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艳;郭玉华;周红艳
目的:总结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方法:观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病例26只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睫状体脱离的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22例中有6例治愈,直接手术治疗4例和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的16例治愈。结论:正确认识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及时保守治疗,无效后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西宁;任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呼吸衰竭在临床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对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与观察,可防止通气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该病的机械通气护理做一简单阐述,以期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春艳;郭玉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对甲癣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用阿莫罗芬搽剂,1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应用阿莫罗芬搽剂的治疗基础上服用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次,2次/d,连续服用1周后停药3周,此为1个疗程,进行3个疗程,将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单一用药组治疗有效率60%,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90%。结论:阿莫罗芬搽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丁淑敏;刘聪;陈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消失(100.0%),对照组治疗后冠心病症状消失26例(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
作者:文杨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28/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易感人群、原因、就诊时间、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2009年7月-2013年8月收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5例(105只眼),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只眼非手术治疗,99只眼手术治疗,其中6只眼修复伤口及时转院,4只眼行眼球摘除,交感性眼炎2例,治疗后视力≥0.05者42只眼。结论:基层医院是开放性眼外伤的主要首诊治疗场所,首次处理是否得当对伤眼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受伤者多为儿童、学生和农民,加强安全防护和教育,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生,伤后及时就诊和正确处理,可减少开放性眼外伤的致盲率。
作者:靳三全;申良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社区门诊治疗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由全科医生负责的健康教育、定期血糖监测和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后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结果:试验组相关化验结果与认知和信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糖尿病医疗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信心。
作者:杨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输卵管造影在目前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其对操作的精确性要求也较高,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输卵管造影专用造影剂推注器。该推注器是为了减少检查医生暴露于X线下,保障医生的健康,同时更清楚地显示观察受查者的检查器官,准确的抓拍佳的影像。本文就该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操作使用方法做一简单的阐述,以期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牛志刚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急救。方法:对2年内收治的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在患者中普及头孢与酒精严禁长时间接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年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防止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18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腹症,18例均行阑尾切除术,穿孔6例,流产2例,早产1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顺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随机抽查2013年实时病历、出院病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结果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通过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理论、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作者:张智会;赵莲英;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实施麻醉的患者12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结果情况。结果:1200例患者中,14例因高血压暂停手术,11例因冠心病暂停手术,15例因糖尿病暂停手术,2例因肺部感染暂停手术,4例因贫血暂停手术。985例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969例担心术中疼痛,487例担心麻醉不成功,668例担心术后效果差,59例担心术后功能障碍,488例表示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术前紧张者减少至388例,266例担心术中疼痛,152例担心麻醉不成功,273例担心术后效果差,14例担心术后功能障碍,1053例表示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结论:通过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能更加详细地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从而提高麻醉质量,终提高麻醉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良好药物组合。
作者:古广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在目前社会中,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它的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农村,其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本文简要介绍农村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策略。
作者:袁靖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应用于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药物流产不全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每天口服补佳乐片3 mg,10 d,后5 d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片10 mg。对照组催产素针10 U,3 d,肌注;同时益母草冲剂20 g/次,2次/d,7 d,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38%,对照组治愈率28.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佳乐和安宫黄体酮在治疗药物流产不全时疗效显著,并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
作者:任成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32例,均为女性,全部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均采用手术根治治疗,同时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对患者和家属采用传统方法的卫生知识宣教。观察组:向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分期式连续系统教育,即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评估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入院后和手术前主要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增强信心,减轻焦虑,手术后和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增加健康知识。使患者接受知识,改变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许萍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舌扁桃体肥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微波凝固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两组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3.33%,试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在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创伤少、瘢痕残留少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雷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传统影像诊断思维认为“诊断肋骨骨折CT明显优于CR”。其实不尽然,CR与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只有正确认识到两者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达到为患者诊断的目的。方法:收纳因外伤后胸部疼痛行CT胸部平扫及CR胸部正、斜位检查患者100例,分析两者诊断肋骨骨折的影像表现及结论。结果:100例患者确诊阳性72例,其中58例为多肋骨骨折(CR确诊率为61.4%,CT确诊率为75.3%)。确诊阴性28例(CR假阳性7例,CT假阳性15例)。结论:CR与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
作者:高雷;熊颖;廖杨;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且定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措施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减轻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健康心理的形成。
作者:帅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就是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责任医生团队对竹园黄龙洞社区20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入随访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结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实行干预2年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58%提高到83%,血糖控制率由原来31.5%提高到46.6%,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由原来62%提高到81%,定期检测血糖由原来46%提高到72%,严格遵医嘱用药由原来61%提高到83%。干预前空腹血糖平均值(9.3±0.5) 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值(6.7±0.5)mmol/L,社区健康教育实行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