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林君

关键词:帕罗西汀, 普萘洛尔, 广泛性焦虑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日至2015年5月11日辽阳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较单独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更佳,普萘洛尔可降低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朝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23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QT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QT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能够快速、有效纠正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节律,降低病死率,并且安全性高。

    作者:孙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政策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684例)和研究组(680例),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分布、联用情况及使用疗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用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防用药率和无指证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三联及以上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程>4 d的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政策的实施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柳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MES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及干预后的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MES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

    作者:魏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资料124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以同期儿科中应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反应等,不同剂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作者:殷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对症维持血压、平稳血糖等治疗,并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分2次进行,中间间歇10 min,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及ADL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沈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腹型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整体疗效优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高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枸芪复肾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枸芪复肾丸质量标准。方法将枸芪复肾丸中枸杞子、黄芪、当归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对处方中君药黄芪中有效成份黄芪甲苷以及臣药当归中有效成份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枸杞子、黄芪和当归;含量测定中黄芪甲苷在1.978~9.8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阿魏酸含量在0.05~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枸芪复肾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崔成姬;邹迪;张洪宝;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甘草酸二铵组(34例)与双环醇片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用药4周后,双环醇片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双环醇片组患者的 AST、ALT、γ-GT、TBIL水平明显低于甘草酸二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可减少肝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素华;邱萍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1±1.0)mmol/L、(7.1±1.7)mmol/L、(9.4±2.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6)mmol/L、(8.3±1.6)mmol/L、(1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且能够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胡忠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导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利跑;易石坚;詹朝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鞍山市中医院儿科接收的7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比较两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安全可靠。

    作者:詹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7月于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分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54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相应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安全可靠,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作者:王素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常规序列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常规序列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和分析。结果常规序列诊断 T1期、T2期、T3期、T4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1.4%、77.8%、63.6%、77.8%,诊断直肠癌 T 分期的符合率为71.4%;常规序列及DWI联合诊断T1期、T2期、T3期、T4期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100.0%、90.9%、100.0%,诊断直肠癌 T 分期的符合率为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40,P<0.05)。结论在常规序列诊断的基础上,联合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符合率更为准确,可为临床直肠癌的疾病分期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前瞻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芬太尼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进行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低值、手术结束、完全苏醒时的动脉血管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低值时的SaO2、RR、HR、MAP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SaO2、RR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完全苏醒时的SaO2、RR、HR、MAP水平均高于麻醉后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HR、MAP水平,完全苏醒时的SaO2、RR、HR、MAP水平均高于麻醉后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门诊手术过程前,行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的疗效显著,并且该麻醉方式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玉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行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呼吸支持抢救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采取复苏体位进行呼吸支持率明显低于研究组、采取气管切开进行的呼吸支持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呼吸支持方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稳定时间分别为(55.7±3.0)min、(43.5±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78.4%,研究组为93.3%,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行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效果显著,复苏成功率高,呼吸稳定时间较短。

    作者:尤振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膀胱癌手术,术后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膀胱灌注安全性,同时对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和 FEV1/FVC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丁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腔镜电凝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凝术和阴式手术对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制订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朝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入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宫腔镜电凝手术治疗组(宫腔镜组)90例和阴式手术治疗组(阴式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阴式组患者短、出血量较阴式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式组月经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凝术和阴式手术均能够有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的含量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相同方法制备阿昔洛韦眼用凝胶试品后于252 nm波长下测定其阿昔洛韦含量。结果高效液相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含量为(100.49±0.14)%,明显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的(101.55±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因可有效分离相关物质,减少杂质干扰,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相比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更利于阿昔洛韦凝胶中阿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