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艳
目的:探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透刺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6个月随访肩周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后期复发率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意义。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在妇科的临床诊疗中,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的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并结合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手段进行治疗。对于Ⅰ期和Ⅱ期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其中重要的操作就是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肋间臂神经(以下简称ICBN,(intercostobrachial nerve)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上臂内侧和腋窝部位的皮肤感觉,在改良根治术中,虽然并未强制保留肋间臂神经,但是该神经被切除之后很可能会引起该部分的皮肤感觉的异常,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为了探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76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华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使用频次略有降低,而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30 mg)、吗啡片使用频次有较大提升。结论麻醉药品在我院两年使用情况是基本合理的,医师能够对癌痛患者辨证施用止痛品种,改善了癌症患者无痛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陶婷婷;袁静;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为使我院口腔门诊安全有效的开展医疗活动服务与广大患者,有必要的制订医疗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进一加强医疗查对制度,诣在进一步的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并为了对急症患者、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进行快速有序的抢救系统,做到组织、思想、技术、物资四落实,我诊所特制订以下医疗预案。
作者:黄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9月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40例,在患者的围术期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出现。结论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患者没有并发症情况的出现,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非常高。
作者:侯忠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子痫前期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旦子痫前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就会威胁母婴健康,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俊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Buess等[1]设计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系统,是利用手术用直肠镜与立体镜,通过肛门将直肠腔内肿瘤局部放大后进行局部切除的微创手术,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常规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比较较,TEM 明显改善了手术视野,且将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扩展到了直肠的近端,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遇到的技术难点,是目前盛行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方式之一。我国内地于2006年[2]开展了TEM手术,称之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娄善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RNA与先兆子痫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L、β-hCG、CHR含量,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分析母血中胎儿游离hPL、β-hCG、CHRmRNA的含量与先兆子痫的关系。结果三种游离mRNA含量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明显性差异。结论母血中游离β-hCG、CRH及hPL的mRNA含量可作为诊断先兆子痫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国安;王宏坤;葛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64例,其中恶性疟55例(85.94%),间日疟7例(10.94%),首次发现卵形疟2例(3.12%);病例中男女比例为5.4:1,患者平均年龄为(36.06±8.65)岁,病例主要来源:非洲外籍来华经商25例(39.06%),病例外出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25例(39.06%);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按照主要输入源地区非洲旱季(10~次年3月)30例,雨季(4~9月)34例,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患者发病24 h内确诊的仅12例,占18.75%,经药物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1例。结论应加强境外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的筛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单位诊治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和继发性传播风险。
作者:罗晓风;廖寅斌;余丹丹;湛柳华;肖晓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颌面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14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分析患者的致伤因素、外伤分布,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清创处理及抗感染治疗,对外伤牙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进行牵引复位。结果148例患者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创伤多发于20~40岁,交通伤居首位,在各类创伤中,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及下颌骨骨折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结论软组织损伤均早期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组织。对于骨折应早期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结果本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48例行剖宫产,12例行阴道分娩,行剖宫产的48例患者在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术后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均无较为明显的增加。结论在临床上务必要高度重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问题,做好产前宣教,加强责任心,做好孕妇在孕期各环节中的处理及检查工作,才能够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范围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作者:吴双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6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肺心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传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00例老年患者用药问题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如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与排泄等,并针对老年人用药特点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老年患者都能按正确的护理措施合理用药。结论老年患者用药要慎重,还需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晓莲;陈雪;刘丽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宫劲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生殖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30~50岁的年龄段,如今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但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8.6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正视护理风险,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不断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使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创伤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导致胃肠道产生功能障碍。对于胸腰椎手术患者而言,受到伤口疼痛、手术创伤、术后卧床以及麻醉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均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对肠道屏障能力予以减弱,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由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尽早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关春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透析决策。方法观察80岁以上老年患者生活质量(QoL)和临床特征,采用竞争风险分析方法评估透析启动和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73 m2)。多数患者无贫血性血红蛋白水平(Hb),亦无铁缺乏,正常钙和正常磷水平。所有患者饮食良好,均为正常认知功能和良好的QoL。3年内病死率为27%,透析启动为11%。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32%)、亚病质(18%)、肿瘤(9%)、感染(3%)、外伤(3%)、痴呆(3%)、其他不明原因(32%)。透析启动原因包括高血钾或酸血症(71%),未控制的消化疾病(35%)、肺或末稍水肿(29%)、营养不良(12%)。死亡有预测因素包括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年龄、步行功能受损、Hb<100 g/L。对于透析启来说,eGFR<23 ml/(min×1.73 m2)、舒张期血压与透析启动独立相关。结论80岁以上老年的透析决策应根据尿毒症标准来严格选择。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为保障患者的中药用药安全,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并归纳总结了中药服药期间应注意的药物饮食禁忌,从而更好地履行中药师职责,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韩进庭;崔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 LCP 钛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48例患者,患者取仰卧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CP钛板结合MIPPO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1 min,长手术时间为125 min,短为32 min,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82 ml,多145 ml,少45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长为24 d,短为8 d。本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22个月,发现无1例患者出现断板、断钉、畸形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骨性愈合时间7~21周,术后1年行X线片复查,复查结果表示骨折愈合良好。基于Johner-Wruhs评价法来看,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而言,LCP钛板结合MIPPO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经济实用,术后恢复快。
作者:王元顺;杨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