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礼
目的:研究为提高护士在紧急救护危重患者及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方法研究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预案,在全院护士组织并参与护士大练兵。结果提高了护士的应急能力,培养了护士高水平素质,发挥了护士的正能量作用,设专人管理急救室的药品,使患者的病死率下降,抢救成功提高,结论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直接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急救药品及时到位,使无数频与死亡的患者起死回生,发挥出护士正能量作用。
作者:徐霞;魏南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样本的采集、保存、以及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样本的采集、保管以及检验等各个检验环节,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做好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流程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降低检验误差,使检验结果更加切合实际。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笔者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哮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哮喘诊断[1]和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挑组、自血组、药物组各40例。所有观察对象中男82例,女78例,年龄16~60岁,病程1~22年。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及其他疾病引起哮喘的器质性疾病者。
作者:李巧云;张俭业;雷瑞昌;韦少玲;农大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性观念性行为也在发生着很大改变,婚前发生性行为的情况呈逐年上升状态,导致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明显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致未婚先孕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而未婚先孕人群大多采取人工流产术结束妊娠。人工流产术是指在妊娠早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分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者)和人工流产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1~14周以内者),人工流产术通常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2]。在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工作多年的我经常接触未婚先孕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对未婚先孕群体人工流产术的护理工作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产后发热,病因不同,症状各异。结果本文2例均为剖宫产,产后失血过多,失血伤气而致血虚发热为致病特点的治疗。结论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患者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鹿洪涛;薛英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应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8例,观察内固定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8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肩部无疼痛,活动度佳,骨折愈合时间约为12+2周,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5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等优点。
作者:胡来先;徐文联;孙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7我院治疗的64例接受外科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5例,占7.8%,植物生存1例,占0.02%,卧床靠人护理6例,占9.3%,生活自理困难7例,占10.9%,生活能够自理12例,占18.7%,恢复良好33例,占51.7%。结论对不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于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探讨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4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要领及诊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结果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具有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预防控制,经治疗15天4例患均痊愈出院,未出现院内感染病例。结论面对新发传染病,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可避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碧玲;汪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因四肢麻木1年,伴腹胀、咳嗽2月余。于2014年0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活,症状逐渐进展,行走困难,伴有双手麻木,持物尚可,外院行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予治疗后(具体不祥),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前皮肤颜色变黑、粗糙、多毛,伴纳差,2个月前,出现咳嗽、腹胀、气促,咳嗽多为干咳,无咳血,改变体位时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头晕,腹胀、四肢麻木逐渐加重,转至我院。查体:腹部膨隆,腹围100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四肢减反射减弱,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清蛋白电泳+轻链检测:发现M蛋白条带,M7.5%,抗ENA、抗核抗体(ANA)阴性。心脏彩超:轻-中度肺动脉瓣高压,微量心包积液;腹部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脾大。肌电图示多发周围神经病损(神经轴索及髓鞘病变)。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血小板增多,原幼稚细胞占4%,外周血涂片发现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分叶为主,血小板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入院后予甲强龙联合沙利度胺治疗3周,病情好转,腹胀、双下肢水肿消失,腹围78 cm,咳嗽、气促明显减轻,复查腹部及心脏彩超未见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腹腔积液;出院后随诊2个月,患者腹水、水肿症状控制好,仍有四肢麻木。
作者:潘梦秋;钟水生;胡运新;曾昭龙;杨慧;包泽岩;匡祖颖;王展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AECOPD合并PTE病例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PTE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高危因素主要为:6周内外伤史、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全部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率97.2%,病死率2.8%。结论当 AECOPD 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时,及合并有静脉血栓史、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的危险因素时,应采用CTPA、MRPA、螺旋CT血管成像、D-二聚体和双下肢静脉超声等查检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作者:王原;毕燃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市2012年呼吸道传染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将防治、控制策略落实下去。结果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措施进行落实、对相关知识大力宣传,2012年呼吸道传染疾病比例19.00%,明显低于2011年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比例39.76%,说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结论做好相应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对呼吸道传染疾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产生。
作者:马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腘窝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贝克囊肿,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至今颇有争议。根据病因,腘窝囊肿可分为原发性囊肿和继发性囊肿两类,原发性腘窝囊肿见儿童及青年人,一般无膝关节内的病变,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手术,可自愈。继发性性腘窝囊肿见于中老年人,多并有膝关节内的病变,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及膝关节置换的磨损碎屑等等。该病症治疗,临床医师多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囊肿复发也较为常见,然而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或微创治疗。笔者在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利用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腘窝囊肿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景发;张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还可导致心脏骤停。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在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它会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1],对左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病死率。为讨论AMI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进一步预防和控制AMI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笔者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院内感染调查与分析,查找其中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神经外科因其患者多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的特点,是医疗纠纷与投诉的高发区域之一。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对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分析以及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训,使医疗护理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胃大部分切除且术后疼痛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4 h、12 h、24 h、72 h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
作者:汪卫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方法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不完全面神经损伤患者与140例完全性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性损伤患者发现,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完全性损伤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式能够得到明显疗效,有利于运用到临床医学治疗方面。
作者:崔沐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院前急救是伤员未到医院前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院前急救时、条件艰苦、家属着急等原因造成急救护士在穿刺时针刺伤的机率增加。据文献报道[1],被相应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0.3%,HBV的感染概率为6.0%~30.0%,HCV的感染概率1.8%。以上资料说明,由针刺伤造成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全面性防护”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是当前院前急救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作者:杨永平;徐敏;康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抽样调查,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在过敏反应、脱发、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关节肌肉酸痛、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的同时强化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预后。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总结24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出现误诊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结果、误诊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9例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5例误诊为脑血管急症,4例误诊为消化道急腹症,4例误诊为牙周炎等,2例误诊为颈椎病。经紧急抢救,病死率为25.0%。结论初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耽误治疗,增加病死率,医师应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科学的心电图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等结果,综合鉴别和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福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评价ABO血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与胰腺癌之间和关系。方法研究回顾753例胰腺癌患者和3012例健康对照的资料,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估计校正风险比。结果与O比较,A、AB、B型的校正风险比为1.29(95% CI,1.05~1.58;P=0.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与胰腺癌无关,无论是单变量(风险比1.03;95%CI,0.69-1.53;P=0.91)或是多变量分析(校正风险比1.02;95%CI,0.67~1.56;P=0.93)均如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时胰腺癌的校正风险为2.30(95%CI,1.30~4.08;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非O血型和抗HCV阳性增加胰腺癌发生风险,而乙型肝炎则否。
作者:杜国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