治疗胃痛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显红;郑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止血效果.结果:经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出血现象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7.5%)与对照组(70.0%)相比相对优良.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更佳,可促进血块收缩、血小板聚集,提高止血率,并且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辨证分型治疗消渴病86例

    目的:观察用单纯中药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施治.结果:显效54例,有效25例,治愈率为60.47%,总有效率91.86%.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渴病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曲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柴胡桂枝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柴胡桂枝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117例,男74例,女43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服用柴胡桂枝汤剂,1剂/日,分2次温服;B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早晨空腹吞服;C组服用柴胡桂枝汤剂,1剂/日,分2次温服,同时每日早晨空腹吞服奥美拉唑20mg.2周为1个疗程,A、B、C3组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和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56.4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57.63%;B组总有效率74.3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6.51%;C组总有效率94.8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75%.对照A、B组,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且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对临床使用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临床使用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呼吸衰竭患者1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A1组(观察组80例)、A2组(对照组80例),针对A2组主要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A1组主要选择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比A1组、A2组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结果:在消极心理出现的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配合治疗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且实施护理干预,可成功降低患者出现消极心理的概率,并且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率.

    作者:吴广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例,进行浮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治疗有效率100%,平均治疗4.8次.对照组38例,治疗有效率81.6%,平均治疗8.9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简、便、廉、安全的方法,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尤其适宜在社区和广大的农村推广、应用.

    作者:沈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北京市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情况,为以后本地区预防和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对亚运村地区1314名儿童的乳牙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口腔健康宣教.结果:调查儿童患龋率43.61%,平均龋齿数3.41颗.3~6岁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岁儿童患龋率高.龋齿患病率与性别无关(P>0.05).儿童乳牙患龋率以上颌中切牙及磨牙比较高.结论:必须加强对3~6岁儿童乳牙龋齿预防和治疗,社区医院积极参与介入3~6岁儿童防龋工作.

    作者:张宇;王成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胫骨、股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股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胫骨、股骨骨折患者66例,依照固定方式的不同随机给予33例患者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组),另33例患者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分析组均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在量折愈合上,观察组有30例愈合,3例延迟愈合,无不愈合情况,愈合率100%.对照组有20例愈 合,8例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愈合率84.8%,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采用带锁髓内钉为胫骨、股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内固定,稳固性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整体疗效较高.

    作者:何彦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抗菌药物是可杀死细菌或能够抑制细菌活性的一类药物,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如各种抗生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咪唑类等.目前,抗菌药物存在滥用的现象,抗菌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指无指征用药,还包括药物品种、药物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及疗程等方面的选择均未按病情及药物的特点使用.通过分析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其原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这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也需要我们每个医务人员的努力.

    作者:赵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确诊为OSAS的患者行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压增高的有关参数及鼾声、夜尿增多、白天嗜睡、口干等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明显升高,血压增高患者血压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CPAP治疗OSAS有明显疗效.

    作者:岳戬;莫万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案例在护理安全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将临床护理典型案例引入护理安全教育,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法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对两种培训方法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培训方法在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增强防范意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入临床护理典型案例教学是一种弥补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促进临床护士尽快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继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置双J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

    双J管是由硅胶制成的支架引流管,两端盘曲呈“J”状,故称双J管.留置双J管是当前泌尿外科常用的方式之一.由于此管柔软、表面光滑、不受腐蚀、内径大、管壁薄,具有引流和支撑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输尿管黏膜的修复,防止输尿管的狭窄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及漏尿,能够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并且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便于术后护理;还有利于促进结石排出[1,2].置入、取出方便,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欢迎.但由于其管材质的优劣,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个人状况,可导致留置双J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总结留置双J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德侯;张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0例胆石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保留灌肠法、穴位电针法、情志调理法、中药浴足等.结果: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本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术后对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和探讨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42指)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术,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为Ⅰ期骨性愈合,术后3~6个月取出钢板,根据TAM评分,38例(42指)患者中40指为优良,优良率95.23%.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术,操作简便,骨折端固定牢固,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短,是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文雄;谢广中;王湘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其医学价值进行研究,从而给临床的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收治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运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技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手术后通过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和X线片检查对两组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骨密度以及愈合骨折需要时间改善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要好.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并发症,而在观察组中只有3例患者浅表皮肤出现感染状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能使胫骨的功能和结构维持正常,在手术后早期加以锻炼,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此技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醒脑静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醒脑静治疗,2小时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