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目的:了解白山市浑江区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制定有效的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方法:2011年5月对白山市浑江区7251例中小学生进行HBsAg携带情况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HBsAg。结果:HBsAg(+)136例,阳性率1.88%。男性HBsAg(+)86例,阳性率2.16%。女性HBsAg(+)50例,阳性率1.53%。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已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有效、简单、经济的重要措施,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每2~3年应对HBsAg和HBsAb阴性的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HBsAg浓度较弱的学生进行疫苗的加强接种,降低感染的机会。
作者:宋迎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在我市的发现率,探讨如何提高重性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及采取相应对策。方法:2014年3月31日对长春市所属的10个行政区,包括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情况上报比较。结果: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1个按国家要求完成任务。结论:提高社区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知;彭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组合筛选的观察,找到佳组合,使乙肝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了解乙肝感染的程度,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病毒携带的还是传染的,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治疗的效果如何及预后等。对乙肝的E抗原和E抗体及前S1蛋白抗原和前S1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对比,认为将原来的乙肝“五项”检测中的E抗原和抗体用前S1蛋白抗原和抗体取代,因为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防止了漏诊、误诊,而且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作者:雷广明;王秋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方法:对2010年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医院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落实护理管理职能,树先进典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等。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泉州地区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外损害、胸片或肺部CT特点及住院时间(2007-2008年,2009-2010年,2011-2012年),分析变化趋势。结果: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痛、肺外损害;3个阶段的发热病程中位数分别为4.6 d、8.4 d 和11.7 d(u=3.22,P<0.01);呼吸困难或喘息分别为5.1%、9.8%、16.8%;胸痛分别为8.2%、14.7%、28.8%(χ2=7.24、16.93,P<0.01);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5.3%、27.5%、37.6%(χ2=13.3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合并肺不张和(或)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9.2%、2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P<0.01);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9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阶段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5 d、9.2 d、13.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泉州地区近年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情、病程有逐年加重及延长趋势,肺内并发症及肺外损害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提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难度提高。
作者:李联侨;陈琼华;林志斌;苏丽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POD)的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AECPO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和血气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肺功能以及血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AECPOD有效。
作者:王泽珩;王夕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隆阳区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消毒质量的科学依据方法。方法: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结果:80户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81.4%。公立机构检测样品222份,合格率77.5%;私立机构检测样品112份,合格率89.3%。结论:隆阳区辖区内执业的8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立伟;杨发明;高伟;孟正良;陈思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究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 Dieulafoy 病患者20例,对其实施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患者都能够立即止血,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止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在临床手术以后6~10周复查电子胃镜显示病灶完全愈合,金属止血钛夹全部脱落。结论:Dieulafoy病在内镜之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科卧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从住院环境、饮食指导、腹部手法按摩和穴位按摩、心理方面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便秘发生率7%,对照组便秘发生率53%。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低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因便秘而带来的痛苦,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
作者:王国红;吕伟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急性阑尾炎与右输尿管结石绞痛鉴别诊断与分析,提高这两种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32例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的误诊病例,分析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和右侧输尿管结石都是右侧腹痛,症状相似,容易误诊。但只要我们熟悉两种疾病鉴别诊断要点,全面体检,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鹏;杨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常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做一简单阐述,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张丽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60例(90.9%),死亡6例(9.1%)。结论:老年心衰是多因素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同时由于其治疗中有特殊性,所以临床上应慎密思考和诊断,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选择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提高老年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慧敏;刘玉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冷疗凝胶外涂疗法对儿童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选择600例发热患儿;其中高热1组(体温>38.5℃)200例,随机分成冷疗凝胶治疗组(100例)和物理治疗对照组(100例);高热2组(T>38.5℃)200例,随机分成冷疗凝胶加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100例)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100例);低热组(T<38.5℃)200例,随机分成冷疗凝胶治疗组(100例)和物理治疗对照组(100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总有效率分别为79.00%,90.00%和95.00%,对照组50.00%,70.00%和71.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疗凝胶在儿童各种类型的发热中均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常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3年收治应用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包括了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3个方面,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乳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要充分认识其心理特点并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从事野外工作的患有高血压的石油工人遵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并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在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者完全遵医行为只有26.1%,遵医行为依从性较低,普遍存在吸烟、嗜酒、高盐和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肥胖等能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该高血压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积极改善他们的遵医行为,提高其遵医率,帮助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耀;白利平;张宁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就是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责任医生团队对竹园黄龙洞社区20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入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实行干预2年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58%提高到83%,血糖控制率由原来31.5%提高到46.6%,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由原来62%提高到81%,定期检测血糖由原来46%提高到72%,严格遵医嘱用药由原来61%提高到83%。干预前空腹血糖平均值(9.3±0.5) 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值(6.7±0.5)mmol/L,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易感人群、原因、就诊时间、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2009年7月-2013年8月收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5例(105只眼),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只眼非手术治疗,99只眼手术治疗,其中6只眼修复伤口及时转院,4只眼行眼球摘除,交感性眼炎2例,治疗后视力≥0.05者42只眼。结论:基层医院是开放性眼外伤的主要首诊治疗场所,首次处理是否得当对伤眼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受伤者多为儿童、学生和农民,加强安全防护和教育,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生,伤后及时就诊和正确处理,可减少开放性眼外伤的致盲率。
作者:靳三全;申良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口服乳果糖加隔盐神阙穴对改善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口服止痛药所致便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69.6%,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乳果糖配合隔盐神阙穴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探讨与推广。
作者:程君;刘妮妮;杨双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做好护理非常重要。化疗时应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化疗药物的应用、合理使用静脉、常见化疗反应的观察极其护理。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外,还应熟知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能及其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应对措施。在生活上多给予患者一点关心、体贴、鼓励、启发,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身心”损害降低到低限度,顺利渡过化疗关。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改良式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352例,对留置尿管的流程和护理进行改良,并总结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结果:本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避免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雅玲;温亚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