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汇通“四阶段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苏泽飞;晏廷亮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中医病机, 中西汇通, “四阶段”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西医辩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中西汇通、互相参照,拟定了的“四阶段疗法”随机对照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果中医中药治疗与西药标准化治疗效果相当,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阶段疗法”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14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颌面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14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分析患者的致伤因素、外伤分布,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清创处理及抗感染治疗,对外伤牙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进行牵引复位。结果148例患者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创伤多发于20~40岁,交通伤居首位,在各类创伤中,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及下颌骨骨折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结论软组织损伤均早期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组织。对于骨折应早期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器械的使用与保养

    临床采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其具有微创和可视及出血少等优点,同时还可将诊断及治疗融合一体,并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改进,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也得到极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对于临床工作中熟练掌握仪器清洗和消毒及保养显得十分关键。由于前列腺等离子所需器械均十分昂贵,且为精密仪器,难以清洗,因此给术后清洗及保养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从实施此技术后,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严格执行我院相关医院感染规定,保障手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君;朱佳慧;李超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临床干预对妊娠期糖尿患者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有研究调查报告已经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已经超过了4%[1-2]。如果不及时对GDM 患者进行干预,就会导致母婴严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有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等。还有可能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而且高出生体重新生儿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概率也比普通人要高出6倍,所以对GDM进行临床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3]。为了探讨临床干预对妊娠期糖尿患者的影响,我院对98例GDM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子痫前期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旦子痫前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就会威胁母婴健康,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俊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袋形缝合法在女性前位肛瘘切开术中应用

    我科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采用肛瘘瘘管切除创面袋形缝合术治疗女性前位肛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耀辉;吴诗城;项亚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口咽通气管在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50例急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同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后5~10 min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恢复至16~22次/min,血氧饱和度>90%,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与传统方法比较,血氧饱和度改善率具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能解除气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治愈率。

    作者:耿昌芳;马蕾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院前急救的救治措施

    院前急救主要由院前急救和急诊抢救及危重症监护所组成,其在目前急诊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急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院内急救的基础。然院前急救并不是对疾病处理的全过程,但其的工作主要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从而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做到及时、合理及快速院前急救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死亡,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1]。

    作者:史延卿;支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对江宁区横溪街道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社区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本文中,将从社区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作者:陈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随机抽取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治疗及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的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

    宫劲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生殖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30~50岁的年龄段,如今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但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剖宫产大出血属于较严重并发症,易造成产妇死亡[1-2]。本院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改良式B-lynch缝合与B-Lynch缝合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结核病的防治与治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如肺、肾、脑等,其中肺结核常见,由于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以及AIDS全球流行,结合分支杆菌、鸟一包内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又明显增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1972年、1980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为1%和0.75%。但是在2000年的调查报告中,我国1/3的人口感染结核菌,仅肺结核的患病率已上升到3.67%,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关红文;李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轻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分析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患儿留置时间短2 d,长7 d,平均5 d。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义娥;吴英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以四肢麻木、顽固性腹水为主要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

    1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因四肢麻木1年,伴腹胀、咳嗽2月余。于2014年0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活,症状逐渐进展,行走困难,伴有双手麻木,持物尚可,外院行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予治疗后(具体不祥),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前皮肤颜色变黑、粗糙、多毛,伴纳差,2个月前,出现咳嗽、腹胀、气促,咳嗽多为干咳,无咳血,改变体位时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头晕,腹胀、四肢麻木逐渐加重,转至我院。查体:腹部膨隆,腹围100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四肢减反射减弱,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清蛋白电泳+轻链检测:发现M蛋白条带,M7.5%,抗ENA、抗核抗体(ANA)阴性。心脏彩超:轻-中度肺动脉瓣高压,微量心包积液;腹部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脾大。肌电图示多发周围神经病损(神经轴索及髓鞘病变)。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血小板增多,原幼稚细胞占4%,外周血涂片发现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分叶为主,血小板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入院后予甲强龙联合沙利度胺治疗3周,病情好转,腹胀、双下肢水肿消失,腹围78 cm,咳嗽、气促明显减轻,复查腹部及心脏彩超未见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腹腔积液;出院后随诊2个月,患者腹水、水肿症状控制好,仍有四肢麻木。

    作者:潘梦秋;钟水生;胡运新;曾昭龙;杨慧;包泽岩;匡祖颖;王展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王玉教授论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

    王玉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业医四十余载,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精于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疑难杂症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相当于中医学的“咳嗽”,本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王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王老师左右,现对其论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景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老年(65~81岁)晚期胰腺癌患者29例,一线给予替吉奥单药化疗,体表面积<1.25 m2时给予40mg Bid,1.25~1.5 m2时给予50 mg Bid,体表面积≥1.5 m2时给予60 mg Bid d1-14口服,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化疗有效患者多至6周期结束。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 0例,部分缓解PR 6例(20.7%),稳定SD11例(37.9%),进展PD12例(4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3.7个月(2.9~6.1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6.9~10.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为主,未出现IV度化疗副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贫血4例,恶心呕吐8例,厌食2例,乏力3例。结论替吉奥单药作为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疗效好,且安全、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对于高龄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偏低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血栓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AECOPD合并PTE病例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PTE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高危因素主要为:6周内外伤史、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全部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率97.2%,病死率2.8%。结论当 AECOPD 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时,及合并有静脉血栓史、6周内手术史、长期卧床(≥7 d)的危险因素时,应采用CTPA、MRPA、螺旋CT血管成像、D-二聚体和双下肢静脉超声等查检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作者:王原;毕燃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液体敷料赛肤润在胸科侧卧位手术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赛肤润在胸科侧卧位手术预防褥疮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胸科侧卧位的手术患者,按进行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液体敷料赛肤润保护受压皮肤,而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压红、淤血、水疱的出现状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了压红、淤血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敷料赛肤润能有效预防胸科侧卧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压红、淤血、的发生。

    作者:陈杰霞;王莉;张泽勇;林穗红;尹鹏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五常法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订明确要求及相关措施,对门诊输液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3年时间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后,输液室内仪器设备完好,无过期的无菌物品及药品,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输液室环境满意,增强了团队精神以及科室和医院的凝聚力。结论实施“五常法”能美化输液室环境,规范物品、药品管理,提高护士自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覃菊英;李毅琳;李晓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