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桂娟
目的:分析总结24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出现误诊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结果、误诊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9例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5例误诊为脑血管急症,4例误诊为消化道急腹症,4例误诊为牙周炎等,2例误诊为颈椎病。经紧急抢救,病死率为25.0%。结论初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耽误治疗,增加病死率,医师应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科学的心电图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等结果,综合鉴别和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福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320例,隆起性病变30例,中转开腹9例。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手术时间为30~120 min,平均45 min。患者至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d。
作者:刘玉冰;王丽娟;刘立利;任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产妇快速恢复,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在临床上,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实施肿瘤化疗与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运用比较广泛,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其不但能够确保患者及时用药,还能减少因化疗而造成的静脉炎和渗透性损伤情况,是减轻患者痛苦与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为了确保使用的导管处于正常状态,对导管的护理工作也必须要做好,本院使用深静脉置管的技术历史悠久,现将具体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苏艳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为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术式,具有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保留鼻腔生理功能,能够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贵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应用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对照组应用长春西汀。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BSSD评分改善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 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P<0.05);ADSL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7我院治疗的64例接受外科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5例,占7.8%,植物生存1例,占0.02%,卧床靠人护理6例,占9.3%,生活自理困难7例,占10.9%,生活能够自理12例,占18.7%,恢复良好33例,占51.7%。结论对不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于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本文就头孢曲松钠迟发的变态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患者共316例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患者。结果有35例患者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迟发变态反应。1例过敏休克,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哮喘发作,四肢末梢麻木,1例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头晕、呼吸不畅、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还有18例患者发生了头晕、呕吐等一系列椎体外系反应。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安全”,在静点抗生素头孢曲松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以防有迟发的过敏反应。
作者:王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结合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病情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控制,其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扩张患儿支气管,缓解患儿各项临床症状。
作者:耿红艳;邹红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检验科30份结果存在误差的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送检,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6.7%在采集过程中出现溶血现象,16.7%由于处理时放置时间过长,20.0%由于标本量少或者送检不及时,16.7%由于检验人员技术失误或者态度不严谨,10.0%受到检验仪器的影响。结论在生化检验中有诸多因素会对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故而需增强检验人员与护理人员的知识积累与操作技能,以减少影响因素,提升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作者:黄玉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分析在新形势下临床实践教学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高素质医学护理人才,使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取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以常规胃肠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行以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该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崔铭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有效控制血糖和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因素、药物使用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有49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好转率为98%,只有1例患者因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未进行及时治疗,因低血糖时间过长而死亡。结论准确掌握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进行诊断,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王黎君;尚振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老年(65~81岁)晚期胰腺癌患者29例,一线给予替吉奥单药化疗,体表面积<1.25 m2时给予40mg Bid,1.25~1.5 m2时给予50 mg Bid,体表面积≥1.5 m2时给予60 mg Bid d1-14口服,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化疗有效患者多至6周期结束。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 0例,部分缓解PR 6例(20.7%),稳定SD11例(37.9%),进展PD12例(4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3.7个月(2.9~6.1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6.9~10.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为主,未出现IV度化疗副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贫血4例,恶心呕吐8例,厌食2例,乏力3例。结论替吉奥单药作为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疗效好,且安全、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对于高龄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偏低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典型比例患者,女,47岁,因“头晕、头痛1月余,发热2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可,意识清楚,构音清楚,对答切题,颈软,Kernig 征、Brudzinski征阴性,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阳性。患者入院前多次查血常规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松果体区结节占位,四脑室、脑干脑膜及所扫颈髓中央管、颈髓局部脊膜不均匀增厚且明显强化,诊断考虑为“生殖细胞瘤,脑脊液种植转移”,脑脊液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微量总蛋白升高(1.12g/L)。
作者:杨慧;包泽岩;潘梦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结果本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48例行剖宫产,12例行阴道分娩,行剖宫产的48例患者在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术后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均无较为明显的增加。结论在临床上务必要高度重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问题,做好产前宣教,加强责任心,做好孕妇在孕期各环节中的处理及检查工作,才能够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范围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作者:吴双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1]。肛周脓肿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大便干燥、肛裂、用力排便等引发肛门直肠的微小损伤,肠道细菌可以经过肛腺侵入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形成感染、脓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一旦确诊需采取手术治疗,由于肛门局部解剖因素,对疼痛极度敏感,加之术后排便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出血,故患者听说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治疗和康复,这些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组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卿梅;毛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性观念性行为也在发生着很大改变,婚前发生性行为的情况呈逐年上升状态,导致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明显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致未婚先孕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而未婚先孕人群大多采取人工流产术结束妊娠。人工流产术是指在妊娠早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分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者)和人工流产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1~14周以内者),人工流产术通常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2]。在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工作多年的我经常接触未婚先孕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对未婚先孕群体人工流产术的护理工作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 I)在三氧化二砷(AS2O3)致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0例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均给予AS2O3诱导缓解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周、2周、3周检测cTnI水平,同时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35%患者在治疗后一周发生心电图改变,50.5%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cTnI升高,第3周下降。结论血清cTnI检测能提高AS2O3致心肌损害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特异性标志物。
作者:袁冬;于广晴;梁克纪;李冰;代玉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