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

关键词: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处方
摘要:目的:调查某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9月门急诊处方共9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9000张处方,抗菌药物处方2457张(27.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82张(7.4%)。结论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100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脑卒中。结果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有良好疗效。结论应用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剂。

    作者:赵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的研究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术后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故也说肠造口手术是一种违反生理致残性手术。美国每年肠造口约10万例,至今已有75万例[1]。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10万例,累计约100万例[2]。造口术后并发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3-4]肠造口并发率在11%~17%。肠造口术后患者在社会心理及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随着疾病谱和医学的发展,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提高造口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让造口患者活得愉快、活得有尊严是医护人员的终极目标。因此,探索肠造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将为医务人员及相关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现将国内外的对肠造口者护理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贺;柳明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胸腔镜辅助下经胸骨后支撑板植入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

    临床上,漏斗胸主要是一种先天性胸廓发育畸形。目前这种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清楚,且大多数发病于小儿人群中。经研究发现,儿童发生此疾病率为0.1%~0.3%,且男女比例为4:1[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经胸骨后支撑板植入术(Nuss手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式[2]。本院对本次所收治患者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术,手术较为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林芝;周欢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发生率不断上升。当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给患者降压的同时进行降血脂治疗。在其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上降压的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报道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具有明显疗效,而国内对此类用药的研究甚少,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伴有原发性高血脂患者98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进行为期20周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妊娠期耳鼻喉疾病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患者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妊娠期耳鼻喉疾病孕妇患者,对45例孕妇进行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45例妊娠期耳鼻喉孕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症处理均明显改善症状,大多数痊愈。结论妊娠期孕妇患耳鼻喉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均与非妊娠期的不同,主要是采取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的耳鼻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世艳;陈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胆囊炎疾病88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胆囊炎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6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疾病复发概率。

    作者:周慧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妇临产后焦虑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娩会给产妇带来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在分娩过程中,大多数产妇会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程的正常进展。

    作者:陆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防治思路探讨

    本文重点阐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病位和中医药防治规律,即辨析该病病因、病机和病位,强调益肾强督,辨证施治,平衡机体阴阳,;祛痰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辨位用药,引经达节;选用特色药物,提高疗效;重视调摄,顾护后天之本;多途径给药,多方位治疗,促进疾病向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志敏;马宏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胸腔镜技术也得到极大改进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项外科微创手术,其具有切口小和手术时间短及无牵拉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癌诊断与治疗[1-2]。本次将所收治的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雪萍;应王静;许周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满意度、母婴结局以及时产妇生产全部指标。结果 A组顺产率以及满意度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干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并且还能够减少产程,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王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与临床分析比较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二位。目前,有关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很多,但原发性肝癌的血液流变学特点的描述不多。组间的t值检验用于比较组间的差异特征性,本文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未有肝外转移和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比较来描述其改变特点。

    作者:杨联君;李立波;李彬;周庭雄;王建蔚;叶翠媚;黄勇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98例,对患者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完成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3.33%,Ⅱ型治愈率为78.37%,Ⅲ型治愈率为58.33%,Ⅰ型、Ⅱ型、Ⅲ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之前是否进行准确的分型,手术过程中是否正确的选择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影响治疗效果两大因素。在围术期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以及脱敏药,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总体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随访干预对心脑血管疾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心脑血管疾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其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1年4次随访干预后,调查比较广东三九脑科医院1025例心脑血管疾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情况的变化程度。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干预后的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健康观念和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自主监测与控制血压、不吸烟、限量饮酒、遵医服药、体育锻炼、低盐饮食等健康行为践行率和血压控制率的分布与干预后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增大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的医疗投入,定期督促患者并提供健康指导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匡祖颖;钟水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健康教育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意识的变化,我州各地区及各单位体检逐渐普及,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早期检出宫颈癌,给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也同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Ⅰ~Ⅱ做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其手术效果达98%,其中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为癌前期病变或叫原位癌,主要治疗是宫颈锥形切除术。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预防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金香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通心络胶囊为吴以岭院士基于脉络学说理论指导下研发出来的药物,主要包括冰片、人参、水蛭、蜈蚣、全蝎、降香、土鳖虫以及赤芍等,属于复方制剂,可有效益气活血,通络化瘀。经大量研究后证实,该病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明显,尤其是冠心病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1],而在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效果同样较好。本文现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将其机制作用阐述如下。

    作者:邹志文;黄春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鹏;李志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生儿硬肿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使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6.6%。结论加强护理能增加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宝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14例小儿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本组14例手术患儿做好术前随访、心理护理,完善用物准备,根据手术进展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同时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对术中的突发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结果1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完善手术物品准备,提供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对于有效、安全的开展小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裘丽丽;马晓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40例患者行以特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作用,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从而大大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彤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