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地区基层医疗及基本药物使用前景

敖海宝

关键词:基层医疗, 基本药物, 使用前景
摘要: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本地12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服务,各基本医疗使用的基本药物新农合及医保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初见成效。但,实施中也显现出了该制度不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地区。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发生率不断上升。当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给患者降压的同时进行降血脂治疗。在其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上降压的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报道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具有明显疗效,而国内对此类用药的研究甚少,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伴有原发性高血脂患者98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进行为期20周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胆道疾病腹腔镜下切除围术期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320例,隆起性病变30例,中转开腹9例。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手术时间为30~120 min,平均45 min。患者至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d。

    作者:刘玉冰;王丽娟;刘立利;任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0例在手术室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患者的手术紧张度缓解明显,术后回访满意度达98%,结论于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属于常见妇科病、并且是多发病[1],患病后根治较难,大部分久治不愈,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此病属中医学的妇人腹痛、带下病,或癥瘕。本人自2009年始至2014年来采用盆炎净颗粒加外敷办法对90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市2012年呼吸道传染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将防治、控制策略落实下去。结果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措施进行落实、对相关知识大力宣传,2012年呼吸道传染疾病比例19.00%,明显低于2011年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比例39.76%,说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结论做好相应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对呼吸道传染疾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产生。

    作者:马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老年(65~81岁)晚期胰腺癌患者29例,一线给予替吉奥单药化疗,体表面积<1.25 m2时给予40mg Bid,1.25~1.5 m2时给予50 mg Bid,体表面积≥1.5 m2时给予60 mg Bid d1-14口服,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行CT检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化疗有效患者多至6周期结束。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 0例,部分缓解PR 6例(20.7%),稳定SD11例(37.9%),进展PD12例(4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3.7个月(2.9~6.1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6.9~10.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为主,未出现IV度化疗副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贫血4例,恶心呕吐8例,厌食2例,乏力3例。结论替吉奥单药作为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疗效好,且安全、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对于高龄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偏低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近十年我国中药材GAP文献的综合分析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hinese Crude Drugs)的简称,我国传统中药材的种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规范中药材的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3月18日经局务会审议通过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自200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后,有关中药材GAP的研究开始集中受到关注,相关文献大量涌现。本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中药材GAP实施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统计与综合分析,探讨中药材GAP的发展与研究水平,以促进对中药材GAP的理解认识与贯彻实施。

    作者:林禹;尹小娟;李儒杰;余勇;温慧敏;季欧;陈韵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芍药甘草汤联合失笑散加减用于治疗青春期痛经的疗效观察

    痛经主要是指在行经前、月经期或行经后出现的以下腹部疼痛,坠涨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在经期为高发的临床疾病,严重患者甚至引起呕吐,昏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多数痛经患者由于自身及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痛经发作时服用止痛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经不完全统计,来我院就诊的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日益增多,因此,我院特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瘫儿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实施

    目的:探讨在脑瘫儿的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选患儿的病情状况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家属对于患儿病情的了解程度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并建立其更加坚固的治疗信心。结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针对患儿病情状况,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护理,能够让家属对于患儿病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主动配合康复治疗,从而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

    作者:于春荣;张秀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妊娠期耳鼻喉疾病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患者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妊娠期耳鼻喉疾病孕妇患者,对45例孕妇进行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45例妊娠期耳鼻喉孕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症处理均明显改善症状,大多数痊愈。结论妊娠期孕妇患耳鼻喉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均与非妊娠期的不同,主要是采取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的耳鼻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世艳;陈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大多无特异性,感染、缺氧、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为主要高危因素;心律失常类型以快速心律失常为主,经病因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治疗的重点,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预后,祛除诱因,保护心肌,必要时联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尼莫地平药物。对比两组患者血肿量、水肿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4天时在血肿量、水肿量改善程度上明显更高;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则达到96.97%,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加用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肿、水肿情况,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辛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

    免疫接种是一项面向群体并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民心工程,是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直接取决与预防接种质量的好坏。当前人们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已经由儿童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预防接种,会不会出现传染病,逐渐的向会不会因为预防接种而引起健康危害。因此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如出现不良的事件,则会严重的影响医疗机构的信心,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疫苗接种的覆盖范围,对地区的预防接种的工作进程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作者:万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会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探讨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4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要领及诊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结果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具有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预防控制,经治疗15天4例患均痊愈出院,未出现院内感染病例。结论面对新发传染病,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可避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碧玲;汪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普及推广成分输血,提高成分输血率

    目的:通过沈阳市2009年~2013年5年来的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探讨进一步提高成分输血比率的方式,指导临床树立现代输血观念,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对沈阳市2009年~2013年临床全血和成分血用量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沈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红细胞类、机采血小板、血浆、冷沉淀)使用量逐年增加,全血使用量明显下降。结论本中心近年来在成分输血临床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仍需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促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100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脑卒中。结果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脑卒中有良好疗效。结论应用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剂。

    作者:赵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4 h内)是动脉瘤介入治疗罕见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乔林赏;张举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前来我院心内科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共6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0.91%;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可促使护理人员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证以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经济的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永惠;李坤;隋婧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头孢曲松钠迟发变态反应

    目的:本文就头孢曲松钠迟发的变态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患者共316例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患者。结果有35例患者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迟发变态反应。1例过敏休克,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哮喘发作,四肢末梢麻木,1例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头晕、呼吸不畅、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还有18例患者发生了头晕、呕吐等一系列椎体外系反应。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安全”,在静点抗生素头孢曲松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以防有迟发的过敏反应。

    作者:王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硬膜外镇痛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肠手术随机均分为 A组(硬膜外镇痛组)、B 组(硬膜外镇痛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组)组;两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并与PCEA泵连接,行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术毕后再用亚甲蓝行肛周皮下浸润注射。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0.05)。结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环节患者对术后的疼痛恐惧心理。

    作者:杨奎龙;张宝顺;周莉家;陈飞;姚海东;王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