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于晓曦

关键词: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以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PA)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3年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按照每组15例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开展HVH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CPFA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治疗组的病死率比对照组稍低,血液净化治疗耗时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凝血、过敏、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同时应用CPFA以及HVH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比单纯使用HVHF治疗取得的疗效更为明显,经济性更强。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常法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订明确要求及相关措施,对门诊输液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3年时间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后,输液室内仪器设备完好,无过期的无菌物品及药品,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输液室环境满意,增强了团队精神以及科室和医院的凝聚力。结论实施“五常法”能美化输液室环境,规范物品、药品管理,提高护士自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覃菊英;李毅琳;李晓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的有效性评价

    中老年高血压是高血压的常见类型,且具有波动性大、脉压差大、合并症多等特点,常引起肾损害。在肾损害早期尿微量白蛋白(MAU)相对较敏感,已经成为早期肾损害发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MAU阳性患者8周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和MAU、肾功能改善情况,探讨钙离子拮抗剂与 ARB 类药物合用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毛新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心胸比例(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常规治疗的疗效,且疗效佳,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徐绍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产妇快速恢复,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 VAP),是当前重症监护病房采用机械通气患者身上的常见并发症。通常危重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或停止通气后两天内,患者肺部发生的感染性炎症。相关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为43.1%,病死率高达51.6%。由于VAP病死率高,对危重症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引起学界广泛重视,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76例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观察期降钙素原与VAP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良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反复发热患者布鲁斯菌感染情况检测

    目的:了解反复发热患者中布鲁斯菌的感染情况,为医务人员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布鲁斯菌病提供检测依据。方法依据 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在对94例发热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阳性37例,阳性率为39.4%;其中男性布鲁斯菌病29例,阳性率为30.9%;女性布鲁斯菌病8例,阳性率为8.5%。结论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人、畜间布病疫情监测;医务人员对反复发热患者要及时建议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作者:孙爱琴;王向飞;郭晓菲;赵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以四肢麻木、顽固性腹水为主要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

    1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因四肢麻木1年,伴腹胀、咳嗽2月余。于2014年0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活,症状逐渐进展,行走困难,伴有双手麻木,持物尚可,外院行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予治疗后(具体不祥),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前皮肤颜色变黑、粗糙、多毛,伴纳差,2个月前,出现咳嗽、腹胀、气促,咳嗽多为干咳,无咳血,改变体位时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头晕,腹胀、四肢麻木逐渐加重,转至我院。查体:腹部膨隆,腹围100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四肢减反射减弱,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清蛋白电泳+轻链检测:发现M蛋白条带,M7.5%,抗ENA、抗核抗体(ANA)阴性。心脏彩超:轻-中度肺动脉瓣高压,微量心包积液;腹部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脾大。肌电图示多发周围神经病损(神经轴索及髓鞘病变)。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血小板增多,原幼稚细胞占4%,外周血涂片发现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分叶为主,血小板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入院后予甲强龙联合沙利度胺治疗3周,病情好转,腹胀、双下肢水肿消失,腹围78 cm,咳嗽、气促明显减轻,复查腹部及心脏彩超未见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腹腔积液;出院后随诊2个月,患者腹水、水肿症状控制好,仍有四肢麻木。

    作者:潘梦秋;钟水生;胡运新;曾昭龙;杨慧;包泽岩;匡祖颖;王展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其产程与分娩方式具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初产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前教育,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与分娩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少,分娩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之前实施产前教育,能够有效的减少剖宫产的概率,减少产程时间,提高分娩效率。

    作者:熊桂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使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并发症减少,增加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用药的护理①用药前应了解患者近期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过敏史,有无动静脉畸形,血压控制如何,是否有替罗非班用药史并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所选15例病例均没有用药禁忌;②用药前完善相关检查: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球比容等,还应化验尿常规、便常规等,当检测结果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 ml/min)应减少用药剂量;③护士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输液管路通畅,使用微量注射泵严格泵入,保证输入液量的准确性,以保证规范治疗。记录用药时间,以便到点复查检测指标;④替罗非班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注意观察有无配伍禁忌[1]。

    作者:雷肖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缺氧诱导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20~45岁的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为不孕、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痛经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被认为是肿瘤生成环节中的中心启动因子,在多种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中被过度表达[2]。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表达的实验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晓娟;李德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吗啡联合氯胺酮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氯胺酮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及其对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M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2(mg/ml);K1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2(mg/ml)+氯胺酮1(mg/ml);K两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1(mg/ml)+氯胺酮2(mg/ml)。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按照上述配方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3组间的镇痛效果。结果与M组比较,K1组和K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吗啡用量明显减少(P<0.05),K1组和K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恶心呕吐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使用吗啡伍用氯胺酮进行术后镇痛较单独使用吗啡的镇痛效果好,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并减少吗啡的用量,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贵林;赵玉阳;勾宝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上皮内瘤变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的发生基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常属于自限性病变,癌变风险低,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转变成癌的潜在危险性,故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CIN病变中P16、Ki67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

    作者:王桂梅;聂美楠;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胆道疾病腹腔镜下切除围术期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320例,隆起性病变30例,中转开腹9例。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手术时间为30~120 min,平均45 min。患者至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d。

    作者:刘玉冰;王丽娟;刘立利;任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差错的发生

    输血安全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医院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2013年卫生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管理》文件,输血工作更加被重视。输血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献血者的选择、血液检验、血液制品的制备、血液运输与保存、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输血科建立室内质控,来确保本实验室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和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明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静脉滴注思美泰的皮肤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静脉滴注思美泰后局部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尽量避免因静脉滴注思美泰而引起的皮肤肿胀和坏死。方法对我科5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静脉滴注思美泰局部皮肤的护理进行观察和总结,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果56例患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患儿在静脉滴注思美泰时,采用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后,没有发生皮肤坏死的病例。结论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静脉滴注思美泰引起的皮肤坏死。

    作者:蔡桂仪;刘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8.6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正视护理风险,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不断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使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两种药物组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和痰热清联合先锋Ⅵ两组药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先锋Ⅵ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0 d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经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为期10 d的治疗,两组经治疗前、后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有明显性差异,在疗效标准上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优于痰热清联合先锋Ⅵ治疗。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的特点。

    作者:王学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心理康复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对策。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患者,配合心理康复干预观察其预后。结果通过配合心理康复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除了药物治疗外,不无与精神、心理活动有关。因此心理因素的干预对其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辽源市卫生监督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必然被提高到更高的高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影响卫生监督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牟烩焰;王向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鹏;李志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