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体会

罗琼;程挺

关键词:手法按摩, 面瘫, 药液, 训练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制牵正祛风液20 mL加热至50℃涂擦患侧颜面,医者手取自制按摩膏适量均匀涂擦患侧印堂、攒竹、鱼腰等穴位,在用轻柔按摩手法同时嘱患者主动训练加抗阻手法。结果: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采用手法与药法相结合,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使面瘫恢复起效快,病程缩短,体现中医外治的特色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氧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氧疗对其肺功能与动脉血气的改善效果。方法:2011-2013年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导管氧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指标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改善更突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O2、PaCO2值同样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鼻导管氧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有确切效果,并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赵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Dieulafoy病20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 Dieulafoy 病患者20例,对其实施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患者都能够立即止血,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止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在临床手术以后6~10周复查电子胃镜显示病灶完全愈合,金属止血钛夹全部脱落。结论: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内经》感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目的:本文是作者品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从其经典论述中有所感悟,并慨叹先贤的智慧。把握养“心”即保养身心的角度阐述养生一定要做到清净心境、恬淡虚无,心态平和、思想健康才能更好地“养形”,从而达到良好的养生目的。并应用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当中,教会社区居民方法,达到预防为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马德锋;田玉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时的护理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做好护理非常重要。化疗时应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化疗药物的应用、合理使用静脉、常见化疗反应的观察极其护理。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外,还应熟知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能及其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应对措施。在生活上多给予患者一点关心、体贴、鼓励、启发,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身心”损害降低到低限度,顺利渡过化疗关。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对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急危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8例,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两组的白蛋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生发生率方面,肠外营养组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均能有效维持机体的白蛋白供应情况,但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刘凤艳;吕思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急性阑尾炎与右侧输尿管结石的鉴别及分析

    通过急性阑尾炎与右输尿管结石绞痛鉴别诊断与分析,提高这两种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32例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的误诊病例,分析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都是右侧腹痛,症状相似,容易误诊。但只要我们熟悉两种疾病鉴别诊断要点,全面体检,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鹏;杨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消失(100.0%),对照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消失26例(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

    作者:文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荆防止痒方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荆防止痒方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荆防止痒方,1剂/d,水煎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每晚1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87%,复发率4%;对照组有效率85.71%,复发率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防止痒方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较用西药盐酸西替利嗪片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赵峰;张香彩;张晓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2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难以取出结石的患者采取中转开腹的方法继续治疗。结果:成功取出结石17例,成功率85.0%;另外3例由于结石较大,难以取出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并成功取出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中转开腹治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方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也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在结石直径<1 cm的情况下选择腹腔镜手术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德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樟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治疗股癣和足癣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樟脑联合克霉唑软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的疗效。方法:收治股癣和足癣患者100例,将樟脑碾碎为粉末与克霉唑软膏混合后均匀涂抹患处。结果:2~3 d后,水疱以及糜烂结痂,4~5 d后患处蜕皮,9~10 d后,患处蜕皮结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治愈。结论:本方法简便、价廉,效果好。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患者3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静滴催产素20 IU,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关腹后)常规卡孕栓1 mg直肠给药,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滴催产素20 IU,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4 h 出血量。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4 h 出血量试验组321.5 mL,低于对照组40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关腹后)常规卡孕栓1 mg直肠给药,能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作用强于催产素。

    作者:杜小苗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对评价妊娠中晚期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对妊娠中晚期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中有早产及习惯性流产史、不明原因阴道流血、多产病史等的重点病例56例,自妊娠12周末至妊娠30周经会阴超声观察宫颈情况,并与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分析,随访妊娠结果。结果: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满意显示率96.4%,能客观反映宫颈情况,对宫颈区域提供直观可靠的信息,明显优于经腹超声检查。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用于妊娠中期宫颈功能不全的评价中安全、经济、有效,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燕;于泳芬;柯黎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兰溪竹园黄龙洞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就是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责任医生团队对竹园黄龙洞社区20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入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实行干预2年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58%提高到83%,血糖控制率由原来31.5%提高到46.6%,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由原来62%提高到81%,定期检测血糖由原来46%提高到72%,严格遵医嘱用药由原来61%提高到83%。干预前空腹血糖平均值(9.3±0.5) 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值(6.7±0.5)mmol/L,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ε-聚赖氨酸对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目的:探讨对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在严重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中的抑菌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管吸氧。分别对两组进行24 h及48 h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情况及肺部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在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等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ε-聚赖氨酸氧气湿化液抑菌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严重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提高因肺部感染而导致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炜鹏;申华;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用于人流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预防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A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组B给予抗生素+中药口服+热水袋外敷;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益母草片。于术后1周回院复诊,观察记录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治疗的患者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少、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好;益气活血法结合热水袋外敷及益母草片结合热水袋外敷其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热奄包法在治疗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恢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在明确儿童慢性腹痛病因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慢性腹痛寻找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因腹痛就诊的儿童273例,进行脐周及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检查。结果: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结论: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检查对寻找儿童慢性腹痛病因是一种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康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癫痫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经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5%,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治疗同时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凤;周光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60例(90.9%),死亡6例(9.1%)。结论:老年心衰是多因素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同时由于其治疗中有特殊性,所以临床上应慎密思考和诊断,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选择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提高老年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慧敏;刘玉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2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耳鸣、耳堵闷感、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