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陈坚强

关键词:多潘立酮,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7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评价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胃排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可有效增强胃动力,患者耐受性良好,应用效果明显。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7我院治疗的64例接受外科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5例,占7.8%,植物生存1例,占0.02%,卧床靠人护理6例,占9.3%,生活自理困难7例,占10.9%,生活能够自理12例,占18.7%,恢复良好33例,占51.7%。结论对不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于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4例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TCD以大脑中动脉为标准血流速度(VMCA)、致残率与病死率的比较。结果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组疗效明显、血管痉挛改善明显,致残率与病死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较尼莫地平疗效更好的新型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

    作者:孙慧芹;朱春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试验

    目的:考察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组成,研究溶液稳定性、筛选处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探讨其合理的贮存使用条件。方法选取配方不同并配制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贮存条件各异的稳定性做考察,以溶液外观性状、pH值、含量变化为考察指标,筛选佳配方组成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各异。光照作用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影响较大,导致其颜色加深、含量下降;硫代硫酸钠可使溶液颜色加深,伴有不同程度片状红褐色沉淀生成,但对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不加硫代硫酸钠的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其在阴凉避光处贮存3个月,其含量符合规定,质量稳定,处方设计更合理。

    作者:方水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5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6月02日至2013年12月02日期间治疗的5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与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56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细致观察、及时准确的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曹瑞;于卫红;郑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4只眼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规模化白内障复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患者多、任务重复明行动中,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充分了解手术的佳时机。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工作,不同的患者运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这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复明任务。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住院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对留置针的基本认知及再次接受使用留置针的意愿性。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60名住院患者接受过留置针≥1次的患者进行留置针的相关知识需求调查。结果患者对对留置针的一般知识,≤70岁患者不知晓率高达64.4%,≥71岁患者不知晓率高达7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你知道留置针留在血管内的是哪一部分吗、留置针能保护血管、留置针不能剧烈运动、留置针易发生导管堵塞的知识点。对于留置针的维护知识点、再次接受留置针意愿,≤70岁和≥71岁的患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相关的护士对患者进行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宣教的流程,提高患者对留置针自我维护及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意愿性。

    作者:黄慧婷;张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对外科疼痛患者评估及护理进展的分析

    目的:主要对外科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外科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给予对照组所有患者一般的常规临床护理以及镇痛方式;试验组所有患者给予外科疼痛程度的评价,并根据实际的结果数据施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和治疗。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普遍满意,满意程度明显高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外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估报告进行针对性地临床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的总体质量,取得良好的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相美玉;栾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溶栓患者,再通32例,再通率84%,未达到再通标准的4例,死亡2例。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安全,疗效高,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救治。

    作者:张建忠;朱兆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当前较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及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高达2.5亿,尤为多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发病率,且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并发症,导致多种病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健康。迄今为止,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为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的研究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术后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故也说肠造口手术是一种违反生理致残性手术。美国每年肠造口约10万例,至今已有75万例[1]。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10万例,累计约100万例[2]。造口术后并发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3-4]肠造口并发率在11%~17%。肠造口术后患者在社会心理及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随着疾病谱和医学的发展,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提高造口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让造口患者活得愉快、活得有尊严是医护人员的终极目标。因此,探索肠造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将为医务人员及相关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现将国内外的对肠造口者护理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贺;柳明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妊娠期耳鼻喉疾病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患者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妊娠期耳鼻喉疾病孕妇患者,对45例孕妇进行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45例妊娠期耳鼻喉孕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症处理均明显改善症状,大多数痊愈。结论妊娠期孕妇患耳鼻喉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均与非妊娠期的不同,主要是采取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的耳鼻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世艳;陈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检验科30份结果存在误差的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送检,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6.7%在采集过程中出现溶血现象,16.7%由于处理时放置时间过长,20.0%由于标本量少或者送检不及时,16.7%由于检验人员技术失误或者态度不严谨,10.0%受到检验仪器的影响。结论在生化检验中有诸多因素会对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故而需增强检验人员与护理人员的知识积累与操作技能,以减少影响因素,提升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作者:黄玉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产妇快速恢复,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鹏;李志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54例住院确诊为UC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营养风险与临床特征关联分析。结果54例 UC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0%(20/54)。症状缓解者1例,且无营养风险;轻、中和重度活动 UC组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2.5%(2/16),40.0%(12/30),85.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筛查发现UC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与年龄、临床类型、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结肠镜下病理分级等临床特征有关联。

    作者:杨红伟;李新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急诊胆囊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门切除术在急诊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因胆囊炎就诊的68例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等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门切除术在急诊胆囊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一种价值较高的治疗复杂胆囊疾病的方法。

    作者:梁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采取PKEP予以治疗,对照组15例,采取PK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等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 Qmax、IPSS、PVR 等指标和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IPSS等改善不明显,但Qmax和PVR的差异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安全性无明显区别;PKEP 组组织标本获得率高于 PKRP 组,提高了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且前列腺切除率也比PKRP组高,降低了术后BPH复发率。因此PKEP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大龙;王正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器械的使用与保养

    临床采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其具有微创和可视及出血少等优点,同时还可将诊断及治疗融合一体,并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改进,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也得到极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对于临床工作中熟练掌握仪器清洗和消毒及保养显得十分关键。由于前列腺等离子所需器械均十分昂贵,且为精密仪器,难以清洗,因此给术后清洗及保养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从实施此技术后,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严格执行我院相关医院感染规定,保障手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君;朱佳慧;李超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透刺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6个月随访肩周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后期复发率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意义。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oh的块根。根据炮制方法和药效的不同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其中鲜地黄性寒,味苦、甘,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力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鲜品在临床应用较少,而关于鲜地黄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则更少[1]。《本经》有“生者尤良”的观点。历史上的记载在现代条件下如何认识呢,故有必要对鲜地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本文对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段红福;崔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