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

王泽珩;王夕芬

关键词:口服糖皮质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POD)的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AECPO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和血气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肺功能以及血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AECPOD有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在临床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对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与观察,可防止通气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该病的机械通气护理做一简单阐述,以期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春艳;郭玉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樟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治疗股癣和足癣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樟脑联合克霉唑软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的疗效。方法:收治股癣和足癣患者100例,将樟脑碾碎为粉末与克霉唑软膏混合后均匀涂抹患处。结果:2~3 d后,水疱以及糜烂结痂,4~5 d后患处蜕皮,9~10 d后,患处蜕皮结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治愈。结论:本方法简便、价廉,效果好。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如何做好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的发现与管理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障碍在我市的发现率,探讨如何提高重性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及采取相应对策。方法:2014年3月31日对长春市所属的10个行政区,包括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情况上报比较。结果: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1个按国家要求完成任务。结论:提高社区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知;彭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3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尿管管理、疼痛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饮食生活护理等。观察其疗效。结果:膀胱痉挛3例,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及下肢栓塞等,3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目的:对法医病理检案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人为现象表现及其应对措施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集初步鉴定报告出现偏差的案例资料15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分析。对初步鉴定报告与终鉴定报告产生偏差的人为原因进行分类与观察。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属于胸外心脏按压后鉴定产生的人为现象,5例患者属于尸检操作不规范后鉴定产生的人为现象。结论:在法医病理检案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常见大量的人为现象,不谨慎处理可能误判为生前损伤或病理变化,产生鉴定失误的问题。临床需要找准原因,采取对策。

    作者:张晓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按信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42.5±15.4)min、(20.5±6.3)h、(4.0±1.2)d、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和明;陈云卫;余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及CPR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及48 h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保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方法:对2010年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医院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更新服务理念,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落实护理管理职能,树先进典型,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等。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结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在经保守降压治疗的情况下眼压仍>40mmHg,即在前房穿刺降低眼压直至正常后4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同时置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前眼压>40mmHg,术后3个月内眼压10~20mmHg15眼,20~30mmHg5眼;用卡替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其中2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依旧不能控制在<20mmHg;在术后3个月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上病例在随访期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术前视力:光感10眼(50%),光感-手动4眼(20%),手动-0.15有6眼(30%);术后视力:<0.1有2眼(10%),0.1~0.3有5眼(22.5%),0.3~0.5有6眼(30%),>0.5有7眼(35%)。结论: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能在较好控制眼压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王旭辉;周建强;谢秀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高血压石油工人288例遵医行为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了解从事野外工作的患有高血压的石油工人遵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并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在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结果:该人群高血压患者完全遵医行为只有26.1%,遵医行为依从性较低,普遍存在吸烟、嗜酒、高盐和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肥胖等能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该高血压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积极改善他们的遵医行为,提高其遵医率,帮助患者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耀;白利平;张宁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用于104例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应用于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药物流产不全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每天口服补佳乐片3 mg,10 d,后5 d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片10 mg。对照组催产素针10 U,3 d,肌注;同时益母草冲剂20 g/次,2次/d,7 d,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38%,对照组治愈率28.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时疗效显著,并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

    作者:任成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舒血宁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8例,随机将其分为舒血宁组和丹参组,各99例,舒血宁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 mL(或生理盐水)加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滴。丹参组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或生理盐水)加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14 d 1个疗程。结果:舒血宁组心绞痛症状改善84例,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和心电图改善86例;丹参组心绞痛症状改善64例,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和心电图改善66例。无论心绞痛症状改善还是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和心电图改善,舒血宁组和丹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改善非常显著(χ2=7.04,P<0.01)。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和心电图改善明显(χ2=4.83,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好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金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105例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易感人群、原因、就诊时间、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2009年7月-2013年8月收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5例(105只眼),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只眼非手术治疗,99只眼手术治疗,其中6只眼修复伤口及时转院,4只眼行眼球摘除,交感性眼炎2例,治疗后视力≥0.05者42只眼。结论:基层医院是开放性眼外伤的主要首诊治疗场所,首次处理是否得当对伤眼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受伤者多为儿童、学生和农民,加强安全防护和教育,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生,伤后及时就诊和正确处理,可减少开放性眼外伤的致盲率。

    作者:靳三全;申良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疗效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研究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服用果导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1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金永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300例,年龄20~50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A 组: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治疗;B组:口服药物全身治疗;C组:阴道深处局部用药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和全身联合性治疗有协同增效的效果,为首选方法。

    作者:周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兰溪竹园黄龙洞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就是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责任医生团队对竹园黄龙洞社区20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入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实行干预2年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58%提高到83%,血糖控制率由原来31.5%提高到46.6%,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由原来62%提高到81%,定期检测血糖由原来46%提高到72%,严格遵医嘱用药由原来61%提高到83%。干预前空腹血糖平均值(9.3±0.5) 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值(6.7±0.5)mmol/L,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分泌物超高倍显微镜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将妇科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在超高倍镜下查找病原体并根据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霉菌性阴道炎24.0%(920/3832),滴虫性阴道炎8.1%(309/3832),细菌性阴道炎7.0%(268/3832)。结论:超高倍镜检查妇科分泌物,病原体检出率高,速度快,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在妇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瑶;许绘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地左辛配伍地塞米松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反应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伍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择期 LC 手术全麻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试验组)30例:全麻插管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前15 min 静注地佐辛0.1 mg/kg。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前2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拔管后15 min(T5)时的血压(BP)、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 min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在苏醒期BP、MDP、HR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 min B组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配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平稳的血液动力学,并可明显减少拔管后手术患者的躁动。

    作者:梅静;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观察与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晚期心电图P-R间期现象及其特点。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孕妇246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心电图情况。结果:246例妊娠晚期孕妇中,31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对照组中5例发生段P-R间期现象,研究组P-R间期现象发生率12.60%(3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04,P<0.01)。其中研究1组135例孕妇中14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研究2组111例孕妇中17例发生短P-R间期现象,虽然研究2组P-R间期发生率高于研究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随访3个月复查心电图,31例P-R间期孕妇心电图均恢复正常,P-R间期>0.12 s,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属于良性电生理变化,并无特殊病理意义。

    作者:范晓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对甲癣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用阿莫罗芬搽剂,1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应用阿莫罗芬搽剂的治疗基础上服用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次,2次/d,连续服用1周后停药3周,此为1个疗程,进行3个疗程,将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单一用药组治疗有效率60%,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90%。结论: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丁淑敏;刘聪;陈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