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詹俊英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鞍山市中医院儿科接收的7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比较两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安全可靠。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出院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出院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携带PICC出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ICC置管相关知识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破损、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总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破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携带PICC出院肿瘤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丽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67.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5.4%,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的62例患者中,混合包块型29例,孕囊型21例,蜂窝型1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对瘢痕子宫妊娠病灶及周围血流间的关系进行近距离检查,为病情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可作为瘢痕子宫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秦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为68.6%,低于观察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β2微球蛋白及尿素清除指数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作者:侯成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辽宁省营口市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1例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感染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率,血糖控制效果理想,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成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邻指皮瓣转位术治疗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邻指皮瓣转位术治疗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七三九医院收治的86例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部皮瓣修复术,试验组患者采用邻指皮瓣转位术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外观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指腹皮肤缺损采用邻指皮瓣转位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促使其术后尽快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于海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的含量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相同方法制备阿昔洛韦眼用凝胶试品后于252 nm波长下测定其阿昔洛韦含量。结果高效液相法测定阿昔洛韦眼用凝胶中阿昔洛韦含量为(100.49±0.14)%,明显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的(101.55±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因可有效分离相关物质,减少杂质干扰,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相比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更利于阿昔洛韦凝胶中阿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轻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患者术后更容易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魏立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及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及泼尼松对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应用苯丙氨酸氮芥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在苯丙氨酸氮芥联合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骨髓瘤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3.9%,骨髓瘤复发率为24.4%;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骨髓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双下肢水肿、肢端麻木、红色斑丘疹、便秘和嗜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苯丙氨酸氮芥、泼尼松对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但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难治性复发性骨髓瘤的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徐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日至2015年5月11日辽阳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较单独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更佳,普萘洛尔可降低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林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12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夜间哮喘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 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控制血压、抗脑水肿等药物治疗,同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且NO含量、NOS和iNOS活性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应用抗凝、控制血压、抗脑水肿等药物之外,应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其疗效优于常规用药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杜宝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欢迎邮购《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结果进行分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1例为A组,颈动脉正常患者42例为B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肌酐等指标的比较,观察其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收缩压、总胆固醇、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以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肌酐、尿酸等作为自变量,颈动脉IMT为应变量,结果显示,颈动脉IMT与尿酸呈正相关性(r=0.423,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加以重视,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资料124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以同期儿科中应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反应等,不同剂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作者:殷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宫颈炎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超声治疗仪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宫颈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轻度宫颈炎患者的疗效均显著高于重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单纯型宫颈炎患者的疗效均显著高于乳突型,且观察组单纯型、颗粒型及乳突型患者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灶愈合,尤其对于中重度颗粒型和乳突型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比较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于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19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1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脂、血常规、肝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平均红细胞浓度、血小板、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选者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检查结果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重要依据,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经济学价值综述

    目的:总结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药物经济学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2016年发表的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MM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综述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结果纳入研究文献共14篇,分析结果显示,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MM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MM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不能直接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需进一步进行研究,且需大力开展中国药物经济学研究。

    作者:高胜男;刘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固定剂量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采用固定剂量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6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150 mg/d)治疗,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8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1%(39/41),高于对照组的92.7%(38/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5/41),高于对照组的7.3%(3/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抑郁症患者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与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尿素、血清钙、血肌酐、血磷、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两组患者末次治疗前血红蛋白、促红素用量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首、末次治疗后血尿素、血肌酐、血清钙及血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更彻底地清除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的毒素,从而实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治疗。

    作者:段思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省开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8例足月、初产、单胎、头位、无产科合并症、无麻醉禁忌证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要求无痛分娩的86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选择自然分娩的92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的镇痛效果、宫缩时间及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称重法测量)。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可明显降低分娩所带来的疼痛,并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刘俊玲;秦立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