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比较

王大龙;王正平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双极前列腺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采取PKEP予以治疗,对照组15例,采取PK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等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 Qmax、IPSS、PVR 等指标和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IPSS等改善不明显,但Qmax和PVR的差异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安全性无明显区别;PKEP 组组织标本获得率高于 PKRP 组,提高了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且前列腺切除率也比PKRP组高,降低了术后BPH复发率。因此PKEP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还可导致心脏骤停。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在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它会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1],对左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病死率。为讨论AMI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进一步预防和控制AMI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笔者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院内感染调查与分析,查找其中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五行音乐疗法和心理疗法治疗心脾两虚证不寐的临床疗效

    目的:明确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心理疗法治疗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范围以阴阳五行为依据,应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和心理疗法治疗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将105例心脾两虚证不寐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将患者分为3组,心理疗法对照组(A组)、五行音乐音频脉冲对照组(B组)、心理疗法配合五行音乐音频脉冲治疗组(C组)各35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总时间、早醒、睡眠中断情况、入睡时间的评估,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及心理疗法治疗心脾两虚证不寐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肯定的,无副作用。

    作者:徐忠良;王中男;刘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对外科疼痛患者评估及护理进展的分析

    目的:主要对外科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外科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给予对照组所有患者一般的常规临床护理以及镇痛方式;试验组所有患者给予外科疼痛程度的评价,并根据实际的结果数据施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和治疗。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普遍满意,满意程度明显高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估报告进行针对性地临床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的总体质量,取得良好的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相美玉;栾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针对性修复。结果对本组32例患者进行为期半年-三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的鼻部整形治疗优良率高达100%。结论在鼻部整形修复外伤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遵从审美原则是达到治疗优良率的基础。

    作者:刘亦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早期愈合的临床观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1]。肛周脓肿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大便干燥、肛裂、用力排便等引发肛门直肠的微小损伤,肠道细菌可以经过肛腺侵入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形成感染、脓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一旦确诊需采取手术治疗,由于肛门局部解剖因素,对疼痛极度敏感,加之术后排便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出血,故患者听说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治疗和康复,这些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组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卿梅;毛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肌钙蛋白对三氧化二砷所致心肌损害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 I)在三氧化二砷(AS2O3)致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0例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均给予AS2O3诱导缓解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周、2周、3周检测cTnI水平,同时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35%患者在治疗后一周发生心电图改变,50.5%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cTnI升高,第3周下降。结论血清cTnI检测能提高AS2O3致心肌损害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特异性标志物。

    作者:袁冬;于广晴;梁克纪;李冰;代玉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相关影响研究以及效果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影响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分娩治疗的高龄产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总满意度为66%,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7.27%,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前后进行护理,利于提高分娩质量,降低不良心理情绪,还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丁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两种药物组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和痰热清联合先锋Ⅵ两组药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先锋Ⅵ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0 d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经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为期10 d的治疗,两组经治疗前、后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有明显性差异,在疗效标准上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优于痰热清联合先锋Ⅵ治疗。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的特点。

    作者:王学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全程陪检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陪检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中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陪检服务,并对相应服务的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提供全程陪检服务,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护医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杨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BC-5180血液分析仪结果对比

    目的: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检测血常规人员360例,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各两份,用迈瑞BC—518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结果360例血常规标本用两种方法采血重复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明显性(P>0.05),而末梢采血差异有非常明显性(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重复性较差,不易控制检验质量,部分检验指标不及静脉血稳定。因此,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时首选静脉血.

    作者:张德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处理

    目的: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结果在患者手术后的5~7 d皆开始下床活动,并且患肢关节可以屈膝超过90°的活动度。结论实施严格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晓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试验

    目的:考察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组成,研究溶液稳定性、筛选处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探讨其合理的贮存使用条件。方法选取配方不同并配制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贮存条件各异的稳定性做考察,以溶液外观性状、pH值、含量变化为考察指标,筛选佳配方组成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各异。光照作用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影响较大,导致其颜色加深、含量下降;硫代硫酸钠可使溶液颜色加深,伴有不同程度片状红褐色沉淀生成,但对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不加硫代硫酸钠的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其在阴凉避光处贮存3个月,其含量符合规定,质量稳定,处方设计更合理。

    作者:方水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脯氨酸肽酶(PLD)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比色法和放免法检测PLD和透明质酸(HA)、胶原IV(IV-C)、层粘蛋白(LN)、ALT等各种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肝炎PLD除与ALT 变化基本一致外,与其它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慢迁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急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活肝组PLD活性与ALT和HA基本一致,均明显升高;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者PLD活性绝大多数升高,且与HA、IV-C和LN明显相关(P<0.01)。结论 PLD活性变化对急性肝炎、慢活肝和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活动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敖琴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并研究分析消除高脂血症干扰的方法。方法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中抽选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抽取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的血液进行生化检验,试验组抽取经过过滤等措施无高脂血症干扰的患者的血液进行检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结果高脂血症明显干扰了患者生化检验的检查结果,且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严重影响,而试验组中的三种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令检验结果更具准确性。结论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干扰,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若采用乙醚提纯法、高速离心法或者是标本冷藏法来过滤患者的检测血液,可有效避免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并使终的检验结果更具真实性,效果明显。

    作者:李卫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调查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成功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完成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结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慧云;胡冰;孙慧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

    免疫接种是一项面向群体并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民心工程,是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直接取决与预防接种质量的好坏。当前人们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已经由儿童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预防接种,会不会出现传染病,逐渐的向会不会因为预防接种而引起健康危害。因此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如出现不良的事件,则会严重的影响医疗机构的信心,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疫苗接种的覆盖范围,对地区的预防接种的工作进程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作者:万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Barthel指数量表在康复病房分级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arthel指数量表在康复病房分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98例,由医生根据病情、护士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得分确定护理级别,各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级别要求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通评定,护理人员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为制订和调整护理级别和护理措施提供依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患者对本科室护理方案认可度较高,满意度为100%。结论将 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康复病房的分级管理中,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孙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及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1例患者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例患者能生活自理,3例患者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结论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1]。TOBS 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9例肺心病合并冠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69例患者中,显效39例,有效患者2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时,在诊断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诊断,防止出现漏诊,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和全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