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强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采取临床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4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患儿都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无一例患儿出现后遗症,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及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发生后遗症的几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儿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杨赋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改良式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352例,对留置尿管的流程和护理进行改良,并总结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结果:本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避免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雅玲;温亚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分娩产妇6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产妇只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9.6±4.1)h,出血量(116.3±20.1)mL,中转剖宫产45例(15.0%),纯母乳喂养294例(98.0%);对照组产程时间(12.5±7.5)h,出血量(176.6±25.1)mL,中转剖宫产117例(39.0%),纯母乳喂养240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296例(98.7%),对照组对护理满意220例(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红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有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患者疼痛和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褚德英;邵珊珊;胡彩云;马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本社区内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探讨改进防治白内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社区疑似和(或)白内障患者作病史询问、裸眼和矫正视力检查、诊断、登记。结果:本社区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35.00%,≥6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白内障发病与年龄正相关。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各学院2173例在校本科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5.51%,知道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48.23%,认为出现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65.49%,知道疑似得了肺结核应到哪里去看病33.87%,知道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部分免费政策51.68%,知道肺结核是一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的占28.30%。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培娟;李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就是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责任医生团队对竹园黄龙洞社区20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入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实行干预2年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58%提高到83%,血糖控制率由原来31.5%提高到46.6%,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由原来62%提高到81%,定期检测血糖由原来46%提高到72%,严格遵医嘱用药由原来61%提高到83%。干预前空腹血糖平均值(9.3±0.5) 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值(6.7±0.5)mmol/L,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筛选的观察,找到佳组合,使乙肝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了解乙肝感染的程度,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病毒携带的还是传染的,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治疗的效果如何及预后等。对乙肝的E抗原和E抗体及前S1蛋白抗原和前S1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对比,认为将原来的乙肝“五项”检测中的E抗原和抗体用前S1蛋白抗原和抗体取代,因为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防止了漏诊、误诊,而且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作者:雷广明;王秋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急救。方法:对2年内收治的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在患者中普及头孢与酒精严禁长时间接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年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本文是作者品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从其经典论述中有所感悟,并慨叹先贤的智慧。把握养“心”即保养身心的角度阐述养生一定要做到清净心境、恬淡虚无,心态平和、思想健康才能更好地“养形”,从而达到良好的养生目的。并应用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当中,教会社区居民方法,达到预防为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马德锋;田玉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慢性腹痛寻找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因腹痛就诊的儿童273例,进行脐周及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检查。结果: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结论: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肠系膜淋巴结检查对寻找儿童慢性腹痛病因是一种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康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重症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1.5±4.4)d,抗生素使用时间(16.7±2.2)d;对照组住院时间(35.1±5.3)d,抗生素使用时间(22.5±3.3)d;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以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服用抗生素的时间,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德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32例,均为女性,全部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均采用手术根治治疗,同时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对患者和家属采用传统方法的卫生知识宣教。观察组:向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分期式连续系统教育,即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评估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入院后和手术前主要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增强信心,减轻焦虑,手术后和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增加健康知识。使患者接受知识,改变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许萍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对甲癣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用阿莫罗芬搽剂,1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应用阿莫罗芬搽剂的治疗基础上服用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次,2次/d,连续服用1周后停药3周,此为1个疗程,进行3个疗程,将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单一用药组治疗有效率60%,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90%。结论: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丁淑敏;刘聪;陈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为了更好地实施医学检验和检查互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对下面的问题加以注意:审查互认资料的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关联性;对患者提供的资料能否采用以及对一些项目是否需要重新检验检查,需要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对患者所提供的资料要妥善保管,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才能合理地执行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制度,避免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过程中因患者不理解而发生纠纷,减轻患者负担。建议加大相关理论研究和巩固已有的比较好的措施,逐步将医学检验与检查互认渗透到基层医疗机构,从而真正解决就医人群重复检查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难题。
作者:刘爱川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者:帅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的比例明显升高,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慢支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我国饮食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多种疾病是由于食物的搭配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合理饮食,控制饮食对预防慢性病意义重大。我国素有“寓医于食,药食兼用”的传统,健康饮食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表现和中老年人健康饮食原则和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膳食建议进行阐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3年收治应用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包括了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3个方面,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要充分认识其心理特点并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急性阑尾炎与右输尿管结石绞痛鉴别诊断与分析,提高这两种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32例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的误诊病例,分析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都是右侧腹痛,症状相似,容易误诊。但只要我们熟悉两种疾病鉴别诊断要点,全面体检,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鹏;杨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