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科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实践与新进展

郑少琴

关键词:人工肝, 临床应用, 实践
摘要:人工肝主要是通过体外机械与生物、化学性装置,暂时或者部分代替患者的肝脏功能,以此来协助对肝功能不全与肝衰竭或者是相关疾病的治疗。因为人工肝主要是以体外支出与代替功能为核心,因此,又称之为人工肝的支持系统。并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与性质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生物型:主要是把生物的部分同种或者异种肝细胞跟合成材料有效的结合而组成一种特定装置,并将患者血液或者血浆通过这个装置实施物质交换与解毒转化。第二,非生物型:其又被称之为物理型,主要是通过机械或者物理手段或是借助化学手段实施治疗,主要有血浆置换术、全血或者血浆胆红素的灌流吸附与血液的过滤等。第三,混合型:主要由生物和非生物组合而成的包含着两者功能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研究指出,比如血浆置换等手段,除了除去有害的物质,还要补充凝血因子与生物的活性成分等,其可以单独归分为一类,也就是中间型或者过渡型的人工肝,但是三型分法更加的简明,并且受到普遍的认可。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老年痴呆患者64例,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疾病的健康的宣传教育等护理内容,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抑郁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64例老年痴呆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抑郁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也很重要,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立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数量在2009年已经达到了近1.6万人,其中农村的老年人数量超过了60%。和城市老年人对比,农村的患病率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1]。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病。为了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辖区内的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英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7月至12月门诊使用抗生素处方17514张,对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896张,占抽查处方的53.2%,主要问题是单张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合理是主流,但为了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使用抗生素,需要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努力,规范医师使用抗生素的诊疗行为,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慕桂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差错的发生

    输血安全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医院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2013年卫生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管理》文件,输血工作更加被重视。输血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献血者的选择、血液检验、血液制品的制备、血液运输与保存、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输血科建立室内质控,来确保本实验室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和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明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断流术患者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1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断流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术前急救及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术后各引流管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1例出现术后再出血,1例并发肺部感染,均予及时对症护理;12例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术后各引流管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处理,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金华阳;江婕;林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标本采集与检测的关系

    现在医学正不断进步,从而使得我们对各种疾病也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对疾病要有更精准的认识,而这都离不开实验室的医学检验数据。要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首先要保证实验的质量,只有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在发展,时代在时步,医院也在逐步改革发展,如今的医学领域,应首先强调质量管理,在实验室中质量管理更是十分重要,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质量检测过程中一般包括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其中分析前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只有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才能使检验测结果更准确。只有拥有的准确的检验结果,才能更客观反映患者的目前的疾病状态,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认真重视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检验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标本质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作者:吴平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98例,对患者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完成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3.33%,Ⅱ型治愈率为78.37%,Ⅲ型治愈率为58.33%,Ⅰ型、Ⅱ型、Ⅲ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之前是否进行准确的分型,手术过程中是否正确的选择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影响治疗效果两大因素。在围术期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以及脱敏药,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总体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的进展

    子宫内膜癌属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常见的妇科肿瘤,近年来,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与缺乏孕激素拮抗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随着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研究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杜晓琴;张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有效管理

    本文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方面加强实施;另外从手术室环境,护士业务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展开实施。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王春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1]。TOBS 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导致其结构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出现经常性的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症状时,有可能就是高血压的前兆,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2],且损伤人体的多个靶器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而需要加强对高血压的诊治。目前已有1亿多人患病,尤其以老年人居多,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本研究均选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卡托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正进;范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会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探讨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4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要领及诊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结果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具有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预防控制,经治疗15天4例患均痊愈出院,未出现院内感染病例。结论面对新发传染病,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可避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碧玲;汪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8.60%;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正视护理风险,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不断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使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作者:黄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进展

    笔者通过查阅近十余年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相关资料,从辨证论治、辩病治疗、对症施治以及相结合治疗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单列一些有效方剂及单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为中医药对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范利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市2012年呼吸道传染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将防治、控制策略落实下去。结果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措施进行落实、对相关知识大力宣传,2012年呼吸道传染疾病比例19.00%,明显低于2011年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比例39.76%,说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结论做好相应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对呼吸道传染疾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产生。

    作者:马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对未婚先孕流产术患者的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性观念性行为也在发生着很大改变,婚前发生性行为的情况呈逐年上升状态,导致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明显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致未婚先孕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而未婚先孕人群大多采取人工流产术结束妊娠。人工流产术是指在妊娠早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分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者)和人工流产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1~14周以内者),人工流产术通常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2]。在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工作多年的我经常接触未婚先孕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对未婚先孕群体人工流产术的护理工作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9月门急诊处方共9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9000张处方,抗菌药物处方2457张(27.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82张(7.4%)。结论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作者: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汇通“四阶段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西医辩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中西汇通、互相参照,拟定了的“四阶段疗法”随机对照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果中医中药治疗与西药标准化治疗效果相当,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阶段疗法”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苏泽飞;晏廷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剖宫产大出血属于较严重并发症,易造成产妇死亡[1-2]。本院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改良式B-lynch缝合与B-Lynch缝合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住院抑郁症患者防自杀护理体会

    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在此基础上出现兴趣缺乏,无愉快感,对生活悲观失望,精力疲乏等症状,特别容易发生自杀行为。有资料表明,抑郁症终身自杀率为8~16%,居自杀人群的高危因素的第一位[1]。另有文献报道,抑郁症患者自杀是一般人群的17~21倍[2]。所以,有效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是护理人员的重要的工作之一。总结我院从2003年~2013年期间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志隽;辛云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