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梅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胃大部分切除且术后疼痛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4 h、12 h、24 h、72 h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疼痛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
作者:汪卫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6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肺心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传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慢性盆腔炎属于常见妇科病、并且是多发病[1],患病后根治较难,大部分久治不愈,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此病属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带下病,或癥瘕。本人自2009年始至2014年来采用盆炎净颗粒加外敷办法对90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1]。TOBS 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透刺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6个月随访肩周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后期复发率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意义。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临终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提供持续性照顾及安全的护理环境,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使其不陷入绝望[1]。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死亡。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因此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作者:蔡美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结果3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12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30~80 ml,平均4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良性肿瘤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曲树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耳异物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并分析根据异物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取出方式。方法分析1例中耳腔钢珠异物的临床治疗。五天前患者钢珠误入右耳,耳部疼痛明显,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右耳血性分泌物渗出,耳显微镜下探查右侧中耳腔,吸引器掀开部分内下象限鼓膜,见钢珠1枚,予以耳显微器械取出钢珠。结果中耳腔钢珠异物顺利取出。结论中耳腔异物对患者影响较大,根据患者异物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取出方式,及早安全取出异物。
作者:马伟;关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7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评价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胃排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可有效增强胃动力,患者耐受性良好,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陈坚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现在医学正不断进步,从而使得我们对各种疾病也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对疾病要有更精准的认识,而这都离不开实验室的医学检验数据。要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首先要保证实验的质量,只有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在发展,时代在时步,医院也在逐步改革发展,如今的医学领域,应首先强调质量管理,在实验室中质量管理更是十分重要,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质量检测过程中一般包括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其中分析前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只有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才能使检验测结果更准确。只有拥有的准确的检验结果,才能更客观反映患者的目前的疾病状态,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认真重视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检验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标本质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作者:吴平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电子健康档案对我国国民的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在其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现状,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进行种观点分析研究,并针对今后我国的电子健康档案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及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子健康档案更好的发展,推动医院及社区的对居民健康服务的质量及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求。
作者:彭春华;彭秋凤;彭秋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如皋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探讨更适于农村妇女的宫颈癌检查方式。方法2009年对如城镇、搬经镇已婚农村妇女共10620例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检查共检出179例宫颈癌前病变和17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1.69%、0.16%。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率在40~49岁年龄段高,宫颈癌的高发年龄在60岁以上。结论我市属宫颈癌高发地区,宫颈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对已婚妇女进行常规性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樊荷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门切除术在急诊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因胆囊炎就诊的68例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等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门切除术在急诊胆囊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一种价值较高的治疗复杂胆囊疾病的方法。
作者:梁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后的视力及眼压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并且与治疗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有8例(16.00%)患者出现了术后合并症,经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取环术的绝经期妇女56例,在手术前后实施本科指定的护理措施。结果麻醉总有效率100.0%,患者宫内节育器顺利取出,未出现麻醉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取环术,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再对受术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镇痛效果好,取环成功率高。
作者:郝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样本的采集、保存、以及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样本的采集、保管以及检验等各个检验环节,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做好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流程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降低检验误差,使检验结果更加切合实际。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产后发热,病因不同,症状各异。结果本文2例均为剖宫产,产后失血过多,失血伤气而致血虚发热为致病特点的治疗。结论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患者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鹿洪涛;薛英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人工肝主要是通过体外机械与生物、化学性装置,暂时或者部分代替患者的肝脏功能,以此来协助对肝功能不全与肝衰竭或者是相关疾病的治疗。因为人工肝主要是以体外支出与代替功能为核心,因此,又称之为人工肝的支持系统。并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与性质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生物型:主要是把生物的部分同种或者异种肝细胞跟合成材料有效的结合而组成一种特定装置,并将患者血液或者血浆通过这个装置实施物质交换与解毒转化。第二,非生物型:其又被称之为物理型,主要是通过机械或者物理手段或是借助化学手段实施治疗,主要有血浆置换术、全血或者血浆胆红素的灌流吸附与血液的过滤等。第三,混合型:主要由生物和非生物组合而成的包含着两者功能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研究指出,比如血浆置换等手段,除了除去有害的物质,还要补充凝血因子与生物的活性成分等,其可以单独归分为一类,也就是中间型或者过渡型的人工肝,但是三型分法更加的简明,并且受到普遍的认可。
作者:郑少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子宫内膜癌属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常见的妇科肿瘤,近年来,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与缺乏孕激素拮抗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随着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研究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杜晓琴;张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