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娟;丁慧芬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患者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妊娠期耳鼻喉疾病孕妇患者,对45例孕妇进行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45例妊娠期耳鼻喉孕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症处理均明显改善症状,大多数痊愈。结论妊娠期孕妇患耳鼻喉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均与非妊娠期的不同,主要是采取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的耳鼻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世艳;陈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采取PKEP予以治疗,对照组15例,采取PK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等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 Qmax、IPSS、PVR 等指标和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IPSS等改善不明显,但Qmax和PVR的差异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安全性无明显区别;PKEP 组组织标本获得率高于 PKRP 组,提高了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且前列腺切除率也比PKRP组高,降低了术后BPH复发率。因此PKEP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大龙;王正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如肺、肾、脑等,其中肺结核常见,由于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以及AIDS全球流行,结合分支杆菌、鸟一包内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又明显增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1972年、1980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为1%和0.75%。但是在2000年的调查报告中,我国1/3的人口感染结核菌,仅肺结核的患病率已上升到3.67%,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关红文;李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结合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病情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控制,其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扩张患儿支气管,缓解患儿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耿红艳;邹红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策略,形成一套持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科室质量管理重要的人、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联系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加强对人、基、料、法、环的控制、不仅可以规范科室的内部管理,同时更是保证患者能及时有效得到护理的好方法。
作者:万鲜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在妇科疾临床诊疗中,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且会对女性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正逐年上升,在全身性恶性肿瘤中占10%左右,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目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是由于造成的创伤较大,极易导致创口延时愈合或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随机选取了5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了,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骨梗死是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是由于血供不足造成的弥散性灶性骨质坏死[1]。骨梗死常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好发于四肢长骨,多见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和肱骨上端[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骨梗死有效的方法。骨梗死的磁共振(MR)表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也多种多样。笔者对骨梗死的MR表现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旭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分2组比较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
作者:李鑫;刘爽;姚丹;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本文重点阐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病位和中医药防治规律,即辨析该病病因、病机和病位,强调益肾强督,辨证施治,平衡机体阴阳,;祛痰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辨位用药,引经达节;选用特色药物,提高疗效;重视调摄,顾护后天之本;多途径给药,多方位治疗,促进疾病向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志敏;马宏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青少年期是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且关键的时期,高校学生处于青少年后期发育成熟阶段,是一个相对性活跃的群体,但由于他们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生殖健康知识缺乏认知,导致该群体中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等性行为相关生殖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将从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服务需求,干预研究状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了解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相关情况,以利于改善该群体的生殖健康现状。
作者:王基鸿;聂绍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子痫前期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旦子痫前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就会威胁母婴健康,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俊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改善腰椎骨折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耳穴贴压法,比较两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防治尿潴留疗效有效率高。结论耳穴治疗尿潴留疗效明显。
作者:李静;陆永平;邓月明;张魏;汪梦洁;孙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意识的变化,我州各地区及各单位体检逐渐普及,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早期检出宫颈癌,给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也同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Ⅰ~Ⅱ做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其手术效果达98%,其中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为癌前期病变或叫原位癌,主要治疗是宫颈锥形切除术。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预防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金香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二位。目前,有关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很多,但原发性肝癌的血液流变学特点的描述不多。组间的t值检验用于比较组间的差异特征性,本文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未有肝外转移和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比较来描述其改变特点。
作者:杨联君;李立波;李彬;周庭雄;王建蔚;叶翠媚;黄勇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鹏;李志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使用频次略有降低,而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30 mg)、吗啡片使用频次有较大提升。结论麻醉药品在我院两年使用情况是基本合理的,医师能够对癌痛患者辨证施用止痛品种,改善了癌症患者无痛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陶婷婷;袁静;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前来我院心内科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共6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0.91%;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可促使护理人员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证以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经济的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永惠;李坤;隋婧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及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1例患者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例患者能生活自理,3例患者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结论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