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在行阻断干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爱玲

关键词:综合护理, 妊娠, 梅毒, 母婴阻断干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行阻断干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行阻断干预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母婴阻断干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先天梅毒患儿所占比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先天梅毒儿所占比例及流产、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行阻断干预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降低先天梅毒儿出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生命质量、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苏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及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闭塞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的敏感度为95.0%(284/299),特异度为96.1%(293/3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CHD准确性较高,在对CHD进行筛查和诊断中可优先选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甘草酸二铵组(34例)与双环醇片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用药4周后,双环醇片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双环醇片组患者的 AST、ALT、γ-GT、TBIL水平明显低于甘草酸二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可减少肝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素华;邱萍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医院收治的110例多发伤需要急诊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贺珊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品生产企业在2010版药品GMP实施过程中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2010版药品GMP较1998版药品GMP,新增《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章节,对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的管理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但是,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2010版药品GMP过程中,相应管理不符合这些条款的要求。本研究依据2010版药品GMP第十一章《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参考《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从委托方、受托方、合同的管理共3个方面,分析了药品生产企业在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管理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企业能重视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行为,严格按照药品GMP的要求对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进行管理。

    作者:陈佩毅;邹毅;李志伟;张庆芬;招伟汉;林秀旎;蔡伊科;蔡远广;赖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对症维持血压、平稳血糖等治疗,并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分2次进行,中间间歇10 min,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及ADL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沈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病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高,其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宋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海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在行阻断干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行阻断干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行阻断干预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母婴阻断干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先天梅毒患儿所占比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先天梅毒儿所占比例及流产、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行阻断干预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降低先天梅毒儿出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大众医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补气祛湿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盆腔积液转阴率、生命质量及复发率。结果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盆腔积液转阴率、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不仅能有效提高盆腔积液转阴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能提高其生命质量,治疗后复发率较少。

    作者:初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朝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口服降糖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超声宫腔造影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宫腔造影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妇婴医院疑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宫腔造影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计算并比较常规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宫腔造影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76例,非子宫内膜息肉24例。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69.7%、62.5%、68.0%;超声宫腔造影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3.4%、79.2%、98.0%;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应首选经阴道超声宮腔造影,其具有无创、安全可靠、精准快捷等优势,同时能够提高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降低漏诊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信息。

    作者:李仁丽;田雅菊;王丹;史铁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结果进行分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1例为A组,颈动脉正常患者42例为B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肌酐等指标的比较,观察其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收缩压、总胆固醇、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以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肌酐、尿酸等作为自变量,颈动脉IMT为应变量,结果显示,颈动脉IMT与尿酸呈正相关性(r=0.423,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加以重视,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轻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患者术后更容易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魏立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为68.6%,低于观察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β2微球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作者:侯成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军埠镇卫生院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Ⅰ类切口患者196例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甲状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4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相关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术期预防性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4%;在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及药物种类选择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相关干预措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避免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同时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叶少波;何泽伟;连继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1±1.0)mmol/L、(7.1±1.7)mmol/L、(9.4±2.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6)mmol/L、(8.3±1.6)mmol/L、(1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且能够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胡忠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出院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出院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携带PICC出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ICC置管相关知识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破损、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总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破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携带PICC出院肿瘤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丽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欢迎邮购《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及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及泼尼松对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应用苯丙氨酸氮芥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在苯丙氨酸氮芥联合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骨髓瘤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3.9%,骨髓瘤复发率为24.4%;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骨髓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双下肢水肿、肢端麻木、红色斑丘疹、便秘和嗜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泼尼松对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但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徐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